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宏的聚焦解决之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luo Using SFBT to do my work, and do more what works.

博文

如何应对面谈中的“阻抗”

已有 4921 次阅读 2012-11-14 08:28 |个人分类:焦点论坛|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焦点解决, 阻抗

焦点解决模式的创始人Steve shazer 曾提出:“阻抗之死”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运用了SFBT就不会有阻抗。体会下来,他所描述的那种咨询境界是相当高的,对于入门和进阶的很多咨询师来说,一下子很难达到。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处理阻抗?多年实践下来,我在使用SFBT的初期常常把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中的阻抗处理技术整合在SFBT中,对于一下子无法把SFBT境界发挥出来,又不得不面对阻抗的咨询师,也是一种过度的实践策略。

一度我曾经困惑,把别的学派的成果拿来,还算在用焦点解决吗?但有几点帮助我放下了这个包袱。第一,咨询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捍卫的是当事人的收获,而不是捍卫某个学派。具体而言,实战不比理论探讨,我们不能因为学派之界而放弃了对当事人利益的顾及。第二,SFBT认为有效的继续,无效的停用。所以它本来就不拒绝使用有效的方法,用焦点的理念来把握焦点解决的学习过程,这可能也是我喜欢焦点的又一个原因,那就是它有套路,但不拘泥于套路。

下面谈谈如何面对咨询中的“阻抗”,很多知识点来自MI,有趣的同道还可以去系统学习MI。


焦点解决面谈的一个核心在于有效地帮助当事人处理内心冲突,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也意味着阻抗在所难免。在焦点解决面谈中,阻抗被定义为治疗师与当事人互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属于当事人稳定的个性。这个概念很简单,但也很有趣。因为此刻接受这个概念它让我突然发现自己过去太多地把对阻抗的关注放在了当事人身上,而很少地关注自己的咨询行为。心理干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帮助当事人控制可以控制的。如果顺着这个思路,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咨询中如何回应当事人的阻抗,咨询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阻抗性沟通模式。当然,咨询师对自身沟通行为的反省不是什么新话题。不过就如何回应阻抗,它给了我很多提升自己的感受,所以,在这里与学习焦点解决面谈的同道一同分享。

首先,在这里先澄清一下,我们这里讨论的阻抗性沟通方式是什么?这个词用在这里表达咨询师可能引起阻抗的沟通方式。焦点解决面谈的研究者指出,咨询师在咨询中采用的劝告、面质以及警告是非常危险的三种技巧,是非常容易导致当事人出现阻抗的沟通方式。在这里,暂且先把这三种沟通技巧视为来自我们咨询师自身的阻抗性沟通方式。这样说的原因,主要因为个人感觉阻抗性沟通方式还不止这些,不过它已经足够帮助我们咨询师自我反省了,所以,在这里我们着重加以讨论。

下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三种阻抗性沟通方式的理解。

个人对“劝告”的理解是,它隐含了我们咨询师试图传递给当事人的一种信息“我说得对,你要听”。存在就必定有道理,“劝告”作为一种谈话技巧是符合行为改变中的“知信行”理论的。如果当事人知道了,并且也相信了,那么他/她就会有所改变。咨询师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一般多于当事人,再加上旁观者清的道理,所以,我们的“说”就变得很重要了。钟友彬老师的认识领悟疗法似乎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你的问题模式,我用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分析给你听,然后你知道了(确切地讲是领悟了),于是咨询结束。就咨询师而言,在咨询中“劝告技巧”一定是有用的,一个方面是因为知识本身就是力量。另一方面特别是它和很多影响力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效果就更好,比如“权威因素”,我越权威,我讲的道理就越可信;再比如“短缺因素”,我的咨询越难得到,人们就会相信我说的话越有道理!再比如“同理心”因素,我越能体会当事人,我讲的当事人就越认同。讲到这里,“劝告”技巧的有效性已经不言而喻。那么,现在来反思一下,什么时候“劝告”无效了。不具备上述因素自然劝告的效用差了很多,但这不是这里我们讨论的主题。个人反思,最大的危险可能来自于“改变行为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时”,换言之,也就是当事人还处于“冲突的选择”中。焦点解决面谈的研究发现,阻抗往往发生在咨询师高度关注结果而当事人却还处在矛盾冲突的时候。这个结论对我触动很大,因为突然间意识到,咨询中自己如果知道了太多(或者说拥有的知识太多),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太多的知道,对于咨询师来说可能会成为“心里的杂音”,使得自己不太情愿和当事人共同面对冲突,“既然我知道答案,为什么不早点跟我来呢?!”于是,我们的控制欲望就可能会产生了。现在,我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些自己咨询的个案无效了,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面对当事人的时候,我可能误用了“影响力因素”。第一个反省:当事人心理冲突阶段,放掉专业身份,放掉满脑子的理论和经验,“贴”着当事人可以减少阻抗。

