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wxysci 2014-3-4 11:24
博主完全不理解“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的概念。
如果能理解,也就明白“美国人放心地吃了20年转基因食品”这样的论断。
博主回复(2014-3-4 14:09):你打死我我也不认你这个“美国人放心地吃了20年转基因食品”的说法。你在欺负语言学,欺负汉语词汇和文法。请参见下列汉语文句的句法语义分析解构图示:
"放心"这类心理词,放在动词前加"地"或不加"地"都做状语 (放心吃,放心地吃),放在动词后加得(吃得放心)做补语。无论状语补语,它都是表达已然状态心理感受的逻辑谓词(logical predicate)。根据费尔墨(大师千古!)的格语法(Case Grammar)的理论总结,“放心”这样的二算元谓词(2-argument predicate),需要一个逻辑主语(experiencer 谁放心?)和一个逻辑宾语(object,对什么放心?),语义才站得住,逻辑才完整,尽管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这些逻辑主宾的算元(arguments)可能是隐性的或者省略掉。语言理解时,隐性或省略的逻辑成分必须恢复才能达到语言理解和交流的目的。具体到此例,谓词性状语的逻辑主语一般由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谓语的主语来充当(这是深层 parsing 做的 decoding semantics,是自然语言理解的关键步骤)。语言学的深层文法分析的结果就是这样一种语义表达:谓语“吃”的句法主语“美国人”充当状语“放心”的逻辑主语,表达的是“美国人”具有“放心”这样一个心理体验。谓语“吃”的句法宾语“转基因食品”充当状语“放心”的逻辑宾语,是为“放心”的对象。换句话说,上面的句子虽然是简单句(表层结构),但包含了两个谓词,在逻辑语义上因此对应了深层结构两个 statements:
(1)美国人吃了20年转基因。
(2) 美国人放心转基因。
(1)是语法句式,是显试的表达;(2)是隐含但明确的逻辑语义。二者通过人的下意识解构(parsing)都可以得出,凭着正常中文语感即可,没有疑义。上述语言学分析就是把这个语言理解过程形式化算法化。(1)是事实描述,为真;(2)不是事实,不为真。原句是(1)和(2)的叠加,以(1)为主干,依然不为真。说这话的人,可能是想通过(1),暗渡陈仓地向公众传达(2),以误导舆论。
绝大多数美国人很长时间对转基因没有概念,商人也未做标识,他们吃的啥都不清楚(逻辑宾语没有着落,不符合谓词语义完整性的要求),放心个啥。
我不是生物科学家,可我是语言学家。
不带这样欺负语言学家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3-1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