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bol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bolu

博文

甘肃张掖的彩色丘陵地貌 精选

已有 19753 次阅读 2014-2-25 10:30 |个人分类:地学探讨|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地质公园, 甘肃张掖, 彩色丘陵地貌


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以南大约30千米处的倪家营乡南台子村,有一片色泽艳丽、五彩斑斓的丘陵地貌。不同色彩的地层随着山坡的起伏而绵延展布,好似无数条锦缎铺就的彩色长廊。彩色丘陵位于祁连山中段北麓,海拔为18002000米,面积约40平方千米。岩石由1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河湖相沉积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因气候炎热干旱(岩石呈紫红色)与潮湿(岩石呈灰绿色)频繁交替而沉积了不同色彩交互的地层。


大约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晚期,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祁连山向北东方向的逆冲抬升造成了白垩纪沉积层的褶皱,褶皱带走向沿着祁连山北麓西北至东南方向延伸。随着祁连山进一步向北东方向逆冲,白垩纪褶皱带也遭受了强烈的剥蚀而露出地表。在地表风化与侵蚀过程中,抗风化能力弱的泥岩层在地表构成凹槽,而抗风化能力强的砂砾岩层就形成突脊,再加上一系列与岩层垂直的北东向断裂附近侵蚀作用更强,最终形成了雄浑壮观的彩色丘陵地貌。在广袤的大漠南缘,彩色丘陵宛若一排排彩虹披覆在祁连山麓,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鲜艳无比,是大自然送给河西走廊的一份重礼,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人们往往把张掖的彩色丘陵也称作丹霞地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彩色丘陵和丹霞地貌都是在陆相红层上发育起来的侵蚀地貌,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将广东仁化县丹霞山上分布的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称作丹霞层;后来,有人将丹霞山这类红层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直到七十年代末期,“丹霞地貌”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特指发育在产状平缓的厚层红色砂砾岩区的陡崖或峰林状地形。尽管后来地学界又提出多种不同的定义并因此导致广泛的争议,但丹霞地貌的几个基本特征还是受到一致认可:产状平缓的厚层红色砂砾岩层因河流等沿着垂直断裂侵蚀而逐渐造就了赤壁丹崖的地貌景观。彩色丘陵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是指由产状倾斜而多种色彩交互的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偶夹的砾岩层构成的和缓丘陵地貌。彩色丘陵具有明显不同的两大特征:第一,不仅有红色地层,而且还相间分布着灰白、灰绿等其他颜色的地层;第二,岩层不是平缓的,而是明显倾斜的。虽然沿着断裂的侵蚀作用更强,但因岩层倾斜而容易垮塌,也就无法形成陡峭的残丘或峡谷地貌。丘陵的形态不仅受断裂控制,而且也受软硬不同的岩性控制,加之地处干旱地带,相对松散的岩层每年夏季受暴雨的冲刷就形成浑圆状和缓起伏的丘陵地貌。张掖彩色丘陵景区恰好由褶皱翼部的倾斜岩层构成,也就无法形成丹霞地貌了.

而同样位于张掖境内的“冰沟丹霞”景区与彩色丘陵景区相距10千米,也由同一套地层组成,但因岩层恰好处于褶皱轴部的平缓部位,暴雨、河流等沿着垂直断裂侵蚀强烈而形成峡谷,而断裂之外的区域内相对坚硬的砂砾岩层成为其下软弱岩层的保护帽而抵抗侵蚀,就形成一个个直立的柱子,最后就在整个景区形成赤壁丹崖的地貌景观,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若想真正体验张掖的彩色丘陵地貌和丹霞地貌,还是亲自到现场考察吧!


关于冰沟丹霞地貌,科学网博主苏德辰老师已经专门发文介绍。请去浏览对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17&do=blog&id=756116

======================================================

(注:本文部分内容发表于《科学画报》上,感谢杨晗之编辑的热情邀请、督促与合作)

参见:

吕洪波. 2013. 雄浑壮观的彩色丘陵。科学画报,201311):404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770746.html

上一篇:请教:西天山海拔2800米高山草甸上的金莲花?
下一篇:甘肃酒泉青稞地--鲜为人知的红层盐风化地貌
收藏 IP: 123.235.199.*| 热度|

54 强涛 喻海良 谢蜀生 苏德辰 李学宽 杨正瓴 陈小润 翟远征 李土荣 李世春 陈桂华 余睿 李志刚 刘光银 潘发勤 徐晓 周忠浩 尤明庆 高文元 曹建军 仲银鹏 李永丹 LetPub编辑 唐常杰 罗帆 翟自洋 陈楷翰 林中祥 徐长庆 庄世宇 朱晓青 孙启高 戴德昌 吴国林 周少祥 孟津 徐迎晓 唐凌峰 冷永刚 郑秀娟 彭渤 马春旺 罗勤民 董江 杨晗之 刘晓锋 葛素红 biofans Majorite Halloo crossludo wangqinling bridgeneer zhaor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