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看热闹与看门道:评说松鼠的“上海光源回顾”及国产仪器的问题

已有 5199 次阅读 2010-1-25 18:06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看热闹与看门道:评说松鼠的“上海光源回顾”及国产仪器的问题 (443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25, 2010 12:20AM

浦东有几个“景点”。陆家嘴是一个,磁悬浮是一个,浦东机场是一个,将来的万博会场也会是一个。与这些比较有些异样的景点就要数“上海光源”了。松鼠们组队去那里“观光”,写出了参观报告[www.sciencenet.cn]。这类“参观游记”写比不写好。当然能写好了就不容易了。这也是个国产科研仪器的问题的现场。 

学习其实是个互动的事情:上海光源的“接待”和松鼠们的“调研”。背景介绍不是很到位,这个板子一半是要打在海光源,另一半要打松鼠们。“定位”的问题对国人来说是个极为重要的事情。“上海光源是一台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说法不好。应该是上海光源是一台中能“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这个“后第三代”的定位是必须的。 

同步辐射作为一个技术看的视点很要紧,国人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
引用:
松鼠说:
同步辐射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其本质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可见光和X光一样,都是电磁辐射。由于这种辐射是1947年在同步加速器上被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由于同步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严重地阻碍了高能加速器能量的提高,因此在早期同步辐射被作为高能物理极力要排除的因素。

加红的句子让人感到有些别扭。对花费那么大的力气的事情,落在“都一样”的结尾上显然不妥。必须要有个不一样的说法才好,这就是所谓的技术观点。什么叫不俗呢?能够做到看车不是看价钱、而是看技术的境界,就是不俗了。看这类技术装置也要有同样的意境才好。“同步加速器”中谁跟谁同步呢?需要有这样的好奇心。 

加绿的话也是很别扭,当然这对多数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这句话应该这样来表达:由于同步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与能量和磁场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同步辐射极大地阻碍了高能加速器能量的提高。前者是说自然法则,后者是讲人造的技术。当然法则是原因,而人的技术只能是个受限制的“角色”。 

水池的问题应该是个好问。
引用:
松鼠:
永亭老师指着巨大玻璃窗外的这片水面,对我们说:“你们发现没有,我觉得似乎所有的光源建筑外面都有水池,不知道是景观需要还是有它的实际用途?”这个问题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答案,不知道正在看这篇回顾的你知不知道?

对此问,镜某知道一个有关建筑法规的说法。 

磁铁的技术是什么?储存环的技术又是什么呢?哪个难度更高些呢?这是应该由松鼠们去问、去想的话题。落伍时间长了,往往这样思考技术的“基因”就被剔掉了。即便是松鼠们这样问,那里的人能否答上来也很是担忧。落后往往不是因为有一个什么“关键因子”不好的问题。这是个系统的问题,这也间接回答了为什么国人做不出来自己的仪器的问题。 

发这样感慨,显然是误解了什么东西。
引用:
松鼠
我们可是站在 十几米厚的水泥基上啊~~~~十几米啊~~~按三米层高算,那就是五六层楼高啊~~~~这值得一说~~~~
不是建重力坝,要十几米厚的水泥基做什么呢?这里需要对建筑有个了解。这个了解很可能在将来买住房的时候可以用上。也就是说,这个科研大仪器是个涉及面相当大的项目。这样的工程锻炼人、培养人。至少“包工队”面对各项近乎苛刻指标不再发怵了。 

“上海光源是全年全天24小时不休的”显然是言过其实。大型设备必须要有维修的停机时间,当然也会有故障停机的事态。 

图片可以读出很多信息来,因此拍照片需要有个“拍什么”的意识。显然“液氮冷却晶体单色仪”的照片就是在没有“拍什么”的意识下按了快门的。因为单色器的核心部分没有暴露出来。那个核心显然是在后边绿颜色的那里。作为精密仪器的设计,金属和石头的组合是要表明什么呢?图个“金配玉”的说法?如果是因为成本还有个解释。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就是问题了。 

什么叫“不差钱”呢?“我们也进入了线站”的图片里给出了这个信息。光学平台、导轨和丝杠都有十米长吧?有没有必要购置这样大的平台呢?如果导轨长度是必须的话,导轨和支架的设计能否代替使用平台呢?有这么长的丝杠投资的必要么? 

这些事情当然不是松鼠们的责任,但是关联着“为什么没有国产仪器”的话题。上海光源无疑是个国产仪器大仪器的现场。而在细节上,看来工程和科技人员好象就没有想过这类问题。这些显然都是大学教育的问题了。国人的大学专业分得太细,学光学的不会电子;学机械的不懂材料不懂电子;学电子的不懂机械等等等等。一元化领导下的“支离破碎”才是现场的真实写照。当然这也是“穷人命苦”了,根源在大学调整的时代就“注定”了。 

“学非所用”好象从过去到今天都是国人在意的事情。所以人们那么在意上大学的“好专业”。把个“大学生”当成“农民工”来看待,要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用人方的“不是”。但是大学生们就没有责任了么?期待着在大学里学“一技之长”的话,真不如去上技校好了。 

钱多了也有副作用,就好比是富家的纨绔子弟,什么都不去思考了,什么都“买来”。“我们也进入了线站”的照片反映出了这个问题。挺好的一个“大屋子”,可是里面装满了“家具”,把空间都占领了。这样实际上就减少了“可发展”的空间。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匹配两个字相当要紧。一个小小的CCD,配那样巨大的平台和导轨,显然就是不匹配了。一个X光照片还能玩几年呢?到时候恐怕扔都么有放的的地方。


进口仪器vs国产仪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90189.html

上一篇:《立委随笔:名校情结 (续)》
下一篇:mirror - 切肉和“应急”,应陈教授的“切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