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磁重联漫谈(8):Tokamak的“有理”磁面 精选

已有 10189 次阅读 2010-1-10 21:16 |个人分类:学海无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拓扑, 磁重联, 托卡马克, 有理面

(一位朋友批评说:应该多写点托卡马克!写这么多磁重联,年轻人都去做磁重联了!

 

(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p。无非是觉得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心得而已。这就做一点改正。其实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方向确实很宽。大家看了主要还是学习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至于选择的具体方向,不妨根据自己的喜好、国家的需要、和单位的情况。)

 

笔者前面说到:“正确的快磁重联模型依赖于1990年代无碰撞磁重联理论的发展。”但实际上无碰撞磁重联理论早在1966年就与电阻磁重联的理论(而非模型)同时发展起来了。但是在介绍无碰撞磁重联的早期理论之前,我们先介绍电阻磁重联的理论发展。

 

前面说到的Sweet-Parker模型也好、Petschek模型也好,都还是半定量的模型,算不得定量的“理论”。电阻磁重联的线性理论最早是1963年由Furth, Killeen, Rosenbluth提出的(Phys. Fluids 6, 459, 1963),被称为FKR理论。这个理论是针对在Tokamak位形下有理面上因为磁重联引发的“撕裂模”(Tearing modes),利用渐进方法中的边界层(Boundary Layer)理论,第一次得到电阻磁重联(撕裂模)的线性增长率。

 

笔者不打算在这里谈具体的数学计算,只是强调几个要点。

 

首先,介绍一下“有理面”:

 

磁约束等离子体的Tokamak环形装置看着像“轮胎”,或者“Donut”。里面的等离子体被约束在一层一层套着的“轮胎”(或者“Donut”)形状的“磁面”上——每个磁面都是一根磁力线绕成、并用一个物理量q来表征。显然q是随着“轮胎”小环半径r连续变化的——q=q(r)。这个物理量人们称之为“安全因子(safety factor),数值上等于磁力线绕大环的圈数和绕小环的圈数之比。

 

因为q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一定是由分立的有理数和这些有理数之间的连续的无理数组成。那么在那些具有有理数m/nq值的磁面(我们称为“有理面”(rational surface))上,磁力线绕大环m圈同时正好绕小环n圈!所以有理面上的磁力线有下述性质:1)首尾相接的闭合曲线,2)只覆盖磁面上一个“测度”为零的部分。

 

这两个性质非常重要!Tokamak等离子体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模式,大都是因为这两个性质或其中之一引起的。

 

我们先来看分立的有理面之间的那些连续分布的无理面(irrational surface)。很显然,因为这些面上q是无理数,所以磁力线不会在绕大环有限圈之时正好也绕小环有限圈,而只能这么无限地绕下去——铺满整个磁面。因为在等离子体中磁力线自身的“张力”,所以这些“无理”磁面非常“结实”。这就是为什么Tokamak整体约束还是不错的。但是那些磁力线“只覆盖磁面上一个测度为零的部分”有理面,特别是“低模数”(mn很小)的、磁力线只绕那么一两圈的有理面,就显得格外“软”。而且更重要的:因为磁力线的周期性(首尾相接的有限长闭合曲线),则对于任何局域的扰动——沿着磁力线传播的都会传回来;垂直磁力线传播则总会有一个模数为(m, n)的本征模与这个有理面(q=m/n)上的磁力线的几何结构“共振”!从而引起各种不稳定性的增长。所以Tokamak上的有理面也称“共振面”(resonant surface)。

 

对于Tokamak中的磁重联过程来说,我们强调两点:第一,有理面是磁场的“拓扑分形面”(topological separatrix);第二,有理面上的磁力线满足周期条件。这两点非常重要。后来的所谓“分量重联”理论忘掉了这两点(特别是最后一点),导致一些荒谬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86012.html

上一篇:盘点09之——海啸余潮
下一篇:也是专家!你信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