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u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huyi

博文

写给每个人的现场演讲急救方案

已有 2977 次阅读 2020-9-22 16:3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演讲, 表达, 沟通

一个普通人,在面对一场无可避免的演讲时,如何才能保证正常发挥呢?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你会觉得好奇——演讲的技巧,已经出了书、录了课,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你拿这个主题来说事儿,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当然有。否则我就无须动笔了。

这个题目最大的差异,在于写给谁。

写给谁

不瞒你说,我也看过不少的演讲教程和介绍文章。我发现这里面有个很大的漏洞。许多人却似乎都没看出来。

有关演讲的书籍、教程和文章,往往都会告诉你一个最为重要的技巧——明确你的受众是谁,并了解它们的需求,没错吧?

但是我发现,这些「演讲大师」谈起来这个理论条条是道,可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也就是写书、写文章时——却显然没有真正调查清楚,他自己的读者是谁

他们往往花了大量的篇幅,给你介绍积累素材、打造风格、演练迭代和制造幽默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是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如果你日积月累,把这些工作做到极致,你的演讲能力一定可以获得提升。

问题在于,你真的以为来看书或者搜文章的,都是一些关注于在长期如何提升演讲能力的「闲人」吗?

不,当然不是。

如果你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唤,应该是这样的:

明天就要上台演讲了,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啊!谁来告诉我,怎么能够讲好?挺急的,在线等……

你可能会纳闷儿:这不应该啊!演讲之前,往往应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的。怎么会明天要讲了,今天才接到通知?

当然不是今天才接到通知。而是因为一直拖延,直到了演讲的前夜,才不得不开始认真准备。

拖延症没听说过吗?

越是缺乏信心,越是恐惧,就越会拖延。

别着急。你根本就不是什么「拖延癌晚期」无可救药的特例。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对,普通人。你不是一个演讲的专家,也不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

你也许还是个学生,是个程序员,或是个设计师。你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忙,没有多少机会站在这么多陌生人前面去讲话,更别说是演讲了。况且,你也不准备把自己打造成乔布斯或者老罗第二。

你只是想明天的演讲能正常过关,别丢人现眼,就谢天谢地了。

放下你的焦虑,放下你的恐惧。

咱们直接来说说怎么做

怎么做

面对明天就要到来的演讲,请你立即做以下这三件事儿

  • 调心态

  • 救急方

  • 练一次

咱们下面一一来说说看。

调心态

首先,调整好你的心态。

我来说说你怕什么:你准备不充分,本身又没有突出的演讲天赋,但是你却希望自己在人前获得赞扬、肯定,甚至是大家的佩服。

然而你内心中明明清楚,那不怎么可能发生。当你一力维护的内心个人形象,眼看就要坍塌。你怎么能不怕?

你紧张焦虑到一晚上睡不着,明天的太阳也照样会升起,你依然躲不开这次演讲。所以怕没有用

你需要深呼吸。

之后,告诉自己,别妄想了,这不可能是一次令人惊艳的演出。这只是一次演讲而已。能把演讲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完成,就算是胜利了。

至于你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估计八成都会出现。包括但不限于口误、包袱抖不响、有些内容观众无法当场理解消化,甚至可能有人睡着……

但是,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当你想好了这些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应对就是了。

其实,你知道吗?当你把不切实际的妄想抛弃掉,轻装上阵的时候,你反倒有可能发挥得更好。

救急方

当然,你无法仅仅凭借阿 Q 精神来获得演讲的成功。

你需要一套救急方,它包括以下三个锦囊。

锦囊一:认知差

演讲是一种沟通和信息传递。你需要和观众保持认知差。认知差可以理解成一种认知上的势能,因为你具备某些认知,所以在高处;而对方因为没有这些认知,在低处。因此,你才有机会,站在讲台上把认知「灌」给对方。否则,人家凭什么坐在下面听你瞎白唬,浪费时间?

你应该坐下来,找出一张白纸,认认真真梳理你演讲的目的。你是想介绍一个项目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是想说明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搞清楚大多数观众对于这个事儿究竟了解到什么层次?哪些才是必要介绍的,哪些可以算作默知默会的常识,而必须忽略掉?

