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听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wind 树欲静而风不止,何妨姑且听之?

博文

冬季到纽约来看日出 精选

已有 11769 次阅读 2009-12-5 01:10 |个人分类:纽约纽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天文, 太阳, 纽约, 曼哈顿, 曼哈顿悬日

如果你曾经在冬天去过纽约,那你看罢这个题目一定正在心中暗忖:纽约的日出很有名吗?我怎么不知道?不过你也用不着太遗憾,因为那值得一看的日出并不常见。眼下的12月5日早晨就是一个机会。如果你有幸在当天的早上7点左右来到曼哈顿东区,那你将会惊奇地发现:你身后长长的影子正好与街心的双黄线平行。也就是说,在这一天,太阳是正对着曼哈顿东西向的街道升起的。
 
说到日升日落与人类造物的关系,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巨石阵。当地夏至这天的日出正对着横贯这座古老遗迹的主通道。类似的遗迹也出现在了世界的其它地方。比如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太阳门,由一个已经消失的古老印加文明建造。在秋分这一天,初升的太阳正对着太阳门的中线,该门因此而得名。
 
除非发明时间机器,否则这些古文明遗迹的确切建造原因很可能会成为不解之迷。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确定的是,这些建筑有着天文或历法方面的功用。我们知道,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秋分和春分同是昼夜几乎等长的一天,太阳直射赤道。虽然古人未必已经有了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天文知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去记录时间的长短,从而发现一年中日夜变化的规律,并以建筑的形式永久记录这些规律。 
那么,纽约的日出奇观是否有什么天文或历法的意义呢?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曼哈顿的街道布局吧。
 
曼哈顿岛是纽约市的五个大区之一,同时也是狭义上的“纽约”所指。地道的纽约客认为只有居住在曼哈顿岛上的人才可以自称纽约客。这就如同早年间地道的北京人认为只有居住在四九城内的人才可以自称北京人。
 
曼哈顿的街道布局有两种风格。华尔街所在的下城区就像欧洲的小镇一样,街道走向略显凌乱,时常跳出来的斜街令初来乍到者很难掌握方向。这也难怪,因为这里是纽约最早的城镇所在地,秉承了早期移民对欧洲故乡的温暖回忆。曼哈顿自中城以上则呈现出几近严格的棋盘状街道布局。东西走向称为街(Street),从南向北编号,从第1街直至第220街。南北走向谓之大道(Avenue),自东向西编号,从第一大道直至第十二大道,其中还夹杂了少数未以数码命名的大道,如麦迪逊大道等。令女士们向往的购物天堂“第五大道”,其实指的只是第五大道位于39街至59街之间的区段及其左近地区。
 
早在欧洲移民涉足曼哈顿岛之前,这里像美国东北部的其它地区一样,为郁郁葱葱的树林所覆盖,夹杂着的一些灌木草场。早期移民出于通航和军事等方面的考虑,把城镇建在了岛南端的河流入海口处。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应对城市不断扩张的压力,特别是为了方便土地的出售,纽约州议会于1811年采纳了一个三人委员会提出的规划提案,将曼哈顿岛尚未开发的地区按棋盘式的格局进行了划分。在这份规划中,纵横的街道彼此垂直。其中一个方向沿岛的走向与岛西岸基本平行,平常大家称之为“南北向”,而与之垂直的方向就被称为“东西向”。所以,曼哈顿岛上的东西向街道与实际的东西向,或者说纬度方向,其实还有着28.9度的夹角,偏向于东南—西北方向。
 
1811年的规划方案(左)与今天的曼哈顿地图(右)
 
由于种种原因,这份规划并未被忠实执行。如果与今天的曼哈顿地图比较,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在第五大道至第八大道之间,第59街至第110街之间所保留下来的矩形区域未作开发,从而成为了今天的“纽约之肺”——中央公园。此外,还有一条斜贯全岛南北的“宽街”(Broadway)也破坏了棋盘式的街道布局。纽约最古老的1号线地铁就是几乎沿着这条街的地下贯穿全岛的。或许,你可能更熟悉它另一个响当当的译名——百老汇。通常所说的纽约歌舞剧集中的“百老汇”就是指这条大街位于42街至50街之间的区段,及其以西的一部分地区。
 
