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佼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o1 追随自己的爱好,勇于探索新领域并认可和享受存在的差异,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步伐,乐于助人,玩得开心。

博文

NBA 大学 Google earth

已有 3717 次阅读 2011-3-9 00:2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google, 大学

每天做实验基本上都是动手不怎么动脑,因为实验怎么做已经设计好了(主要是在宿舍已经设计好了),操作过程中的动脑我认为不是动脑。
 
进而操作之余看看体育新闻,看看NBA,
NBA很好,看看NBA里球队里的团队合作,看看球队里球员的个人拼搏,伴随着NBA的30支队伍,让我对北美有个大致的了解,城市的布局大致有个了解,这当然也借助于Google earth了,
 
大学很好,读文献,习惯看看作者是哪儿的,那个大学的,总是冷不丁的碰上北美和西欧的,查查做的不错的也就是北美西欧加日本,有的方向中国做的也好,而且好多的欧美出的文章大多是中国人参与完成的,当初总是以一种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态度看,这是来自世界名校的文章啊,
现在想想真是好笑,记得之前自己做过分子印迹方向的小实验,看过一篇加州理工学院写的文章,写的理论计算,画的模拟图,各功能基团恰好在分子的相对位置,我感觉很搞笑,分子成了智能性的,科学家有时候,满可爱的,做梦,遐想,瞎想。
记得做大分子自组装,记得也是大分子方面的文章,最后说那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成的形貌,大小有些像细胞,将来很有什么用,科学家真会瞎想。
 
在中国大学环境里,自然少不了讨论大学排名,高考的时候都不知道有什么大学,貌似除了知道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己省的山东大学,自己县级市的莱阳农学院,之外就不知道了,上了一个二本之后,知道什么985,什么211了,等参加考研的时候又知道34自主划线了,等等,慢慢的中国的大学有多少渐渐浮出水面,中国了解了,但是世界呢?美国的呢,英法德日的呢,渐渐的各种途径的慢慢的知道了世界上的名校,慢慢的知道了这个地球上大学的全集,就这么多,知道了那些国家有那些大学,她们具体位置又在哪儿呢?这当然也还是借助于Google earth了。
 
慢慢的慢慢的当知道一件事情的全集之后,方能更好的,更明快的做些事情,换句话说:更踏实的做些事情。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抱怨自己的本科学校不好,爸爸跟我说,全国不就是这些教材吗,上了研究生后发现,每个专业全国不也就这些教材吗?真是!还得看个人。
读了研究生,直博之后,在北京合成实验室里的有机化学一般会有这套教材北京大学的基础有机化学,就想玩游戏一样,一个游戏有几个版本,有机化学也是,有时候想想有多看几个版本的,我现在书架上还有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自己出的有机化学,参与编写的老师就给我们上课,这套教材我反而更有亲近感,而北大版本多了不少英文单词概念的,更好点儿,此外不知道什么从哪里弄了个牛津大学英文原版的有机化学,一直没有看,但是浏览一下跟我们的也差不多,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他们的是英文写的,我们的是中文写的,
爸爸的话从全国不就这些教材吗,可以换成全世界不就这些教材吗,我们再抽各国各语言教材的核心-------全球化学已经成德理论不也就是这些吗?事在人为,这些理论成果都是整个人类一点点儿积累而成的。
 
     总之这些视野的开拓,很大程度上因为计算机,因为地球村,同时Google earth 让我视野开阔了,有了各研究机构的位置感了,而且对他们的研究如果感兴趣,都可以通过论文找到他们再干什么,慢慢发现没有什么神圣的,跟老百姓每天辛勤劳动一样。对当初自己下定的结论读博后就要去国外,我现在已经持否定态度了,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只是生活语言不一样而已,设备有差别而已吧。看看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科院化学所的文章不也是全球领先吗?
     因为对世界的不了解,总是感觉外边真是特别的好,总是各种各样的新闻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差远的新闻,蒙蔽了我国外做的东西都是很牛逼很神圣啊,伴随着NBA对美国各州市的了解,伴随着对美国大学的一点点儿认识,有了Google earth,地球就装在电脑里,我一种心境从欧美好啊,其实中国也挺好,在国外的同学们你们的亲身经历是不是让你们的视野更开阔了,是不是看了本人的文章,感觉很水呢,是不是感觉一个没走过多少地方的一只坐井之蛙呢?
     哈哈土鳖VS海龟好看    有对抗才好看,这就是篮球好看的原因。
   
     Computers have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in our lives.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凯尔特人率先进入季后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940-420266.html

上一篇:思路很重要
下一篇:重均分子量测定遇到困难:甲酸在532 nm 下的折光指数是多少?
收藏 IP: 124.206.29.*| 热度|

1 赵凤光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