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继续教育的三大职能 精选

已有 4971 次阅读 2011-4-19 08:22 |个人分类: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职能, 继续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继续教育定义为“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继续教育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知道继续教育可以归类为高等教育,也知道大学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但如何界定大学继续教育的职能呢?我认为大学继续教育虽然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大学自身的组织特性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大学继续教育在大学本身学术性、公益性、社会性基础上,还有明显的市场性、效益性、公司性属性。大学继续教育的职能可以定位为三个方面: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学习需要。

一、学历补偿

截止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如果考虑初中升高中时50%的同学进入了普通高中,50%的同学进入了职业学校,那么在学状态的学生基本占全部适龄青年的53%。这也即是说,仍有47%的同学失去了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或职业学校学历的机会。在今日社会里,学历仍是一个人学习状态的证明,这些人需要学历教育。那么大学的继续教育、独立的成人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恰恰可以满足这些这部分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的需要,因之学历补偿是大学继续教育的第一位的职能。综合讲来,目前中国大学继续教育可以提供包括函授、业余/夜大、脱产、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方面的学历补偿教育。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1500多所普通高校开展了成人本专科教育,在读学生536万人,年招生208.4万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还有365所,举办的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6.6万人,年招生18.4万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69所(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生453.1万人,毕业生110.6万人。全国累计2.1亿多人次参加自学考试,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80多万。如此算来,总计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年招生在300余万人,接近普通学历教育的一半(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共招生657万人)。可以说,没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的成人学历补偿教育,这些人可能终生失去了获得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机会。所以,提供学历补偿是大学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技能培训

大学是人才积聚的地方,也是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新设备等集中存在的地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可以充分依托这些优势,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发挥职能的路径与渠道。大学继续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努力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如面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人员,政府党政管理人员等开展高层次专门人才培训。或者根据大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瞄准本地市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开发社会急需的培训项目,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数字显示,我国2009年有16600万人次的从业者参加了继续教育,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为35000万人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到2020年也将达到50%。数字显示大学继续教育应该是一个诱人的教育领域和大有用武之地的市场。也说明职业技能培训将是大学继续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能。

三、国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列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列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持续开发人力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大学继续教育就应该乘势而上,努力走向校园,与社会结合、与社区结合、与企业结合,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国民教育。它既可以是针对城市下岗职工的,也可以针对进城农民工的,也可以是针对退休职工的,也可以走入乡间、乡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国民教育,为国民享受生活、过有尊严的生活服务,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大学继续教育国民教育的职能内容丰富而实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34809.html

上一篇:企业老总之问:“大学为何越来越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下一篇:西南联合大学遗址应叙说怎样的故事?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8 吕喆 吉宗祥 侯成亚 武京治 唐常杰 柳东阳 谢鑫 刘华杰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