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精选

已有 6626 次阅读 2008-4-3 11:25 |个人分类:博主论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55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所长Garfield首次阐明可通过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并在1963年ISI出版的《1961年度科学引文索引》中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这一术语。自1975年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的基础上每年发行上一年度世界范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从而使得期刊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

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导致不同期刊影响因子较大差异的非学术水平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对于研究成果相同或相似的论文来说,如果投稿时间近乎同时,则首先被公开发表的更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或被引证,并且,由于引证行为中的“因循守旧”性(conformism)和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些论文会被更多地引证或转引。如果刊物的出版时滞较长,不仅造成论文失去潜在的被引证机会,而且也有可能使得期刊中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的原因而不能被统计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值。

        (2)不同学科间因引证行为的不同而造成影响因子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段可能很不相同,如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多具区域性特点,且印证时常需要一段时间的野外考察或实验室工作得出结论,因而该学科的论文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方可获得影响;但对于生物化学或天文学方面具创新研究成果的论文来说,则有可能很快地开展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研究,因而很快引起较大影响并被大量引证。

        (3)SCI的源期刊库存在缺陷。由于SCI仅对其所收录的期刊进行论文和引文信息的采集,并且由于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SCI的源期刊库很难全面、公允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期刊的全面情况。美国、英国、荷兰和德国被收录的期刊数目计约占SCI总期刊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同国科学家之间因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种种因素而倾向于相互引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国家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

        (4)引文条目统计的差异。在影响因子的计算中,引证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刊物中所有论文被引证的总次数,而刊载论文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Articles)、简讯(Notes)和评述(Reviews)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Editorials)、来信(Letters)、通讯(Correspondence)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数目则不进行统计。实际上,这些未被统计的部分的被引证频次对影响因子的贡献很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期刊计算的影响因子与实际影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

        (5) 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差异。不同学科间由于发展速度和成熟度的不同,期刊基数的差异很大,从而致使SCI收录的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差别很大,而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论文倾向于相互引证,这又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同学科间刊物的影响因子产生较大差异。例如:2006年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领域有262种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约为1.0的刊物在该类期刊中位列第204位;Mathematics领域有187种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约为1.0的刊物在该类期刊中位列第26位。

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证频次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析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能反映其中每篇论文的实际被引证频次。统计表明,约15%的论文贡献了刊物总被引证频次的约50%,其中约50%的论文对总被引证频次的贡献高达90%,即刊物中50%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的平均被引证次数大约是其余50%论文的10倍。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即论文相对于刊物来说,不存在“免费搭车”(free ride)现象。

         期刊和论文的被引证特点可总结为:

        (1)影响因子的计算与论文的学术水平并无直接联系,即论文被引证次数的多少实际上说明的是论文的被利用频次,其本身并不能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

        (2)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与其所属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不同学科间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

        (3)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的被引次数差别很大,论文的被引证频次决定了期刊的影响因子,但论文并不因为发表于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就一定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

期刊的影响因子与研究评价

        一般说来,高影响因子的刊物具较高的“显示度”(high visibility,即刊物更可能具较广泛的读者群)和较高的“有用性”(high utility,即刊物被使用的概率较大)。并且,高影响因子的刊物吸引相关学科中优秀论文的能力较强,并因此导致其稿源相对较多,进而使其对所录用论文的筛选更为严格(即稿件可能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同行评议)。因此,高影响因子的刊物相对同类的低影响因子的刊物来说,所刊载的相同研究领域的论文应当具更高的学术质量,尽管这种质量上的差别常难以绝对地加以定量化。

        由于影响因子只是对期刊的大致评估,不可能定量反映出研究者所担负的研究课题、成果产出、国际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研究者的学术贡献等,因此,研究评价中一定要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正如SCI的创始人Garfield先生所说,“SCI的发明者告诫人们对这些数据不要不加区分地使用,......(SCI数据的使用)尽管很方便,但很危险。虽然期刊的评估很重要,但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更重要,因为其影响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影响因子不应作为人的评价的替代物。”

 相关论文:任胜利, 王宝庆, 郭志明, 等.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科学通报, 2000, 45(2):218-222

全文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20342.html

上一篇:任胜利--论著目录及期刊论文共享
下一篇:《科学计量学》中文版专辑问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