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请代表呼吁:制止“范进中举”式教育悲剧再度生产 精选

已有 6856 次阅读 2012-3-12 09:03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三生教育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的小说之一,主人公范进是穷其一生的读书人。他生活在极度穷困之中,却又一直不停地应试,屡败屡考,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终于中了个秀才,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中举”之后他喜极而疯。“范进”是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典型形象。“范进中举”式悲剧因之也成为科举考试的悲剧,成为应试教育的悲剧。如今这种悲剧正在重演。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某省会城市两所最著名的高中学生成为高考的殉道者!一名高二男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人再督促他学习了,他自由了!当事后人们问他是否后悔时,他的回答是“不后悔”!另一位是一名学习十分优秀的女生,因为没有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资格而疯掉。当她查得自己没有获得面试资格后,她痛苦地回到家中,仍掉了高中所有的课本,狂笑不止,疯掉了!两个案例令人痛心!两个案例恰似“范进中举”式教育悲剧被克隆。他们或自己或被家人逼上了高考的“独木桥”,都视高考为惟一,最后他们都成为高考的殉道者。
      由此我们不得不请代表全国人民的“人大代表”,在大会上呼吁,必须制止“范进中举”式教育悲剧再度生产。必须对全体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即所谓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有三个含义,一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二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三是为了生命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是自我、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自我、家庭、社会和学校一种使命。在物欲横流,藐视生命,生活浮躁的今天,开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就是这么一样基本的教育,应被视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却得不到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我的重视。人们更多地把知识教育设置为教育的全部内容。
      生存教育是社会、家庭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的过程。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有关世界教育的形势和改革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即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名称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把“学会生存”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生活并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并认为生存教育的价值和内涵是,“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难免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1]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缺乏生存教育的内涵了,似乎除了应试教育,我们已经没有了其它内容。所以,面对突然出现的窘境,很多学子无所适从。
      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写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  胡晓风. 陶行知教育文集[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333.

生活教育具有以下意旨:第一,生活具体教育的作用;第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第三,教育为生活服务。在当下中国教育的意境中,教育成为孤立的事件,孤立的现象,孤立的事实,孤立的活动,其核心目标就是升学。教育脱离生活,教育背离生活,教育成为游离在生活外的一种活动。学生没有了生活常识,也没有基本的生活技能,更没美好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生活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生教育”本不是什么新东西,它本应融入学校教育之中,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可如今学校教育、素质教育皆被“应试教育”所俘虏,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所改造,“素质”成为可以考量的高考“加分”项目,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在此等环境下,我们不得不求教育回归到他的本体意味上来,呼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重新重视“三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当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教育系统。缺失任何一种“生”教育,就会出现教育的扭曲。当“三生”尽失时,教育就会走向疯狂,“范进”式人物就会产生。

[1] 雅克•德洛尔.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我们的下一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546769.html

上一篇:请代表注意:把握“GDP的4%”的真切意含和未来愿景
下一篇:科学网名博主陈安博士将于21日(周三)来郑州讲学,欢迎郑州博友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36 刘庆丰 柏舟 陈建军 武夷山 朱云霞 卫军英 陈安 杨海涛 吴松芳 丁邦平 王晓峰 刘用生 刘之远 李志俊 李宇斌 王芳 赵美娣 唐常杰 陈永金 柳东阳 吕喆 史智才 施玉梅 黄锦芳 曹聪 陈智文 曾新林 杨正瓴 曾荣昌 zhangcz07 zhouguanghui Wanmingfu luxiaobing12 wwxxmm wormbreeder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