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笔者对于光速不变性原理的解释

已有 776 次阅读 2024-10-8 09:2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4.笔者对于光速不变性原理的解释.docx

笔者对于光速不变性原理的解释

厄瓦耳(Ewald1912)和俄辛(Oseen1915)的消光定理(Extinctiontheoremof)认为:“不管光离开其光源时速率多大,由于媒质的介入,一个新的扰动来替代他,这个扰动的频率与光源光频率相同,但却以媒质的特征相速度来传播.这时,对媒质的光学性质进行修正以后,相对于媒质静止的观测者测得的光速都将等于这种媒质中的光速,使得源的运动和光相对于源的速率无关.”张元仲先生在《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一书中对各种检验光速不变性的实验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在实验中依靠光信号较钟,将会把可能的光速方向性效应抵消掉,……各种检验光速不变性的实验都只证明了回路光速的不变性,并没有证明单向光速的不变性.因此,通常所说的‘光速不变原理已为实验所证实’是不确切的.”

水中光速c/n、雷达波延迟、GPS、Sagnac……,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真空中引力场与光速的关系密切.光的速度与光源运动无关,不能认为运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ether.Galileo相对性原理和经典transformation可以应用于力学现象,但是不能用于光电现象的原因在于它们是奠定在绝对space-time观的基础上研究引力质量问题的,光子与中微子没有相互作用,ether不影响光速,光子与引力场没有相互作用.狭义相对论的假设是正确的.实物运动时,能且只能带动属于它自身的万有引力场和电磁场.这一情况,同有关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光行差现象显示,以太未被地球拖曳.这是因为,传播遥远恒星的引力场,主要是恒星间的引力场,地球的运行,对于绝对时空的影响微不足道;斐索实验的结果是以太要部分地被水流曳行.其实质是,水在流动时会带动属于它自身的场,而不会带动地球的引力场.

近百年来,人们对麦克耳逊——Moley实验、Maxwell方程以及群论上的公理证明对真空光速不变性原理进行质疑,但是都没有取得实际的实验结果,说明了真空光速不变性原理的正确,也说明光只具有电磁质量.在量子力学中可以看到,如果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那么光速不变是正确的,前面已经分析了光子只具有电磁质量,没有引力质量,因此光速不变性原理也是正确的.

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最大不同,在于对于真空绝对速度C(真空绝对速度和一般所言的“光波真空波速”不是一个概念,只不过后者在数学上恰好等于前者而已)只能在局部观测者上定义.也就是说,狭义相对论可以定义一个全局观测者,而在广义相对论中只能使用局部观测者,而参照系的选择就体现了观测者的选择(两者还不完全相同).在广义相对论中,从始至终所说的是:在局部观测者自己看来,自己所在位置的光波的真空光速等于真空绝对速度C,这才是广义相对论中对于光速所说的全部内容,不要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混淆.在非本地观测者看来,自己所在位置以外的别的地方的光速完全可以不是光速,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很常见的结果.

由于光子只具有电磁质量,它在度量空间(相对空间)里运动电磁质量不变,引力质量与电磁质量之间没有相互作用,频率与波长不变,所以光速为定值.由于光子的引力质量为0,因此引力场与electromagneticfield的速度相同.如果认为引力场的传播速度是由激发它的物体的引力质量决定,那么根据伽利略对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推理可以得出引力场的传播速度是定值,因此物理学中的真空光速不变性原理是指在仅有引力场的条件下,是有引力场的运动速度决定的,而在电磁场中光速是可变的,例如在介质中光速小于C,这也符合相对绝对论的观点.

1902-1904年密勒和莫雷在地表用更精密的仪器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实验结果比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所得更接近于零.后来,密勒超出了地表空间,得到了不同寻常的结果.到了1921年,密勒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装置安在威尔逊山上进行,所用方法和以前一样,但实验发现有10Km/s的正效应,也就是说光相对于地球在以10Km/s的速度做漂移运动.为了证实这一点,他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撤换铁磁材料,用水泥座代替钢架,用铜、铝代替钢铁;将光源隔开,以防温度变化;并采用不同的光源;甚至故意用电炉加热以试验温度的影响等等……密勒还是得出确切的结论——光相对于地球在以10Km/s的速度做漂移运动.——摘自《著名经典物理实验》郭奕玲、沈慧君,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密勒——担任过美国全国物理学会的主席,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他自己不能很好地解释着个实验,后来很多人在地表又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进一步得到的都是零结果,不同的实验结果空间高度不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地磁场的存在影响的结果.

