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系列:验收的“紧箍咒”
日期: 04/15/2015 09:37:17
商场购货,网上购货,都讲究个“验收”。一般情况下,这类买卖的“验收”都不成问题。毕竟是大宗货 ,应该说性能还是有“保障”的。
问题到了设备的研发,像商品一样讲“验收”,问题就来了。主张验收的人也有其道理,因为这是个“管理目标”。给了钱就要秋后算账,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问题是这个“验收”指标如何定?谁来定?一般是(让)拿钱干活的人定。为了不出“纰漏”,还要开各种“论证会”。按理说,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即便是出了问题,也是“集体作出的决定”,法不责众。“论证会”上说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定“验收”指标。
按说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能力的竞争、产生(形成)能力的竞争。可惜,这类“势”是看不到的东西,能看到的只是有型的仪器设备。结果很多人的脑子里面,这些基本上靠花钱买来的设备成了竞争能力的标志了。而需要研究人员付出的东西、通过付出的汗水得到的东西都不大被看好、认可。当然,也许官员们骨子里认为国人的研究人员做不好、不大放心。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既然做了,就要有个相信的信赖关系。重大事故调查时的免责制度,就是让人说实话的制度保证。同理,做研发时,也不要搞形式上的验收,或者就是搞个形式上的验收。
如何写可行性报告?这个事情不需要镜某来说。但是呈在镜某面前的赛车研发(比喻)的可行性报告不是论证发动机的性能、驾驶的性能,而是一大篇论证如何鉴别车子的座位是否是用真皮做的方法!打回去重写也不是事儿,时间不允许。另外全世界人都做不好的事儿,可见是难事儿,要国人做好了也没有道理。难才要做!这就是研发的本质。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也是个难事儿。第一不知道学的这些有什么用。第二,人尚处在发育阶段,有些事儿也整不明白。但是这些不能成为不努力的理由。当然这个努力不是说使蛮力,而是说要有些付出。比如说调研、讨论、试验测量等等的。镜某以为,国人一个大弱点就是说事儿没有数据。设备不好,就要买新的。哪里不好呢?数据在哪里呢?到这个时候就卡壳了。这样做事情永远也不会有长进。
没有验收指标不行。但是因为有了验收指标而妨碍了科研人员的挑战热情也不行。当然,最悲催的是做研发的人的能力。投入的费用与科研人的能力有些不相符了。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在干中学了。
有些设备的验收指标好比是盖楼,楼层、高度、面积、抗震性能等等,都可以是比较好的指标。但是有的则像是做房子的装修,指标也可以有,但是不很好设定。如果要镜某设定的话,一定要设一个马桶不粘大便的“指标”。当然粘不粘与大便的干燥程度有些关系,但是便器的表面光洁度和流水的方式也是很要紧的。很多仪器设备的好用与否,与马桶的这个指标是相通的。人生在世,“擦屁股”的事情也很重要。其次就是不要让屎粘在马桶壁上。所谓文化,镜某以为不过如此。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883033.html
上一篇:
巧遇语言学上帝乔姆斯基下一篇:
吐槽:设计的前瞻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