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马雷 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科学哲学、科技与社会。

博文

水与土

已有 4226 次阅读 2009-9-3 22:31 |个人分类:说文解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水的特性是流动和渗透。从蓝天上飘动的云,山涧里奔涌的小溪,平原上奔腾的江河,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因为水的流动,产生了力量。在一定的量上,这种力很温柔的,可以洗涤秽物,按摩身体;但是,当着它的规模和速度达到一个点,就变得暴躁起来,甚至无坚不摧。所以,水需要制约。用什么制约水呢?土。土的特性是稳定和坚实。只有稳定和坚实的东西才能制约流动和渗透的东西。看水库里的水,周边是属“土”的山或堤坝,山河堤坝是稳定的、坚实的,它们能使得水安静下来,也变得稳定,不能流失。在堤坝上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土的形态改变了,水就会流出来,但不是随便流的,有了定量性和定向性。利用这一点,水可以灌溉农田,造福一方;如果不能控制水的流动,比如堤坝不正常地溃破,那大水就会失去控制,奔涌而出,摧毁房屋,淹没农田,杀灭生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就身体而论,血液只能在血管里流动,血管无意中破裂可不是好事,脑溢血对于人致命的;古代聪明的医生曾发明放血疗法,在血液相对于某种情形而过多的时候,放一点血是有好处的。对于水,不能不制约,也不能制约过多。不制约,它就漫无目的,泛滥成灾;制约过多,它可能冲破土的界限,在瞬间产生破坏性的力量。

思想是水,因为它具有水的流动性和渗透性。思想的本性是自由,不希望受制约,想到哪就到哪。思想的自由流动和渗透,使得思想具有创造性和累积性。当一种思想在个体中产生,在群体中流动、增强,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或成为科学知识,或成为意识形态,那它的力量就如同奔涌的江河,势不可挡。科学造成一种稳定的知识形态,意识形态造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形态。但是,当知识形态或意识形态过浓,杀灭一切其它思想,那也是很危险的。一旦知识形态或意识形态僵化,科学或社会也就僵化,没有生气,不能发展。掘一些土,开个口子,放走一些僵化的东西,既能减轻土的压力,也能充实新思想。思想的增长不能过于单一,多样化是活力之本。人人崇拜英雄,人人想当英雄。英雄是从历史的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意志坚定,头脑发达,代表民意,引领历史。失败的英雄固然令人扼腕,也会流芳百世。成功的英雄则不尽然。巨大的成功可能让他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握在手上的巨大权力如果没有制约,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没有制约的权力猛于洪水。历史呼唤英雄,但是历史也要提防英雄。

地球上三分之二是水,人体里三分之二是水。说生命源于水或思想源于水,那是不过分的。生命的源头,思想、文化的源头,在有水的地方。江河湖海的边上必有人类祖先的足迹和文化遗产。水与土适当的结合,产生温柔和灵秀。有水环绕的山,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有水环绕的国家,人才荟萃,经济繁荣。古往今来,沿河沿江沿海,走出多少才俊?土多而水少,稳定有余,流动不足,它的思想、文化、经济封闭而不开放。在沙漠国家,人们从头到脚把全身包裹起来,他们对开放的西方怀有一种天生的蔑视。水多而土少,流动有余,而稳定不足,海洋里固然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却不能造就人这样的精灵。

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面对宽广的大海;但同时,中国也有很大的内陆。一半水多,一半土多。所以,这里最容易形成半开放、半封闭的状态。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是如此。所以,中国社会的发展,总伴随着开放与封闭的博弈,中国社会的形态总是试图糅合开放与封闭。面朝黄土的农民世世代代抱住土地不放,土地就是生命,为了土地可以拼命,有一块地就不肯走出去,走出去那叫“背井离乡”,是不吉利的。把自己“圈”起来,几世同堂,丰衣足食,那是中国人的理想生活。“圈”起来的不仅是土地,还有思想、心态、制度。都是属“土”的,不愿意流动,超稳定。沿海的渔民倒是出海打鱼,有点流动,但由于内陆强“土”的辐射,面对宽广的大海,走得不远,每天都得回家,回到那个“窝”里。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土”梦里,自得其乐,没有流出去,没有发现新大陆。结果,外面的“水祸”流进来了,列强的商船、战舰从大海的那边流进来。这是一股滔天洪水,把中国人冲惨了,冲醒了。土的秩序大乱。不是土克水,就是水反客为主。封闭的封建主义和开放的资本主义的长期博弈从此开始。政治封闭,经济开放,两者的糅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826-25322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水与火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