有人假设光波和声波一样,需要介质传播(如以太).那么,设光线的频率为K,光源相对介质的速度为V,观测者相对介质的速度为U,则有:K`=K[(1-U/C)/(1-V/C)],对上式的1/(1-V)用二项式展开得:K`=K(1-U/C)(1+V/C+V2/C2+V3/C3+……),设M=V2/C2+V3/C3+……,对上式整理如下:K`=K(1-U/C)(1+V/C+M)=K(1-U/C)(1+V/C)+KM=K[1-(U-V)/C]-K[UV/C2+M],通过上面的数学推导,我们得到光多普勒效应公式为:K`=K[1-(U-V)/C]+K[-UV/C2+V2/C2+V3/C3+……],分析如下:由设顶的条件我们可知,(U-V)是我们相对光源的速度,是我们可知的.因此,在上面公式中,前面的频移部分K[1-(U-V)/C],与V和U是无关的.后面的频移部分K[-UV/C2+V2/C2+V3/C3+……],是与U、V有关的.这样我们通过不同的相对速度实验,就应该得到的频移,检验出U、V的存在.实际情况是:实验结果的频移是一致的.当然,由于后面的频移部分是值很小的1/C高次项,对实验的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实验结果的一致,并不完全可信.但随着实验精度的提高,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光的多普勒效应结果,已经经过无数次的天体观测和地面实验,没有发现任何与光源相对介质的速度、观测者相对介质的速度有关的数据.光速与介电系数及磁导率有关,声速与介质密度与弹性系数有关,光速与声速两者的确有可比性,因此这个“用声速代替光速”论诘难已经被无数人提出过.理由有三:①声波波动方程满足Galileo不变性,但光波波动方程不满足Galileo不变性,所以两者不具有完全可比性.既然声波波动方程满足Galileo不变性,所以从逻辑上讲,不存在提出“声速不变原理”的必要性;②作为潜在的研究,可以允许你去提出“声速不变原理”及以此为基础的“声速相对论”,但基于“声速不变原理”所提出的动力学理论结果明显与实验违背;③“光速不变原理”尽管在相对论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实它是完全不必要的.几十年来,已经有很多人指出(见下面的文献),“光速不变原理”应该是相对性原理的一个推论,而不是出发点(基本假定).这里,“光速不变原理”以一个推论“必然存在一个不变速度,它在时空变换下不变”的面貌出现.

波的传播速度决定于媒质的特性,对于弹性波来说,波的速度决定于媒质的惯性和弹性.液体和气体只有容变弹性,在液体和气体内部只能传播与容变有关的弹性纵波.现有理论证明在液体和气体中纵波的传播速度为C=(纵波),式中B是媒质的容变弹性模量,ρ是媒质的密度.固体中能够产生切变、容变、长变等各种弹性形变,所以固体中既能传播与切变有关的横波,又能传播与容变或长变有关的纵波.在固体中,横波速度C=,纵波速度C=,式中G和Y分别为媒质的切变弹性模量和杨氏弹性模量.

光速不变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围绕它的检验,一直没有停止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催生了相对论,但该实验检验的是回路光速.到目前为止,“各种检验光速不变性的实验都只证明了回路光速的不变性,并没有证明单向光速的不变性”[1].人们认为单向光速实验离不开校钟,而校钟往往又要用到光信号,这样就出现了测光速与校钟的逻辑循环.“如果找不到更为理想的校钟手段,单向光速就是个不可观测量”[1].目前,光速不变假设尚缺少单向光速不变的实验证据.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应用光学干涉法,检测的是光速变化值的“二阶效应”(即),速度变化量v较小时难于检测发现.历史上所有已完成的迈克尔逊-莫雷型的实验中,给出的“以太漂移”上限是0.95公里/秒[1],对于低于此数值的光速变化,迈克尔逊-莫雷型实验已难于检测.

1913年,法国学者萨格奈克(G.Sagnac)通过实验发现了Sagnac效应,是光速变化的“一阶效应”(即).该效应简单直观的解释是光速与接收者的运动速度相关.近些年,王汝涌通过实验发现了“推广的Sagnac效应”[2][3],证实在多种情形中光速均表现出可变特性[4].然而,无论是Sagnac效应还是推广的Sagnac效应,都是回路闭环效应,同前面说的一样,都没有检验单向光速是否可变.

1998年,中日两国合作开展“中日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研究[5].项目组根据Sagnac效应,计算出中日两地之间正反方向电磁波传递时差87ns,据此对两地时钟时刻值进行修正,使系统内部精度达0.2ns-0.3ns,准确度达1ns-2ns.该项目虽不是直接针对单向光速是否可变进行的实验检验,但项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Sagnac效应在非闭环情况下也成立,即Sagnac效应影响单向光速.地面上的光速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关,东西方向存在差异.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等支持光速不变的实验是二阶效应,而支持光速可变的Sagnac是一阶效应.两相比较,后者效应更显著,结果更明确,应用更普遍(广泛应用于激光陀螺、光纤陀螺等装备),似乎理所当然应该承认光速可变.然而,Sagnac效应涉及到转动运动,为非惯性系.许多人认为,非惯性系中的光速可变是广义相对论效应,不能用来否定狭义相对论惯性系中光速不变.但进一步的研究却表明,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在结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Sagnac效应的思想实验中出现矛盾[6].光速究竟是否可变仍值得研究.

光速不变假设成立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对论是否成立,事关物理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对其开展更深入的实验检验.最有力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单向光速实验.

参考文献

[1]张元仲.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RuyongWang.GeneralizedSagnacEffect[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4,93(14).143901.

[3]王汝涌.推广的Sagnac效应、GPS和对狭义相对论两个原理的实验检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17(1):53-57.

[4]WangR.First-OrderFiberInterferometricExperimentsforCrucialTestofLight-SpeedConstancy[J].GalileanElectrodynamics,2005,16(2):23-30.

[5]李志刚,李焕信,张虹.卫星双向法时间比对的归算.天文,2002,43(4):422-431.

[6]黄德民.融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目的的Sagnac效应理想实验.前沿科学,2011,3:48-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4230.html

上一篇:光速不变性原理和反射定律的等价性
下一篇: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一个光脉冲“冻住”了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2 杨正瓴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