抛开这些差异之处不谈,曼哈顿的街道布局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规整的。只要对街道的命名原则稍加研究,即便你刚刚才来到曼哈顿,也很难迷路了——只要你不去下城区的话。因此,有人称曼哈顿的街道布局是对棋盘式街道布局最为著名也最为成功的应用。一个显而易见的推理是:在这种布局中,从任意地点前往另一任意地点都只需转弯一至两次。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转弯是城市交通中限制车流速度的主因之一。当然,实际的情况远比理想情况复杂,实际所需的转弯次数也肯定远在一次之上。但不难想见,棋盘布局仍旧要比其它布局更具交通上的优势。实际上,整个曼哈顿岛上除了几座过河桥梁的引桥和环岛的一条高速公路之外,再无其它任何现代立交桥系统。然而,当北京的大型货运车辆被禁止进入五环的时候,纽约的集装箱货柜车却在高峰时间穿行在曼哈顿更为狭窄的街巷间为餐馆商店送货,实在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曼哈顿的棋盘式街道布局不屑一顾。虽然西方古都的街道布局大多不甚整齐,又或者像巴黎和罗马那样呈放射状,但棋盘式的布局在其它古文明中早已经屡屡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记录工匠技术规范的典籍,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中就有过明确的记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这里的“国”,即是都城的意思。直到今天,在我国曾经作为古都的城市,比如西安和北京,仍能感受到横平竖直的街道布局所带来的便利。所以北京人帮别人指路的时候总喜欢讲东南西北,而外地人则会礼貌地请他改说向左向右。
 
不过,与曼哈顿相比,北京的棋盘布局就显得没那么规整了。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虽然主要街道构成了相互垂直的网格,但小胡同则以东西向居多,甚少南北走向的。所以总体来看,北京的街道布局更像是一扇扇百页窗。而且,除了十里长街,北京的街道也很少会一通到底。与此相反,曼哈顿的街道大都笔直地延伸出去。天气好的时候,在岛南部就能沿着南北向的任何一条大道一直看到十多公里之外岛北部的高地。此外,在曼哈顿中城区,林立的高楼大厦还能给狭窄街道上的行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使得头顶的“一线天”更加深了这种“笔直”的感受。
 
在曼哈顿的这种城市环境下,阳光洒满整条街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特殊的日子里,阳光沿着街道横贯全岛也就成为了一种“奇景”,对纽约客来说实在是难得一见。事实上,在一年之中,除12月5日以外,1月8日的日出也与东西向街道平行。上述两天在时间上的中点恰好就是冬至日。而在5月28日和7月12日,落日的余辉将贯穿曼哈顿东西向的街道。这两个日子的中点则恰好是夏至日。也许当你再计划去纽约旅游的时候,可以选择这四天或其前后的日期,去亲身体验一下这并不神秘,但却十分壮观的景象。如果你没机会前往纽约,也可以看看《CSI: NY》这一季刚刚播出的第9集,追踪连环杀人犯的关键线索恰恰就是12月5日沿东西向街道升起的太阳。
 
 
为什么这一现象每年会有两次出现在日出时,两次出现在日落时,并与冬至夏至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呢?其实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固定的地区,太阳升起的方位角在一年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就纽约所在的北半球而言,太阳升起的方向仅在春分秋分两天位于正东方,而在夏至日最偏北,在冬至日最偏南,并于一年中在这两个方向之间往复循环一周。那么对于任何一条街道,只要它的方向位于当地夏至冬至的日出方向角之间,那么一年中就一定会有两次让太阳正对着街道升起的机会。显然,日落的情况与之类似,只是呈镜像关系而已。
 
到此我们已经清楚了,曼哈顿岛上与东西向街道平行的日出日落现象,并没有任何天文或历法上的特殊意义,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由于曼哈顿近乎绝对的棋盘式街道布局和林立的高楼而显得格外少见,格外壮美。虽然如此,这一现象还是被尼尔·泰森(Neil Tyson)冠以了“Manhattanhenge”的名称。这位供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天体物理学家于2002年提出了这个主张,借用了英国巨石阵“Stonehenge”的词根。不过,目前国内对此并未译作“曼哈顿石阵”,而是通常译作“曼哈顿悬日”。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人类文明离开了曼哈顿岛,而岛上高耸的楼宇仍得以保存,那么当另一个文明再度光临这里的时候,面对这座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以及每年四度横贯全岛的阳光,他们会不会也将这里命名为“曼哈顿巨石阵”呢?
 
(本文同时已在科学松鼠会发布,点击这里观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138-276216.html

上一篇:《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译后记
下一篇:错的不是达尔文(上)
收藏 IP: .*| 热度|

12 王汉森 刘玉平 陈儒军 罗帆 寸玉鹏 杨秀海 陈国文 李学宽 李泳 齐霁 beer38 aamuse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