面质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影响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挑战当事人的“盲点”,哪怕就焦点解决面谈而言,我觉得和认知失调理论也十分吻合,利用面质帮助当事人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这恰恰就是面质起效的奥秘。对于面质应用的困难,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学习和考试时,都强调了Egan的观点,咨询中谨慎地使用面质,即使要用,面质也常常需要和支持技术结合在一切。从个人的体会来讲,面质的确是把“双刃剑”,面质中隐含着咨询师可能的一种心态“我看到了你的问题,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吗?”。对于咨询的理解,我一直认为是在捍卫当事人的自我价值感。然而,面质技巧应用的背后,不正蕴含着对当事人自我价值感的挑战吗?如果在颇耗心智的咨询过程中,这种挑战激发起的是我们咨询师自身的一种价值感需求和控制欲,那么面质是可怕的。

“警告”又当如何来理解呢?“你不听要后悔的!”,这是焦点解决面谈中“警告”能够传递给当事人最糟糕的信息了。如果我们潜意识试图表达这种含义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对当事人的威胁”,这是特别有违动机激发的理念的。在人本的理念下,焦点解决推崇的是依靠激发当事人自身的成长性动力来给自己助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警告太危险了。当然,警告技术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隐含了“劝告”、“面质”技术中的有效价值,试想一个人知道结果很糟糕,哪有不收手的道理。不过马上就会有一个悖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正是当事人自我价值感的一种体现吗?突然想起一位同行说得一句话,咨询一定是有效果的,不是在帮人,就是在害人。如果我们的咨询是促使当事人为了对抗我们,进而在冲突中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多少会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

意识到阻抗后如何处理,从技巧上来说,反而倒是简单的很。一个原则,把握住当事人心理冲突的两端即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事人对戒烟举棋不定。如果他在刻意强调吸烟的好处,一个策略是充分地理解他(共情技术);第二个策略是设法把推动到冲突的另一端(夸大反馈);第三个策略则是帮他意识到冲突还有两端(双向反馈)。当然,上述方法都无法奏效时,那么把沟通权交给当事人,让他选择谈话的主题(强调当事人的控制和选择权)。细细地看看这些技巧,都没有超出我们应当掌握的咨询基本功,至于如何能够熟练和有效地应用,不是此刻的探讨重点。不过根据我的理解,简单技术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具效用,你如何理解咨询会决定你咨询中的行为,顺着这个思路。如果你能更理解焦点解决面谈的哲学思想,那么学习阻抗处理技术是不难的。

    阻抗性沟通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需要澄清的,那就是咨询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第一,没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阻抗性沟通方式,咨询后在自我反省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根本不知所以然。多参加模拟咨询,多接受实务督导或许是提高的一条途径。

第二,能够在咨询过程中意识到自己采用了阻抗性沟通方式,于是及时采取了必要的回应。这点的娴熟应用有赖于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敏感性训练,二是熟练的回应技巧训练。

第三,能够在咨询过程中意识到自己采用了阻抗性沟通方式,然而在咨询中有种刹不住车的感觉。后遗症是:说的时候很舒服,说完了想到自己是咨询师就开始后悔。这点似乎要注重自己的成长训练,反思一下自己的盲区是否成为了咨询的一大阻碍。

阻抗的处理是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因素是咨访关系,关系不同应用不同技术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而有时有意的对抗或许也许解决问题之道,悖论表达的就是这一理念。总之,正确的回应要求咨询师具有自知之明。咨询技术本身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可用不可用。但一定会有一个情境适用的问题。理论的学习十分必要,因为它会给我们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将某个问题置于一定的理论构架下思考是考验我们咨询师概念化能力(归纳、总结和提升的能力)的关键。面对复杂的个案,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归纳出当事人的问题,也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及时地调整自我来回应咨询的挑战。不过,对阻抗回应的难度不应该成为我们沮丧自己是否合格的借口。我想对这个话题的讨论能否这样小结,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阻抗:阻抗的回应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阻抗的回应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个咨询的着力点,是一次次值得我们去用心投入挖掘当事人和自身潜能的期待之旅!

Rolling With Resistance ,动机面谈的英文是如此来描述应对阻抗的原则,rolling,英文原意叫做“滚动”,很难翻译,但是否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大家一起来共同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16-632350.html

上一篇:常见的六大医患沟通陷阱-焦点解决模式面对病人时的挑战
下一篇: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收藏 IP: 218.108.93.*| 热度|

1 刘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