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李白之20:得字结构的处置及其结构表达】

已有 3588 次阅读 2017-1-21 07:07 |个人分类:立委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NLP, 自动分析, 中文处理, 句法

白:
他写字好
他人品好

多么平行呀,为什么两个“好”待遇这么悬殊

我:
好 是一个百搭词。因为百搭 所以赶上谁谁:他好;人品好;写字好。

白:
其实就是有一个pos为wildcard的坑,我这里标记是X

我:
人品和写字 都有一个 “人” 坑:一个是【所有】,一个是【施事】。

白:


我:
没看清 “得”怎么带的“好”。

白:
箭头方向是坑,箭尾方向是萝卜。得的输入是谓词,输出是体词。好的输入既可以是谓词,也可以是体词。语义上是把动作转化为为对象,然后以对象的身份填坑。

我:
“好” 没疑问。说 “得” 输出 N, N 被“好”吸收,这个说法有些不好理解,也不大看得出好处。传统说法是 “得字结构” 做谓语的【补语】。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得字结构怎么构成、谁先谁后。得字结构的构成是“得”有坑,而不是“得”先与谓语结合,然后去填坑。你这里parsing 的先后正好与传统做法次序相反。

白:
结合以后做主语,让“好”做谓语。不是“好”或者“得好”做补语。

我:
这个句法分析与众不同。“得字结构”构成很容易:

【得 ➕ 评价类形容词】 是一种; 干得漂亮。
【得➕vp】:跑得快(这时候 vp 的逻辑主语沿用前一个谓语的主语)。
【得 ➕ s】 是另一种: 气得他哭了。

白:
没问题,“他”反填回“气”不占名额,可以处理成一个。无非就是约定什么情况下一个萝卜填俩坑不占名额的问题。跑得快,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结构上没有本质不同。病得很严重,和病得起不来床,也是一个结构。并不因是否使用了评价类形容词而不同。传统所谓程度补语,都可以用这个套路。

但是可能补语好像不一样。搬得动,睡得着,考得上一类。跑得快,跑快了,跑快些,跑赢了 填坑结果一样吗?

我:
可能补语是词典扩展 lexical rule,算是词典一级的延伸扩展,不难处理。

白:


因循守旧最简单了,我之前就是这么玩的。垂直方向是填坑关系,水平方向是修饰关系。但是不知道谁填“严重”的坑。root也和语感不符。这样的结构也是可以有的:
“他的病很严重”和“他病得很严重”不应该在“严重”的填坑方面有大的不同才对。要么这样:

“得”的填入体“很严重”留下了一个待填的坑X。作为root的“病”,向自己修饰语的体内回填S,不占萝卜指标。这就成环了。

同理,“他病得起不来床”可以处理成:这次轮到体外的“他”向“起不来床”回填N。在体外不占名额,所以“病”照填不误;体内“起”“来”为合并关系,共享除了“床”之外的一个坑,也只用一个名额。所以从“他”出发的三个萝卜,竟有两个是不占名额的。

这么处理,如果不耽误回填,也挺好。反正再怎么折腾都只折腾“得”一个词条,跟别人无关。补语还是补语,但需要回填。的[N+/X]、地[S+/X]、得[+S/S]都有了。它们都是单进单出,去掉确实不影响拓扑,但是放在那里可以揭示语义类型转换的逻辑。

我:

关键是 “病”与“很严重”具有直接联系。另外,【human】作为 N 的 Mod 与 【human】作为 V 的 S,具有相似性。这个甚至在 X-bar theory 中就有所揭示(specifier and subj are both external args)。进入深层逻辑,可以认为这是同一个关系的两种变式。

白:
可以再推广:
这本书的出版,这套房子的装修,这款软件的开发。

不是S,不是human,也有同样的暗通款曲。

我:

白:
看不到“这本书”是如何填“出版”的坑的。

我:
还没做呢,自然看不到。都是 Mod 作为句法桥梁,语义中间件目前还没全到位。加上这个逻辑 O 不难,只要与逻辑 S 区别就好:“出版”的宾语坑,需要一个【publication】的萝卜,放松一点也起码是一个非【human】或非【organization】的萝卜。

白:
这一部分完全是探讨,与formalism无关,只是在formalism框架内探讨小词“得”负载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的优劣。

【相关】

【李白对话录系列】

中文处理

Parsing

【置顶:立委NLP博文一览】

《朝华午拾》总目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1028955.html

上一篇:【李白之18:白老师的秘密武器再探】
下一篇:【李白之21:萝卜多坑不够咋办】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