当你找出一个或者多个认知差的时候,你要把全部的演讲篇幅至少 90%分派给这个认知差的弥合。你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怎么能让观众在听你演讲之后,这个认知差不再存在。

唯有服务于这个目的的,才是你应该讲的内容。其他部分,一律砍掉,不要手软。

千万不要因为你对某个概念或者内容熟悉,就讲起来没完,而忽视了本应聚焦的认知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那些与演讲主旨相关的认知差,才值得保留。你就算是对烹饪再有建树,如果演讲的主旨是动物保护,你还是忍住了别乱讲为好。

锦囊二:三分法

有了认知差,以及你打算介绍的内容以后。你不要一股脑说下去。

你需要做出切分

人的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这么长的时间。一旦观众感觉自己失去了方向,就会走神,低下头看手机,甚至开小会聊天儿。

所以,你必须牵引观众的注意力。方法就是把你的演讲内容,切分成不超过 3 个组块。这样一来,观众就会清晰了解到,自己在演讲时间线的哪个位置,从而不容易跟丢。

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切分。时间的、空间的、逻辑的、戏剧的,都可以。但是切分尽量不要超过 3 个。

古人说「事不过三」,是有道理的。你一上来就宣称,要讲以下 19 点内容,估计观众内心会陡然崩溃的。

当然,其实你可以介绍更多的内容,但是你可以通过逐级划分的方式。例如第一个方面,讲 3 个小点,第一小点,包含了 3 个重要事项……

具体样例嘛,等你第二遍读我的文章时,就一清二楚了。

不过尽量别没完没了这么玩儿,因为你把原本线性的演讲时间线,弄成了一个二维树状结构。观众离走神乃至溜号,已经不远了。

锦囊三:故事会

千万不要高估了观众的接收信息能力。这句话你自己重复 3 遍,因为很重要。

我不止一次见过有人在演讲的时候,在幻灯上放一堆公式,或者是非常繁复的架构图。然后还轻描淡写地来上一句:显而易见……

演讲不是一个秀优越感的时候。观众可能会保持表面的礼貌。但你不要浑然不觉,人家心中已经一万只羊驼在奔腾了。

实际上,不同的观众群体,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好在我们都知道有个表达方式可以在几乎所有人群里面通用,那就是讲故事

把你所有要表述的证据,都一一过滤,看有没有可能用故事的方式来表述出来。

这里不需要有什么幽默滑稽的笑料,发人深省的金句,和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反转。你只需要保证它们是符合逻辑和尝试的故事,就比干巴巴去罗列数据,或者讲道理要好。

例如说,我上课给学生讲密码设置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介绍说「密码要足够复杂、勤更换」,他们是没有什么触动的。相反,我介绍一个亲身经历过的邮箱暴力破解的故事,学生们立刻就瞪圆眼睛伸着脖子来听。然后,你不用嘱咐,他们下课之后会记得换密码的。

练一次

如你所见,演讲的救急方,没有多么炫酷的内容,就是这么简单直白。

你也许会很焦虑:为什么不讲讲着装?为什么不说说幻灯模板的选择?为什么不介绍开场怎么镇住观众?为什么不……

再说一遍,咱们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面对一场无可避免的演讲时,如何才能保证正常发挥。却不是把你引向演讲大师之路的指南。那些内容,网上随意搜索,都能找到。但是你真的有时间照做,甚至是看完吗?你难道不需要早些昨晚准备工作,好好休息,迎接明天的挑战吗?

不过,你还真不能马上睡。

因为你还得在正式演讲之前,练一次

你不需要像乔布斯一样,提前两个星期包下马士孔尼会展中心,带队进驻实景排练,打磨每一个细节。

你连学校教室或者公司会议室可能都包不下来。

但是这不要紧,你可以找个朋友,让他帮你计时,听你从头到尾讲一遍

你不需要他像教练一样具备专业能力,给你提出一针见血的批评与指引。你需要的,只是一次从头到尾的实践,以及对方的一些肯定。这些,会给你提供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许久,也无法获得的信心。

极限示例

我说过,只介绍观点,没有故事是不可以的。因为显得干瘪。

这里,我给你放一段我演讲的样例。

这段样例,可以用「极限示例」来称谓。因为这不是一个精心准备的作品,也不是我拖延到最后一刻的「杰作」。

2019 年 10 月,我回母校南开大学参加百年校庆。下午系里的庆祝活动,都已经开始了。突然主办方微信通知我,要代表优秀博士毕业生讲话。这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连讲的主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还是在师生代表发言之后,走上了讲台。

我应用了咱们前面提到的救急方。但是时间过于紧迫,我只来得及打了腹稿。没有任何的准备时间,和视觉呈现的辅助,更没有预演的条件。

效果怎么样?你看看就知道了。

这里是视频链接

看过之后,我想问问你:以咱们前面介绍的标准来评判,这段演讲有哪些明显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是你面临这种场合,会展现怎样的认知差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祝你演讲顺利!

喜欢别忘了点赞,并及时写下你的感受与评论

也欢迎你转发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加入咱们的讨论中来。

别忘了关注我的专栏“玉树芝兰”,以免错过更多的更新推送。

延伸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7709-1251654.html

上一篇:如何用 Roam Research 备课?
下一篇:如何有效选毕业论文题目?
收藏 IP: 221.197.66.*| 热度|

1 王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