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地,请问您看出了什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dazhong 得慧于老聃,取经自西天,欲知生死谜,弹指一挥间!

博文

如何从梦境获取科学灵感(1,2)

已有 12700 次阅读 2011-2-17 11:04 |个人分类:科学之道|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心理, 灵感, 思维科学, 梦境

相关报道:灵感文章被八大权威网站转载



(作者提醒:此为10节“连续剧”,感兴趣的读者可在博文末尾点击翻看后面章节。)

1、引言

   人的一生经常做梦,据说不少人在梦中会爆发奇思妙想、萌生创新灵感,取得科学突破,收获发明创造。

   看过电影《盗梦空间》的人们往往都会为影片中的主人翁们应用高科技层层深入地入梦,造梦,盗梦从而改天换地和改变历史的杰作而惊叹和倾倒,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对于人类未来有望利用高科技,截取深藏在大脑中的潜能而心潮澎湃,浮想翩翩……

   然而梦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能不能利用梦境为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服务?在科学领域,除了弗洛依德和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梦境所作的诸多研究和解读之外【1,2】,脑电研究对于做梦也已有大量成熟地实验观察和记录。本文将从梦与灵感产生的相互联系及其生物学原理切入,原创破译灵感产生的奥秘,并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成功实例向读者介绍主动获取科学灵感的实用技术。

2、梦境与灵感的不解之缘

   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中,梦境似乎往往与灵感产生有着不解之缘。在创作过程中,学者们有时苦思经年不得要领,有时却借助做梦突然文思泉涌,一挥而就。梦境真的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有如此神奇的贡献吗?

   让我们看看具体的实例吧: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据说便是在梦中及梦后写成的。诗仙李太白以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将梦中瑰丽的神仙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群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若不是在梦中,谁能想象出如此美轮美奂的玄幻仙境。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季尼梦见自已把小提琴交给了一个魔鬼,不料这魔鬼竟然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使塔季尼赞叹不已。醒来后,他立即记下了曲谱,这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魔鬼之歌》。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蛇而联想得到了苯环碳原子的环状结构,因此,他在1890年的科学讨论会上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阁下,让我们跟梦学习,那时也许我们将获悉真知

   门捷列夫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在梦中看见了元素整齐地排列着的一张表,于是惊醒,马上拿笔把它记下来,以后我只订正了一个地方”。

   爱因斯坦同样也将他一生的科学成就归功于一个年轻时代的梦:他梦见自己乘着雪橇沿着陡峭的山坡滑下,越滑越快……这一情景,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发明了相对论以后,他曾经认为,其实自己一生的科学追求,都来自对年轻时那个梦的沉思,这个梦给他的整套理论提供了一个思想实验的模型。

   德国生理学家沃吐·洛伊为了揭开神经控制肌肉活动的奥秘,绞尽脑汁、反复试验。一天,他在梦中突然意识到,肌肉的活动也许是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可是第二天他忘记了梦中的情景,幸好当天晚上又做了同样的梦,他一惊而醒,写下了这个想法,最后终于发现这种物质是乙酰胆碱,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因上春晚舞台而近年在国内走红的魔术师刘谦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需要“闭关”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睡觉,“我创造新魔术的灵感来自于梦境,我大多数自创的魔术都是我做梦做到的,现在睡眠少,灵感也少。所以我需要睡眠,来创作我的新魔术。”

   上述灵感涉及的学术领域及形式内容各不相同,然而相同的是学者们在创作过程中无不借助做梦,获得了令他们自己都吃惊的成就。令人惋惜的是诗人、作家甚至科学家们虽然频频从梦境获得灵感,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灵感产生的来龙去脉,于是无可奈何地把灵感与梦境甚至神灵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屠格涅夫把灵感说成是神的昵近、柏拉图认为灵感是神灵附体,普希金则相信灵感是缪斯的恩宠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做梦,做什么样的梦;与之类似,诗人和学者们似乎也不知道何时可以邀来灵感之梦。精神分析学家借助催眠、解除压抑、给予刺激、自由联想等方式来诱导那些深藏在心底的灵思,并在学术上用一些令人费解的名词,“潜意识冲动”、“集体无意识来命名【1,2】。

   灵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梦中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呢?是由于“那时排除了外界的干扰,摆脱了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还是因为“白天艰苦的思索在梦境中继续下去,于是往往能豁然贯通“?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对有创造发明的学者作过一次调查,结果70%的人说曾经从梦中得到过启示。据统计,瑞士日内瓦大学的69位数学家中,有51位在梦中找到过解决数学难题的窍门。

   总之,无论灵感是什么,有两点可以肯定:它与思考有关,也与梦有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白天的思虑或愿望,有时就会在梦中出现。

全文共10节,将在《科学时报》刊载
         本文的全文被五大权威学术网站转载,《百度文库》的转载如下:
       
   质华太思也转载了全文(免费获取)

相关报道:灵感文章被八大科学网站转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405-413725.html

上一篇:如何从梦境获取科学灵感(广告)
下一篇:如何从梦境获取科学灵感(3,4,5)
收藏 IP: 120.196.145.*| 热度|

37 王号 高建国 陈辉 姜洪洲 罗汉江 陈安 刘圣林 鲍得海 孙学军 吉宗祥 杨正瓴 霍艾伦 黄雪寅 王修慧 董侠 戴世强 董焱章 汪育才 张能立 谢力 张星元 杨金波 吴世凯 宁磊 姬再良 姜进举 王大岗 张军平 周向进 colorfulll XY ddsers wgq3867 yanan2015 zjzhaokeqin yzqts Love18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