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2014年对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精选

已有 6522 次阅读 2014-1-6 09:04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术评价, 学术委员会, 2014年, 大学期盼, 试点学院

连续写过几年“三大期盼”了,从没有明确对“三大期盼”作过边界界定。现在想想至少应该在“定性”方面作些界定。在选择“三大期盼”时,我潜在的标准包括:基础性、现实性和长远影响性。基础性是指这种期盼事实应该是中国大学发展中的基础性要素,是大学本质属性的组成部分;现实性是指这种期盼具有在当年实践、实现或进展的可能性;长远影响性,是指这种期盼对中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2014年,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改为对“中国大学的期盼”;二是2014年的三大期盼中,有一条与2013年的相重合。非是故意,而是觉得中国大学太需要这方面的改革。2013年我盼中国试点学院取得进展,2014年我继续盼试点学院在改革上能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能够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一盼中国大学科研评价回归学术本位

据中国教育报:为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今天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

意见明确,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意见提出,要建立开放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同时,高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科研评价是中国科研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制因素。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重人情、轻成果的科研评价方式,催生了中国期刊,催生了科研腐败,形成了科研中追求GDP现象。本次“意见”明确了分类评估的原则;重视科研的活动规律;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盼这种这种回归学术评价精神的制度能够在实践中不变形,不走样。

二盼大学学术委员会有职有权有位有实效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公开征意见,《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4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3届。有违法或者学术不端行为,有损学术委员会形象及声誉的,免除委员职务。  《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含副教授)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15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3;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的1/3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有关方面代表,担任学术委员会特别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产生应当经公开、公正的推荐、遴选和民主选举等程序,充分反映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学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的构成情况,合理确定院系(学部)的委员名额,保证委员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4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3届。学术委员会每次换届,连任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2/3。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名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可以由校长或者主管副校长兼任,也可以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规程》规定了学术委员会决策事务、咨询事务,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范围、委员产生、工作程序、分支机构设置等事项。

中国大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权力无边界问题。本次《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在学术委员会组成、权力边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还有很多行政化的印记,但终归有进步意义。这对指导大学章程建设,提升学术权力地位有进步意义。期盼2014年发布的其它大学章程在学术权力保障、大学回归学术本性方面有更大的进展与进步,期盼修改后的学术委员会规程早日出台,期盼学术委员会不再是行政权力的“白手套”,而是真真切切保障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的平台和载体。

三盼试点学院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的标志性项目。2011年,教育部宣布开展试点学院项目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并将其列入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当时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55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26所高校。后经过科学论证和完善方案,确定在17所高校内部各选择一个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实验区”。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仅仅推进单项改革,已不能解决好其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诸多问题,必须以“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推进方式,来破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2012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就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向各学院提出了改革要求,并给予24项支持性政策措施。在此意见基础上,各试点学院在2013年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施可并轨的“AB轨”制。“A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岗位的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A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B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B轨”待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学院秉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学院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内的个性化协议。

学院强,则大学强。办大学一定要重心下移,让学院成为办学的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主负责的独立实体。重心下移,是一种办学理念的更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学领导者要改变“大河有水小河不干”的理念,树立“小河有水大河不干”的理念。从而形成中国大学改革的特色这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756331.html

上一篇:2013年中国“大学英雄”:那人、那事、那大学
下一篇:“全人计划”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举措
收藏 IP: 219.150.142.*| 热度|

16 陈安 吴明火 王涛 石锋 李莉 李孔斋 赵美娣 李宇斌 刘之远 陈冬生 孙友甫 汪晓军 罗帆 秦斌杰 laoyipiao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