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中国大学有问题之学院篇 精选

已有 9044 次阅读 2011-12-22 09:12 |个人分类:大学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大学, 学院

      大学建设的重心在学院,学院建设的重心在学科,学科建设的重心在学生,这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但这样一个规律,在中国大学中却屡遭践踏。大学的学院成为大学的影子,成为大学领导的自留地;学院的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导向越来越重,越来越远离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可以说,大学学院发展中的自主权缺失、学科异化建设、学生日趋边缘化已经成为大学学院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一、学院自主权缺失

      学院是大学建设、发展的重心,也是大学水平的标志。办学重心只有放在学院,学院才有生命力,大学也才能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作为大学层面的领导,必须下放权力,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院。而现在学院发展中的问题恰恰是自主权的缺失。

      按现行管理体制,大学中的校领导一般都会“联系”1-2个学院,一些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除了“联系领导”外,大学中的“一把手”也会经常莅临指导。这些校领导可不只是为下属分忧的,重要的是为下属指导的。即使不是专业型领导,往往也可以在学院领导面前指点江山。有时候,甚至学院班子已经决定过的事情,也可能遭领导否决。经过几个被“否决”后,学院领导一般就变得听话了,这时候领导基本就可以左右学院的发展了,学院即成为领导的附庸。

      除“联系领导”的指导外,大学各职能部门往往也要对学院的工作进行指导并经常被叫去开会安排工作。学院的进人权也“人事处”管辖;干部权有“组织部”管辖;教学工作由“教务处”监管;科研工作由“科技处”统领;学生工作由“学工部”部署。留给学院的只是按各职能部门的安排行事即可。

      在学院缺失自主权的情况下,学院对自己的工作也就没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没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凡正一切都由上级领导定,学院领导也就来一个顺水推舟,领导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成绩是领导的,责任也是领导的,学院领导只是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代办”。长此一往,学院没有了规划,没有了愿景,没有了动力,没有了豪气。

      同时受上级行政化的影响,学院一级也配备了4-10左右的学院领导,学院也开始大搞行政化。学院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的精神,浑然不存。大学的学院也越来越像政府,似官僚机构。

      二、学科异化建设

      无论如何表述,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学院建设中都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各大学和学院的认识基本是到位的。很多大学的“规划”中都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或“以学科建设为把手”等类的表述。但对如何建设学科,则缺失科学准备的认知。学院中的学科建设正在走向异化。

       依照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科建设必须遵从两个基本的规律:一是遵从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二是遵从人才培养的规律。这即是说,学科建设必须从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人为地改变学科的规律和属性。同时,学科建设必须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实践中,学院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是忽视这两个基本规律。学科建设上科研导向明显,功利导向明显。前者,忽视学科建设的体系性、知识性、传播性;后者忽视了学科建设中的普世性、非功利性、教学性。经常的情况是,学院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指南建设学科,以国家课题为导向深化学科。在学科的载体上,以“研究所”、“学系”为依托,忽视了大学“教研室”的建设。前者使学科建设走向科研,后走使学科建设远离教学,走向功利。

        三、学生日趋边缘化

      大学中最早的“学院”是学生住宿的地方,如今的学院是大学组织教学、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载体。学院在功能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学院最为原始和最为重要的职能:培育学生。学院领导不认识学生,学院教师不联系学生,学生不关心学院发展,学生不认识上课教师,已经成为大学学院的一种真实写照。

      曾几何时,当中国大学还是“大学——系——教研室”设置时,学生对自己的学系充满感情,教师对学生也是刻意“传道、授业、解惑”。那时的学生对“系”和学校是有感情的。而今天大学的机构大都成为“大学——学院——系(研究所)——教研室(基本虚化掉的一个机构)”,学院和教师离学生却越来越远了。在学生日趋边缘化的进程中,学院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教师对学生失去了爱心。大学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交换关系”,学院和教师出售知识,学生见购买知识。师生关系滑落到历史最低点,学生对大学的忠诚热爱滑落到最低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520841.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有问题之新建本科院校篇
下一篇:大学人的工作境界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35 陈小润 逄焕东 许培扬 刘自然 谢鑫 梁建华 武夷山 陈杰 赵美娣 王涛 曹建军 陈志明 吴飞鹏 李汝资 刘用生 白红友 李力强 徐耀 刘昶 刘杰 唐常杰 姚晓 彭渤 马军 张永华 翟远征 曹小晶 杜卫华 wgq3867 niubizationl phage uneyecat xqhuang gw0205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