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中国, 中国催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achina 化学家(www.chemj.cn)

博文

催化学科的春天来了!!!

已有 4855 次阅读 2008-1-8 19:46 |个人分类:科研点滴启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催化学科是一门综合、交叉型学科,据介绍目前有90%的化学反应都涉及到催化剂,但是不可否认催化学科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国学催化专业的学生工作永远是那么难找,报上催化专业很多单位不知道催化到底是什么,最后只能在简历上写“化工工艺”、“化学工程”、“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等相关的专业,这对学催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悲哀——其实催化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说是化学专业中掌握知识最多的专业之一了,催化专业的学生能力普遍较高),很多工业催化剂以及相应的设备都被国外垄断。在中国真正把催化做的很出色的没有几个单位、企业,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而且也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今年先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是搞表面催化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研究所的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教授,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成就。
    埃特尔教授长期从事与催化和电化学相关的固体表面物理和化学研究,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陈述埃特尔教授的贡献中,特别强调了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埃特尔是最早认识到现代表面研究技术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巨大潜力的科学家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他逐步建立了研究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的方法学, 通过利用多种研究技术的组合,在原子分子层次提供了一个表面化学反应的完整图像,为固体表面化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他发展的方法学同时应用于化学过程的 研究,对相应工业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合成氨反应过程的催化机理的认识和表面非线性反应动力学理论的建立,是埃特尔教授对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的两个 最典型的重要贡献。
后有今天的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新闻联播10分钟报道,焦点访谈深度报道) 获得者 闵恩泽也同样是做催化的

原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现年84岁高龄的两院院士闵恩泽,被业内同行誉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翻看闵院士半个多世纪的创新之路,不由不让人惊叹:他像一株枝繁叶茂、活力充沛的老梅,创新之花常开常艳――
上世纪60年代,正当壮年的他先后开发成功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等,解决了新中国在石油炼制方面的燃眉之急;
70―80年代,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他先后开发成功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 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使我国的炼油催化剂品种更新换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闵恩泽另辟蹊径,潜心于催化材料的研发,先后指导研制出非晶 态合金、新型择形分子筛等新催化材料,开发成功磁稳定床、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并实现工业化,自主创新,国际领先;
到90年代,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又转入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开发成功“钛硅分子筛环己酮氨肟化”、“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等绿色新工艺过程,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开启了我国的绿色化工时代;
进入21世纪,年近8旬的他把目光转向生物质能源开发,指导开发成功“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清洁生产新工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后来居上……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开发成功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 化催化剂,均建成工厂投入生产。70-80年代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 后,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包括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以及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已开发成功己内酰 胺磁稳定流化床加氢、悬浮催化蒸馏烷基化等新工艺。90年代,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 程”的主持人,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化纤单体已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已经工业化,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指导开发从农林生物质可再生资 源生产生物柴油及化工产品的生物炼油化工厂,再推向工业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 工程院院士。

看样子催化学科今年是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和认可,催化学科的春天来了!!也希望今后学催化的学子工作好找些!!

催化领域的Nobel Prize

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9520
埃特尔与表面化学研究
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94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3-14128.html

上一篇:《美国化学会会志》发表华理理论催化国际合作研究新进展
下一篇:石蜡、微晶蜡高压加氢精制催化剂开发及应用,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