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中国大学有问题之校长选任篇 精选

已有 7280 次阅读 2012-1-9 10:27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大学校长, 校长选任

      大学校长之于一所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表述都不为过。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的发展;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的发展;朱九思之于华中科技大学的;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之于威斯康星大学的发展;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之于斯坦福大学的发展等。所以,为大学选择一位适切的校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之,世界各国大学普遍重视大学校长的选任工作。

      美国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校长选任的主导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倾向于从外部选聘校长,校长一般来自于高水平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但具体校长候选人的遴选往往由专业的遴选委员会来进行。在整个遴选过程中,大学教师、学生和校友具有重大的参与性与话语权。英国大学通常由理事会和评议会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向社会做广告,可以由个人申请,也可以由第三方推荐候选人。联合委员会通过一定程序,从中筛选2-3人作为校长最后候选人。经过校内和校外人士反复斟酌,最后确定校长当选人并由理事会任命。法国大学校长的选任权由大学的理事会掌握,法国大学的理事会由教师、学生、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校外人士等的代表组成。德国大学选任校长的权力由大学内的最高权力机构———校务委员会主导。校务委员会通常由四方面人员的代表组成,即:教授、助教或科学助手、其他职工以及学生。我国公办大学校长的选任由教育部党组、省委等主导,具体选任程序由党的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大学校长的选任程序和原则与行政干部任命程序基本相同。

      以上大学校长的选任程序、主导机构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看选任校长的最终结果。我们认为,好的选任程序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大学校长对学校发展负责,尊重学术规律,尊重大学发展规律;第二,大学校长对教师、学生负责,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条件;第三,大学师生,特别是大学教师对大学校长有罢免权。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大学校长选任程序,就是优秀的选任程序。

      如以此为据,中国大学校长选任规则存在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大学校长负责对象错位。

      不可否认,大学校长都在为大学发展操心。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学校长是政府选任的,大学校长要为政府负责。当学校利益与政府利益冲突时,大学校长往往会舍“小家”顾“大家”。这还不算坏,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这样的选任程度,使部分校长只唯上,不顾下。天天心思都琢磨在如何升迁保官上,对学校事务、学术事务、教师发展事务、学生发展事务等操心不多。因为,这样的选任程序,虽然也有大学内部一定范围人员对拟任校长的民意测验,但实际上,大学及其师生对校长选任没有实质的话语权。反观国外诸大学的校长选任规则,大学及其内部师生、校友对校长选任有实际的话语权,甚至在一定程序上是决定权。所以,国外大学的校长对教师和学生是不敢枉自称大的,在一定程序上国外大学的校长甚至是“怕教师、怕学生”的。

      第二,政治正确,大学校长角色定位借乱。

      中国大学校长选任,把以政治正确为核心的德放在首位,本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对政治正确的过度强调,使大学校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混乱。大学校长往往成为政府在大学中的“代言人”,而不是大学的“法人代表”。而问题的关键是大学有着与政府不同的组织属性,以管理政府的方式管理大学,必然会诱使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侵蚀大学的学术性和独立性。大学校长如果不能对自己大学校长的角色产生强烈的认同,就往往会无视大学的学术性特质,按行政机构的规则管理大学。而在国外大学,由于政府对大学校长的选任没有任何实质的权力,政府对大学也不能指手划脚。在位时的布莱尔曾因对牛津大学招生提出批评,而遭牛津大学的抗议,并取消了原定授予他的名誉博士学位。

      第三,学术导向,大学校长难成教育家。

      自从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来,在各种排名榜的助推下,中国大学对科研的重视日趋异化。大学的科研正在游离大学教学以外,游离大学人才培养以外,大学正在日益“科学院化”。在这种潮流的簇拥下,政府对大学校长的选任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大学校长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背景成为重要的考量条件。985工程大学的校长一般要有海外游学经历,最好是院士,已经成为不成文的潜规则。其它一般大学,甚至是教学型大学也都在不自觉模仿这一榜样。也现实恰恰是,随着大学功能的丰富,大学社会地位的提高,大学与社会其它组织的互动、影响越来越大,大学校长的角色要求也越来越多。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有作为的大学校长往往是能够同时处理好大学内部关系和大学与外部关系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拉克·克尔才说,大学校长应该成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过多强调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对大学和大学校长本人都是不利的。如果大学校长过多关注自己学术发展,极易导致对学术资源的占有,对大学管理服务的忽略。未来的大学校长,应该是专心于大学管理服务事务的人,至少其在任内,不可以自己的学术为重。

      近期,教育部已经开始全球公开选任两所大学校长,但愿这个规则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527275.html

上一篇: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三大期盼
下一篇:中国大学有问题之大学章程篇:大学无“法”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32 王涛 武京治 吴飞鹏 李永丹 曹聪 陈小润 杨海涛 陈云祥 梁进 李志俊 谢鑫 蓝劲松 谢建平 陈永金 曹俊兴 张骥 王修慧 陈志明 逄焕东 刘玉仙 曾新林 胡瑞祥 许培扬 赵凤光 汪育才 叶威源 myyddd relativuity neilchau niubizationl kongmei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