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旧文翻新:圣皋陶之苗裔兮》

已有 5855 次阅读 2014-5-27 09:07 |个人分类:旧文翻新|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立委随笔:圣皋陶之苗裔兮》 (6833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April 30, 2007 04:28PM


中国文人自屈原始,就喜欢吹嘘自己祖上如何如何,“帝高阳之苗裔兮”云云,以示自己根正苗红,血统高贵。这两天整理校对《李老夫子遗墨:序类》,第一篇“李氏创修宗谱序”也提到“李氏”的来源如下:

“按李氏之先,自嬴姓顓頊高阳氏曰皋陶者,为堯大理官,始为理氏,至殷紂时有曰利贞者,偕母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李实以全生,复改理为李,子孙因以为氏焉。”

以前读《李老夫子遗墨》比较偷懒,基本跳过晦涩难懂的李老夫子正文,而对《遗墨附录》中更贴近近現代生活的两位叔爷的“时文”感兴趣,因此对这段“李氏”来源的掌故没有印象。甜甜曾经问我:“Dad, you said our family name Li (Lee) means plum, how come? Does that mean we Li family like plums in particular?”我当时不知道“李氏”跟李子到底有沒有关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告诉甜甜,据最新统计,“李氏”似乎已经上升到中国的(可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姓,extremely popular, 就連小小的水牛城辦公室就有兩位 Uncle Li's, 其中一位還是朝鮮族裔,但八百年前都是一家人哪。  

李老夫子對祖上家道中落、改“理”為“李”、“指树为姓”的歷史,撰述失之簡陋。立委于是上網進一步搜尋資料,查得《李姓血祖皋陶并李姓考》([zhidao.baidu.com])。原來,李家的始祖皋陶在堯舜時代就任國家重臣“大理官”(司法部長),清明正則,功勛卓著,經邦緯國,英名蓋世,舜帝親立為接班人,甚至孔夫子也拜其为上古“四圣”之一。古人以官为氏,因称理氏。所惜圣皋陶帝業未举而病亡。至商紂王朝,圣皋陶的后代理征仍繼任理官,正直清廉,为荒淫昏庸的纣王所不容,终遭殺身之祸。于是,“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候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天下第一大姓李氏由此而宗派繁衍,生生不息。

我告訴甜甜:咱們非但出身書香門第,還是大圣人皋陶的传人呢。


2007-04-30


==============================================================

《李老夫子遗墨:序类》

李氏创修宗谱序

攷之姜嫄履跡,哉生弃,传十五世来,周发纘绪,不源后稷,而统古公。君子曰,是殆亲其亲者欤,自亲亲之谊不明,编世族纪者,徒事頇颟,不仗声威,即席閥(?原文门外代内,查无此字)阅,甚有爬罗剔抉,不问谁何,同姓者是,以为绣像演图,不如是不足以充门闾而芬齿颊,而其劳之娜愉不顾焉,又孰知有大谬不然者哉。客有繇旧镇来者,告于余曰,今秋吾友李君宝初,惧族之散,而思有以收之,爰召号族人,创修宗谱,以盛公由豫章迁繁为一世祖,夫盛公字法先,号纯夫,明初官指挥使也,其父隆二公讳思明,字景彰,乘元末乱,击贼累月不脱甲,亦以功封武德将军,一门发迹,声施烂然,至今犹可想见。迨隆二公以疾卒于军,公收骸骨归,后随太祖大军南下,过繁阳之荻港,道经旧镇,慕其风淳俗朴,山水清奇,遂上疏解职,家于此,生子四,太?(左辶右上口下佳)、太铠、太钦、太钊,均业儒,卓卓有声,公殆汉之疏广疏受之流亚欤。伊族以公为始祖,其高风亮节,固堪光宠宗族,而为千百世子孙之法守,独于隆二公以上之世系,付之阙如,揆诸孝子慈孙追远之苦衷,得毋犹有遗议乎。余应之曰,唯唯,否否,不然,昆仑山之脉,而五岳则自为宗焉。星宿水之源,而九河则自为派焉。按李氏之先,自嬴姓顓頊高阳氏曰皋陶者,为尧大理官,始为理氏,至殷紂时有曰利贞者,偕母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李实以全生,复改理为李,子孙因以为氏焉。他如周之耳,汉之广,唐之渊,以及宋元两朝,贤人君子,棋布于史册诸列传者,难以屈指数。然斯人也,固为千百世夫人之先河,非仅仅足楷模一姓之子孙也。如必检入家乘,附会焉曲为点缀,颜之曰,某某是吾宗,某某是吾派,纵不近渎,亦私也,非公也,亦小之乎视若而人也,况谱以明血统,别异同,辨亲疏,崇实也,昭敬也,骨肉而途人者非,途人而骨肉者亦非也。语云,五百年前一家,盖谓同姓而异族,犹山水之各宗其宗,各派其派,总之不离亲其亲者为近是,如客所言,宝初先生循孔子删书自唐虞例,以创修兹谱也,可谓曰知矣。呜呼,噫嘻,余有感焉。世道盛衰之辜较,风俗人心而已。程子常论管摄人心厚风俗,莫若明谱系立宗法,夫宗法之废久矣,惟谱系修明,秩伦著恩,犹有古宗法之遗意,今宝初先生举此钜典,行见宗族睦矣,人心固而风俗厚矣,是即维持世道之权舆也。余牖下微伧,安敢雌黄其侧,幸蒙不弃,谨作歌以貺之,歌曰:满腔铁血定山川,不为功名利禄缠,好挈妻与眷,尽泛五湖船。曷若核图问以卜,兼相彼流泉,栽花种竹结书缘,兰桂阶庭子孙贤,君不见姬宗稼穑开基先,旦复旦兮八百,年俎豆莘莘礼教宣,喆人起兮世泽延,宝级琅函寿地天,荫流瓜瓞永绵绵。

----------------------------------------------------------------------
喆 zhé ◎ 同“哲”,多用于人名。English: ◎ a sage; wise; sagacious

瓞 拼音:dié ◎ 小瓜。English: ◎ young melons just forming



=============================================================
[zhidao.baidu.com]
李姓血祖皋陶并李姓考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皋陶是原始社会时期东夷部族的首领,曾经任理官,掌管当时部落联盟的司法大权,他曾经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天下人莫不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角圭)(角虎)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辩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威望,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据《史记》引《括地志》云: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即现安徽省六安市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1981年公布为六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据《史记》引《括地志》记载: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火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赢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为赢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候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综上所述,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之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原载 科学网 《立委随笔:圣皋陶之苗裔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797976.html

上一篇:百度大脑从谷歌大脑挖来深度学习掌门人 Andrew Ng
下一篇:《旧文翻新:我的书香门第》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5 曹聪 王铮 张晓良 尤明庆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