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yin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yin2009

博文

工程建设中的三大要素必须统一考虑 精选

已有 6865 次阅读 2011-8-7 09: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任何工程都存在三个要素:质量、进度和投资,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项都无法独立地被强调,不能在安全大检查时就高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然后在特定的日期前又紧催完工日期,进度成了第一,质量问题就被让路;施工队资金缺口,于是偷工减料,等到工人讨要欠薪时,又来疲于应付。这种管理方式完全违背了执政党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而是割裂的,纯人为意志的,非科学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大概从建国以来就是这样,所有的高层管理者似乎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就是这种管理思维和模式造成了诸多工程的严重的安全问题。动车和高铁的问题,几座大桥的问题都与此有关。更可怕的是,现在甚至连安全第一的口号都不叫了,只求形象第一。

      在一个工程开工之前,无论大小,必须有合格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必须落实资金来源;必须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工程进度还应该参照国内外同类工程的进度,科学地制定;必须落实设备供货方和施工队伍的资质,所有这些都必须切实落实,期间不得随意改动,一旦发生意外或变更,必须进过严格评审而后进行对资金、进度的相应调整。工程安全非儿戏,这里牵涉到诸多鲜活的生命和人民辛苦缴纳的税金。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所有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谨而慎之。

      就拿动车来说,怎么可能在出了事故之后,设计单位立刻就检讨,说信号的设计不合格,一般来说,设计者从自己手里出来的文件和图纸都是在自己的认识范围内合格的成果,居然都没有经过对设计的审查就已经知道错在何处,责任在何方,这正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除非这里有上面的授意,为了节省投资,不让设计人员按合格的技术要求出图,为此必然有过争论,不然,设计院何以如此快的表态?这样说来,第一关就出了问题。

      再说高铁,据报道,资金链出了问题,一篇来自82日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直指《高铁欠薪质量难保障》,简直不可理喻,这样的重大工程资金会不到位?可是,事实确实如此。首先是工人常年拿不到工薪,直到忍无可忍才冒险讨薪,结果讨薪被打成脑震荡,这样的工人能有工作的积极性吗?其次,某段施工队长期得不到工程款和人员生活费,不得不自借高利贷以满足材料费和人工生活费(不是工资!),无奈之下,只得偷工减料。资金断裂,期间人为因素极多,这里包括事先未在预算中的政绩要求,中间转包,最后的施工队要支付中间人的购买费等等。据说,负责高铁建设的公司是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报道的那部分是其全资子公司,因拖欠农民工数千万元而被曝光。报道的最后结尾是一位作业队队长的话:“全国高铁都没钱。”

      没钱搞什么建设,高铁还要作为献礼项目?动车资金不够,信号设施的研发没钱,这么高的速度,信号设施有问题,还吹什么牛?可是,为什么这么大的项目资金会没到位,钱都到哪里去了?所有的管理层面都在怎么管理?资金没到位,施工队中间转包,都是临时找来的农民工,没有工资保障,没有职业培训,还要献礼和政绩,在这样的状态下,哪里可能有安全?

      建设资金都到哪里去了?不是中国富强起来了吗?还是钱被贪了,譬如刘志军一伙?再加层层扒一点?钱被胡乱挥霍了,譬如不切实际的要求和不断的工程变更和返工等等?

      中国工程建设的问题已经不是一起两起,问题已经转成系统,涉及根本,涉及管理高层。不妨从交通这件大事,向全国百姓说清:设计标准、立项原则、资金清单、招工实情。作为这么大一项工程,并且原打算出口的项目,这些内容应该很容易地摆在桌面上,如果摆不出来,说明管理极其混乱,或者问题多多。我衷心希望国务院把这件事一抓到底,并以此告诫所有在建和将建的项目。

      总之,工程质量和最终安全的保证是个整体的东西,任何一环的疏漏都会危及最终的安全。抓安全必须是具体的,决不能作为口号来喊,更不能简单处理事故之后就了了,中国人为建设缴的学费实在太高昂了!!!

                                           2011-8-7清晨



关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104-472635.html

上一篇:德才必须兼备
下一篇:看到王春露和王勇平的反省发言后的一点感想
收藏 IP: 123.122.114.*| 热度|

5 金小伟 吕喆 杨顺楷 zzjtcm ddengj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