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育人为本”,易难两极的钟摆

已有 3478 次阅读 2012-10-15 09:38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教学改革, 官僚化, 形式化, 育人为本, 简单化

      中央教育电视台《教育十年间》已经播出两遍了。其中的一集是国内某重点大学“育人为本”方面的内容。这所高校为了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成立了本科教学服务中心;实施“三三制”(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多元培养阶段)教学改革;学生更多课程选择权,实现一人一个课程表的目标等。但我看过以后,总感觉这所大学虽然在“育人为本”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并没有太多实质的变化。他们与国内其它大学一样,把育人为本当成口号,当成版式。为何这样说呢?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基本没有逃脱“表面化”、“官僚化”、“简单化”和“形式化”的国内大学普遍的“育人为本”做法。
      表面化:是他们把教学、育人当成了一个作秀的场域,没有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着想。通过他们的改革,学生实际上还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和时间选择权。比如说,在这所大学里,甚至是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里,学生仍然有大量的必修课要选择。对必修课,我们目前没有可替代的课程,也没有灵活的变通课程,也没有多位教师供选择。学生对教师也没有选择权,特别是必修课教师。因为大学的教师十分紧张,往往一门课程只有一名教师任主讲教师。学生即使是十分讨厌某些教师的课,他也必须去上课。当然,由于大部分课程只有一位教师在上课,学生不可能有自己上课时间方面的选择权力。只能是被动地、服从地去上课。所谓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课程表,实际上只是一张虚化的独特课程表,实际上的差异是十分小的。最多只是增加了一些给学分的选修课。
      官僚化:国内大学重视本科教学、体现育人为本总是避免不了官僚化。他们往往把重视本科生教育和教学当成自己权力的让渡,当成自己的政绩。通常的做法是成立官僚化的组织,如成立本科教学服务中心、**学院等。而这些仿照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的东西去总是为了官员的设置,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成长。甚至成立这些机构后,教育教学又多了一个官僚化的机构。从视频上可以看出,该校的本科教学服务中心把官僚特征体现的是多么的活显活现。教师坐在高高的柜台后面,学生站在大厅里。一个是舒服的老板椅,一个是站立的姿势,二者之间是高高的柜台。这个柜台立时分清了,谁是主,谁是宾;谁是官,谁是民;谁有权,谁被动。官僚化的另一表现是,大学的官员总喜欢创造和设计“育人”规律,则不是主动适应、运用育人规律。结局是教学改革的场面很好看,学生并没有在成长方面受益多少。
      简单化:国内大学在育人为本设计上,往往把“育人为本”进行简单化设计和处理。基本的套路是分分模块,列列课程,选选课程,选选教师,一切就OK了。育人为本也太简单了吧!虽然我们也讲了一大套“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方面的理论、理念,但真正做出来的,往往就是简单的课程设置。而这些课程往往是内容不变,名称和形式变化一下而已。我们在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显得毫无力量。仍然是大班上课,仍然是照本宣科,仍然没有实际的实习、实训,学生对在课堂和课下基本没有主动权。教师对学生成长也没有起到真正的“教书育人”作用。教师关心的仍然是科研,而不是课堂,更不是育人。事实上,育人为本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育人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实践环节等过程。简单化育人为本,是大学全面浮躁的一个表现。
      形式化: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甚至说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好像都在走形式,且是轰轰烈烈地走形式。我们开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教学工作会议;我们组织评选成千上万的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工程中心、教学名师;我们进行喧嚣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技术创新;我们大声喊高校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此等等。但实质,我们从来没有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我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说到底,仍然没有改革我们一直坚持的以学科为龙头,以学术为导向。我们评价教学、课程、教师的仍然是科研,即使是教学方面的成绩,也要换算成科研分数。我们所谓的育人为本工程设计,要么是管理为本的,要么是科研导向的,再不就是教师为主体的,我们从来没有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我们模式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点。学生在事关自己成长、成才问题上仍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建议权、决策权等。
      大学育人为本,恰似难易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说它易,是因为这是大学之本,大学之基,大学之根,是大学份内之事,是大学存在的基础。说它难,是因为它不只要理念、理论,更要实践,要脚踏实地的作为。在育人为本方面,何时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的命运有了真正的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建议权、决策权后,这时的育人为本才有可能是真的。否则,可能一切的教学改革都是虚化的,所谓的育人为本只不过是“浮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622700.html

上一篇:大学行政化“泛化”的文化根源
下一篇: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回眸(2002-2012):成就篇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8 陈小润 张云 逄焕东 葛素红 王枫 张伟 高莉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