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耥坑保水法:一个普通农民的发现与革新改变了上千年的耕作传统
发现并实践者:吕中方(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农民)
撰文并转述:吕洪波 (2012.02.03,科学网博客发布)
趁着春节假期正忙于准备基金申请,无奈在农村的弟弟天天打电话催我,要求将他的“耥坑保水”耥地方法公布于众,连同他试制的耥地机械一并发布出来。他的理由是:自己无法申请专利,干脆将其公布于世,让广大农民兄弟受益,同时防止投机取巧者申请了专利而反过来限制农民的耕作改革。于是乎只好停下手中的活计,赶紧为他赶写这篇报道。本来打算写成一篇像样的论文,因时间紧迫,只好简化成一篇博文,算作发表吧。当然,从对社会的贡献上看,这篇报道的发布可能比我完成一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要得多。
为此,在这里请求从事农业研究与实践的有关专家、农村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们重视这个发现,在深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背景简介
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南荒村,这里从1949年后曾分别隶属于热河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好像是从1981年起,这里又重新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78年我作为辽宁省考生去了南京大学读书,而弟弟中方却没读完中学就辍学,从十几岁就开始了他的务农生涯。
喀喇沁旗恰好属于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南端交汇处,以山区和丘陵为主,而我家处于东部的丘陵区,农田主要为黄土堆积区。这里气候相对干旱,每年雨季集中在七八月份。除了季节性河流沿岸地区外,水浇地很少,农民基本上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也随着每年的降雨量和方式不一而起伏不定。
经过多年观察和思索,吕中方发现,每年夏天即使降水量很大,只要是暴雨,丰收就无法保证,因为降雨时不仅大部分雨水都顺着垄沟流走,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有机土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尽可能地将有限的雨水保留在农田中,近年来他进行了耥地方式的改革试验并获得成功。
当我的弟弟向有关部门专家和领导介绍他的发现和改革时,有人说“很有价值”,但也有人评价说:“这个太简单,科技含量不高..”。
不要看不起这个小小的改革,它颠覆了上千年的耕作传统。从专家的视角去看,仅是一个想法,不算科研,但这却是一个农民半生劳作的感悟与发现,并且脚踏实地地进行了多次尝试。对于条件有限的农民来说,这就是科学研究。
恰恰是因为简单,科技含量不高,才更有推广价值。因为成本低,因为容易做到,所以容易实施。我没时间去调查中国北方到底有多少旱田,但可以肯定的是旱田居多。假若都采用耥坑保水耕作方式,每年一亩地增产10%,那得增产多少粮食?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意义:这样耕作后,每次暴雨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对保护农田土壤肥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看着弟弟拍摄的田间耕作录像,听着他说的话:“耥坑保水保丰收!”我从心底对他产生几分敬意:一个普通农民也可以做出令我这样自以为是的学者刮目相看的贡献,因为他在克服各种天灾人祸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干活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尝试和奋斗着!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秋收后的黄土丘陵土地(吕中方摄,2011)
============================
耥坑保水耕作法初步及其结果分析
吕中方(口述)、吕洪波(改写)
内容提要:本耕作方法主要适用于北方旱田,特别是山坡地。一般大田耕作方法都是起垄种植,耪地过后不久就要耥地。传统方法是用犁杖将两条垄之间耥上垄沟,同时为庄稼培土。其最大的缺点是:短时间急速降雨会顺着垄沟流走,既不能保证农田有足够的水分,又导致大量的土壤侵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土流失。北方夏天常常以暴雨为主,更易于造成水土流失。如何更有效地将有限的雨水保持在农田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朋友。经过多年观察,赤峰农民吕中方发现:传统的垄沟耥地法不利于保持水土,而在耥地的同时让垄沟变成一个个密集的小坑则相当于在农田中修筑了无数微型水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土,于是尝试出新的耥地方法,命名为“耥坑保水”法。这个方法改变了上千年的耕作传统,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洪灾,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耥坑,坡耕地,保水,增产,推广
