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今天是国科大本科生春季学期开课的日子,但同学们被新冠病毒疫情闹得都滞留在家中。我因为刚从瑞士日内瓦回国不久,也还在居家观察阶段。按照学校的要求,下周一(2月24日)春季学期开始上网课。急性子的我请示了学校之后,决定今天就开始上课。
这学期我给本科生三年级讲专业选修课:粒子物理学基础。往年的选课人数在40人左右,今年只有一半。人少,对网上授课有利。经过与身在湖北疫区的助教张迪(我的博士研究生)商议,我们计划用口碑不错的“微丢”平台来授课。首先,张迪上周五把上课信息用短信发给每一位选了课的同学;而我利用学校的SEP网站也给大家发了邮件、课件、教材和部分参考资料。其次,怕有的同学不看邮件,我老人家上周六上午给每个同学打了一通电话,联系上了绝大部分同学。通过打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我深刻地认识到,那些专门打骚扰电话的人也不容易,同样的话要重复说好多遍,而且语气里面充满热情和耐心,也是一个挑战。最后,物理学院的王丹和张海龙老师帮助我们联系上了剩下的个别同学。
上周六的下午,在张迪的协调下,同学们和我进行了“微丢”授课平台测试。大家都进入了张迪专门开设的网上教室,只有我老人家进不去,虽然周五晚上我进去过一次。看来“微丢”名不虚传,把我这个不擅长用机器的老人弄丢了。后来张迪建议,我先进入自己在所里的专属“微丢”会议室,然后他和同学们到我的会议室来,就丢不下我了。这是个好主意,果然没问题。
于是大家都进来了,我介绍了课程的安排、考试的方式、答疑和作业等基本问题,前后大概历时40分钟左右。据同学们反馈,网络相当稳定,音质也没问题,其间大概有两个同学掉线,但马上又上线了,应该是他们当地的网络的问题。测试还算成功,我宣布周一上午10:00(也就是刚才)正式开课。
之后我向物理学院主管教学的两位老师作了汇报,告诉他们怎样进入我的“微丢”教室的链接,欢迎学校考察和督导。周日我仔细备了课,把几个本来正常上课可以在黑板上画的费曼图画在纸上,再拍照下来,插入到课件PPT中。非常时期,有点费事,但现在技术先进,已经很知足了。
今天是个庄严的日子,开学第一天,我起床也比平时早。我提前15分钟进入“教室”,发现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坐在教室了。为了活跃气氛,我先放了一首C. Melanie的歌曲:Northern Star。这首歌是我的手机铃声,很好听。到了上午10:00,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就开始讲课了。
但是我马上就犯了一个技术性小错误:点击了PPT分享之后,忘了点击确认。结果我讲了两、三分钟才发现,同学们看不到我说的PPT图形。经过张迪的指点,我才正确地做了屏幕分享,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我的课件了。我嘚啵嘚啵不停地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宣布休息5分钟。
休息期间我和几个同学聊了几句。除了张迪,我们班只有一位同学身在湖北重灾区。大家都没想到这学期会是这样子。中国再次爆发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说明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和大众的饮食、卫生习惯有关。一个人口众多、有些人什么都敢吃、很多人有随地吐痰习惯的国家,出现这样的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是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接下来又是我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讲课。为了避免杂音,大家在听课时都关上了麦克风,只有提问的时候才打开。整个授课期间网络比较稳定,只有个别同学有临时掉线的情况发生。但后来我的同事周老师告诉我,“微丢”平台一般只能容纳100人同时上线,所以需要选择不繁忙的时间段才好,否则一旦进不了教室,就需要等待别人离开平台你才能进入。不过只要你进了会议室就没事了,别人就需要排队才能进来。
虽然网络授课也很有意思,但我还是更喜欢面对面讲课的环境和氛围。某种意义上来说,讲台就是舞台,你可以有更大的表演空间。你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配合声波语言,传达和接受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情绪。当你有了足够的舞台经验时,再批判这些经验,重新学习表演,直到成为老戏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2-25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