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2011年高考招生特征概览

已有 3789 次阅读 2011-9-6 16:17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招生, 2011年高考

      2011年高考录取工作除少数省在9月底还要进行所谓的“补录”外,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从全国各省高考录取情况看,2011年度高考招生总体特征可概括为:录取率高、 “二专学校”难、“招生门”多、影响面广等四个关键词。

      一、录取率高

      根据录取前的计划,全国2011年高考录取率应为72.3%。但从各省的情况看,这一比例有可能完成不了。但高录取率仍是今年的重要关键词。如广西录取率约为75.7%;河南目前录取率为70.5%;安徽省录取率为76.7%;河北省录取率为83.5%;浙江省录取率约为 85.3%;山东省、福建省录取率已达87%左右;北京录取率为86%;上海录取率为89.3%,本科录取率为75%。很多省份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高录取率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也可能引起社会动乱与倒退。人人可以上大学是好事,有利于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过度,因之有利于社会和谐与进步。但高录取率也有不利的一面,大量的学生进入大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去培养这些大学生,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高录取率同时需要相应的人才市场去吸纳这些大学生,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大学生就业率、失业率已成为当今世界动乱与倒退的导火索。同时,目前的高录取率并不是科学的、公平的录取率,教育公平问题仍是中国高考中的一个大问题。突出表现是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一些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太少,农村孩子越来越远离名牌大学。

      二、“二专学校”难

      伴随着“高录取率”的特征,今年“二专学校”,即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高等职业学院以及成人高校普通高招高职高专等招生进入困难期。根据已有资料,山东省专科缺生源4万余人,河南缺生源近5万人。这些没有生源的学校,主要是二类专科学校。招生的困难,也预示着他们办学的困难。

      二专招生难,就意味着这些学校要么尽快实现转型,要么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否则他们将是中国第一批破产的大学。但转型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也需要政府制度的支撑,目前这些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二专姓相伴的是大学中继续教育学院的生存也另人担忧。当150分可以上普通大学时,可能没有多少人会考虑上成人学校了。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部分生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三、“招生门”多

      “门”经常被指代为“丑闻”、“不好的新闻”。今年的高考的“招生门”有点偏多。先是南方科技大学45名学生的拒绝参加高考,形成了“罢考门”;后是安徽全椒县三圣中学37名考生高考志愿被教师篡改,形成了“被志愿门”;进入招生阶段后,先是复旦、交大等名校陷入招生暗战的“电话门”;后是南京大学对安徽7个考生,山东大学对一名聊城学生食言,让“预录取”成为废纸,形成了“鸽子门”。诸多的“门”,反映高考进程的艰难,利益、竞争、权力在深入地影响着高考的诚信。

      “招生门”多,说明了高考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但高考的改革牵动全国人民的神经。目前来看,高考改革的路程将是很长的一段路程。但不管如何,增加高校的选择权、学生的选择权;提高高考的公信力,促进高考的公平,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高考权力将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四、“影响面”广

      “影响面”广是高考的一个必然特征,也是本质特征。因为,高考是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一个阶梯,大学文凭是一个人重要的符号资本,高考牵连着千家万户。以上三个高考关键词,将直接影响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今年高考各个关键词代表的含义来看,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发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下大力度办一批一流的大学,满足人民享受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类型的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必须走出中国高校同质化的泥淖。最后,中国低端的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转型,这些学校主要指二专类学校,成人类高校以及中国的自学考试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83508.html

上一篇:“高考150分上大学”的喜忧愁思
下一篇:名校招生陷井的背后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1 桂耀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