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探寻人脑中互联网路由功能-人脑中的互联网之四

已有 4407 次阅读 2010-10-14 11:06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脑, 互联网, 路由功能

前言:本文内容将作为学术论文“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研究”的一部分正式发表,论文重点探讨了人脑中类搜索引擎,类维基百科,类ip地址,类路由系统等方面的功能问题。   

 

作者:刘锋

 

互联网作为一个复杂的人工网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和数据通过互联网路由系统从一个节点传递给遥远的另一个节点。对于更为复杂的自然进化人类大脑,是否具有同样的功能,本文将进行相关介绍。



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路由器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路由器工作包含两个基本的动作:第一,根据维护的路由表确定最佳路径,第二,通过网络传输信息路由器。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路由器的某一个接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查看包中的目标网络地址以判断该包的目的地址在当前的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与本路由器的某个接口所连接的网络地址相同,就将数据转发到相应接口;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不是自己的直连网段,路由器会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包的目的网络所对应的接口,并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如果路由表中记录的网络地址与包的目标地址不匹配,则根据路由器配置转发到默认接口,在没有配置默认接口的情况下会给用户返回目标地址不可达的信息[10]。

 

正是因为互联网存在大量的路由器,以及它们维护的路由表,因此互联网出现一个在它诞生之初就具备的特性,当局部的网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通讯时,数据包或信息流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其他路经绕行,从起点传达给终点。

 

人类大脑中存在与互联网路由高度相似的功能,目前这个方向的研究有了初步的突破,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老鼠大脑一小块区域中的神经系统类似互联网结构。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拉里·斯旺森和理查德·汤普森隔离起老鼠大脑中与愉悦和奖励相关的伏核区,在同一点同时注入两枚“示踪剂”,分别用于显示信号去向和来源。“示踪剂”跟随信号移动,但不会干扰信号移动,能发光,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他们发现,信号在一个个圈组成的网络中移动,这个网络“不是一个有上下之分的等级架构”。

 

斯旺森2010年8月11日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说,大脑中互联网式结构的存在可以解释大脑能克服局部损伤的现象,“你可以拿掉互联网任何一个单独部分,但网络其他部分照常工作”,神经系统同样,没法说某一部分绝对不可或缺。拉里·斯旺森和理查德·汤普森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010年8月《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11]。

 

互联网进化论更多内容请见 http://www.intevl.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373160.html

上一篇: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研究--摘要
下一篇:一个奇怪的问题,女性会崇拜女性么?
收藏 IP: .*| 热度|

4 张志东 许浚远 许培扬 曾新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