1、 耥坑保水耕作试验及其效果
1.1 传统的耥地方式及弱点:
初夏耪地后,等庄家长到一定高度,一般都用犁杖在相邻的垄之间耥上垄沟,在为庄家培土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地的表面积。其最大的弱点就是:每年夏天(一般6—8月份)一旦遇到急雨(特别是暴雨),雨水受到表层潮湿粘土的阻隔而不能快速渗入地下,而是顺着垄沟如同小溪一样流走,同时带走大量松软而肥沃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很难让农田保持足够的水分,最终导致作物减产。
1.2 耥坑耕作试验及效果:
耥坑耕作试验选择普通坡耕地,在传统垄沟耥地后人工用镐头沿着垄沟刨坑,一般坑的直径20厘米左右,坑深10余厘米。坑间距一般30厘米左右,大约相当于一个坑接着另一个坑,坑之间的隆起高度与垄背高度接近。这就将原来的“V”字型垄沟变成了一个个紧密分布的小坑以及小坑之间的土隔挡(图1)。
图1 耥坑耕作平面示意图(吕中方绘制)
2010—2011两年小面积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选择坡耕地种植谷子,均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2010年不算干旱,除了缓慢降水外,有两场急雨,耥坑的亩产600斤,传统耥沟地亩产400斤,增产50%。换句话说,传统耥地法减产三分之一。
2011年缺少急雨,夏天后雨水也比较充足且多为缓慢降水,垄沟内流水时间较短。耥坑地亩产600斤,未耥坑(即传统耥沟)地亩产500斤,增产20%。也就是:传统耥地方法减产六分之一。
可见谷子产量随着降水多少以及方式变化很大,而且越是降水集中(急雨多),耥坑地增加产量就越明显。换句话说,降水越是集中,传统耥沟方式种植减产就越明显,而通过耥坑则尽可能地保持高产。暴雨越多,耥坑地的优势越明显,而北方旱田区域每年降暴雨的机会非常多,缓慢降雨的情况反而较少,这就有必要推广耥坑耕作了。
1.3 耥坑耕作相关视频请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OTMyMTg0.html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3OTMyMTg0/v.swf[/flash]
上述实验是人力刨坑的结果。简单的耥坑机械已经研制成功,是在小型柴油机带动的耥地犁杖上加一个刨坑的镐头,由曲柄连杆连接,靠镐头的重力在垄沟中刨出间距适当的坑,也就是耥地和刨坑一次完成,效果和人力刨坑基本一样。机械化后大大地解放了人力,就可在大田推广了(相关视频整理后将上传到优酷网,敬请关注)。
图2 研制中的耥坑机械
2 耥坑耕作的优势与推广意义
2.1 耥坑耕作有两大优势:增产增收和水土保持。
耥坑保水的原理很简单,耥坑使得垄沟不再是简单的“V”字型沟谷,而是形成一个个密集的集水池,如同在田间到处建设了微型水库,使得短期内急速的降水(暴雨)得以保存在田间的微型水库内,然后慢慢渗入地下,供庄稼慢慢吸收。
中国北方黄土丘陵地区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暴雨期间水土流失,这是造成土壤肥力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河流雨季洪水爆发的原因。如果普遍采用耥坑保水法,不但农田水分得以保护,而且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洪水泛滥,也减少了洪水对道路和河岸的破坏,更好地保护环境。
图3:下雨时耥坑垄沟(左)与未耥坑传统垄沟(右)积水比较(吕中方摄)
图4 耥坑垄沟中布满微型水库(吕中方摄)
图5 传统未耥坑垄沟雨水大都流走(吕中方摄)
图6 传统未耥坑垄沟的降雨大都流走(吕中方摄)
图7 黄土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吕中方摄)
2.2 耥坑保水法的推广意义
耥坑技术仅仅是在传统的耥地基础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革,技术含量虽然低,但效果却非常明显。这个改革成本低廉,容易实施。中国北方大面积耕地以旱田为主,对雨水的依赖性强。耥坑保水法一旦推广普及,就会让所有类似耕地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全面实现增产丰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欢迎从事农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到现场观察,对该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