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u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huyi

博文

怎么找到好的研究想法? 精选

已有 7321 次阅读 2021-4-16 16: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特点

前些日子学完了 Lisa-Marie 的 Roam for Results 。课程很贵,但是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利用 42smartblocks ,把任务安排和状态记录描摹得出神入化,却又不需要增加工作记忆的负担。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状态。

只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科研的计划性,其实不那么显著。所以试图仅通过「自律」和「努力工作」就在这一行获得成就,难。好在 Lisa-Marie 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在目标设定方式上,就规避了这种错误认知。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忽略这些原则。

科研不是工厂的生产。虽然你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二者有很多的相似性。例如都需要投入资源,都得设定截止日期,都有对产出质量的评估等。

但是,工厂的生产计划,其实是更有确定性的。至少,它可以把工序拆解出来,让初级工人也能够按部就班来操作。甚至,从很久以前,更为基础枯燥的工序,就可以让并不智能的机器来代劳了。

在科研上,大部分的活儿,是必须要有扎实的学术训练,才能操作。这就是为什么某些本科生简历上,说自己进过某某著名实验室,但是业内没人当回事儿。大伙儿门儿清,你在实验室里面做的,无非就是「刷试管儿」一类的活儿。即便在科研中出现能够自顶向下进行拆分的正规工作流程,实际上也发生在后半段。而且一旦发生,你应当庆幸,最艰苦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科研的关键问题,往往发生在前半段,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科研不是一场大学课程考试。课程考试的特征,是你只要能做出足够多的题,就能过。

科研是一场田径比赛。不管你跑多快,只要别人比你快一丁点儿,你的付出全都白费。

因此,研究人员最反感的一个词儿,叫做「抢发」(别人分享一个还没有发表的观点,你立刻把论文写出,抢先投出去)。这就跟运动员鄙视「抢跑」一样。

想法有很多,但是真正新颖而有趣的,却很稀缺。

创意

科研的前半段,是找到想法。而这个事儿,跟你读多少文献,根本就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你可能读了很多文献,却依然不能够综合出自己的原创想法,因而除了低水平重复,没有其他办法。

有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就是这样。人家研究了A学校学生某某行为的影响因素,你看完以后觉得好,于是写了篇B学校学生某某行为的影响因素。得来的结论,跟人家没有区别;运用的方法,跟人家基本一致。只不过,做的时间,比人家晚了许久。这样的研究,真的是没有必要。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而已,根本算不上科研。

当然,前面说的「不是线性关系」也未必是坏事儿。这就意味着可能你只看了几篇重要的文献,马上会找到非常好的点子。

但是你不要看完上面这句话之后,立即扔掉书本和论文,欢蹦乱跳去「守株待兔」。

因为你大概率根本等不来兔子。

那种灵机一动,得有多么巧妙才作数?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们学科有位老师,曾经为了查文献熬夜。别人熬夜也就熬了,他熬得非常痛苦而不情愿,于是突然有了个想法——谁还在跟我一起熬夜?

这个点子,别人的头脑中没有闪现过吗?未必。但是他不仅灵机一动,还放下自己熬夜做的当前研究,转而钻进去真的查看了别人熬夜这码事儿。

文献数据库包含了各种信息记录,其中就包括下载时间,以及读者所处的时区。于是他想方设法搞到了这些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种熬夜现象,不但普遍,而且规律性强。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况且,既然搜集到了下载时间数据,为什么要只盯着熬夜呢?周末怎么样?午休时间?

这样扩展开去,思路顿时开阔许多。更重要的是,之前没人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过这事儿。

后面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了。他写的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了本学科的顶级期刊,引用量颇丰。

这种抓住问题的敏感度和立即深钻的执行力,你具备了吗?

秘诀

不少人总以为,科研是按照一定的套路来自动化生成的。这些套路包括各种排列组合之类。然而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和轻松。

卓克在得到App里面讲拉马努金机。提到了「研究的最高境界」,他后面的定义让我震惊:

根据直觉猜出模式或者规律。

写论文的时候,人们的习惯是把自己前面绕的那些弯路都省略掉。把一上来无端的猜测和碰运气,用后来找到的某某理论加以铺垫。高斯干这种事儿,最为出名。以至于被同时代的数学家所不齿,说他「每次证明一个定理的时候,都会像那个老狐狸走过林间,会用自己的大尾巴把后面的痕迹给扫得干干净净。」

问题来了,这种看似玄幻的直觉,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有的人,确实是智商超群。但是根据木桶原理,只有一根长板是不够的。你还需要的,是其他因素的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我觉得,其中不断通过笔记所做的积累,是一个重要的习惯。

例如前面提到的数学家拉马努金,卓克这样介绍了他的习惯:

拉马努金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他大部分思考都记录在四个笔记本上……第一本351页,第二本256页,第三本散落了,只找到下33页,第四本直到他去世后58年才被人发现,散落了138页。

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正是因为这样的积累,人的思想结构才有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而在科研这个事情上,「以简驭繁」都只不过是都市传说。大家喜闻乐见,但未必做数。想要在这场竞赛中胜出,你的思维必须变得更加复杂才行。

补充一句,卓克下面这句话才更好玩儿:

从拉马努金去世开始,整理他的笔记就成了一项专门的工作,研究他生前的笔记甚至还养活了十几位数学家。

所以,我现在上课,常看见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连个本儿都不带。需要做练习记笔记的时候,他们就临时找别人撕几张纸。我就替他们着急——将来别人研究你早期的学术思想,没有资料啊!

好吧,说正经的。

这样的笔记,你会认真整理吗?能给你带来认知增量吗?能增进你思维的复杂度吗?

我也观察到,在做报告的时候,底下观众提问时,如果拿着个笔记本儿站起来,得打起精神特别认真对待。别看他们年轻,但基本都是厉害的潜力股

工具

要构造复杂的知识结构,随时记录、及时整理笔记只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要想让自己的知识增长效率更高,你同样需要工具的辅助。

我一直在给你推荐的 Roam Research ,就是一个有效帮助你把知识钩住的利器。为了让你尽快上手,我已经做了若干图文和视频教程。请参考文末扩展阅读链接。

小结

科研的关键,不是那按部就班的后半段,而是生长出新颖有趣想法创意的前半段。

为了能够有选题的敏感度,你需要做好积累。有效地做好笔记,是积累的必由之路。

有了目标和工具,从今天开始,好好记笔记吧。

祝进步!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如何高效做文献回顾?(工具篇)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

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视频教程】Roam Research 如何入门?

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初稿?

题图:Photo by Dan Dimmock on Unsplas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7709-1282333.html

上一篇:如何把 Markdown 免费在线转换成便携幻灯?
下一篇:导师究竟有啥用?
收藏 IP: 115.24.186.*| 热度|

23 李宏翰 李东风 毛善成 陈新平 卜令泽 孔梅 姚伟 岳建军 吴斌 黄永义 孙颉 郑强 曾跃勤 晏成和 刘永辉 柳林涛 舒红 钱家骏 梁洪泽 彭真明 李剑超 张成岗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