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地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ck6783 求真、求实、识友

博文

氧气浓度升高是全球变化的最大灾难

已有 6733 次阅读 2007-9-8 17:06 |个人分类:地球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将来的地球演化趋势及全球变化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著
电子信箱:rock6783@126.com

全球变化是当今最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但地球将来到底会怎么变化,是变热或是变冷?众说纷纭[汪品先,2003Hays, et. al., 1976; Berger and Loutre, 2002]。我们比较和分析了现有的地球塑性和刚性、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变化、地球上O2含量及其变化、地球上矿物有机物的沉积等资料,提出了新的全球变化理论和对策。

1、地球的塑性和刚性及其变化趋势

冰川作用导致的地质作用,明显与地球的流体性有密切关系。组成地球的物质流体性越强,其可塑性就越强,刚性越弱。这时的冰川形成和消融等大质量物质的转移,最能引发地球的地质作用,引发强烈的火山爆发和地震。组成地球的物质流体性越弱,可塑性就越弱,刚性越强;这时的冰川形成和消融等质量的转移,引发地球的地质作用的可能性越弱,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可能性也相应地越弱。一旦地球完全固化,已没有了流体或没有了流体性,再大的冰川形成,也不会再引发地质作用,也不会再有火山喷发或地震发生。

星体的流体性和刚性,主要决定于星体内热量产生的多少和热量散失的多少。星球越大,星球形成时,产生的热量越多,散热效果越差,热量散失所需的时间越长,维持流体性的时间也就越长,如地球。星体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少,热量散失得越快,维持流体性的时间也就越短,如月球和水星。在类地行星及月球中,地球最大,月球最小,质量大小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月球;维持流体性强弱的顺序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月球[刘本培和蔡运龙,2000夏邦栋,1995]。所以,31亿年前,月球最先固化,其次是水星。到目前为止,类地行星中,火星已基本固化;金星还没有完全固化,但流体性已较弱;流体性最强的是地球[夏邦栋,1995吴泰然和何国琦,2003]

地球的地壳刚形成时,地壳较薄,地壳内的流体流动性较强,刚性较弱。这时的地球,较容易发生变形,小的冰川活动,小的质量转移,就能造成强烈的地质运动,引发强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

随着地球内热量的不断散失,许多流体被固化,地壳变厚,流体减少,流动性减弱。这时的地球,流体性较弱,刚性较强,较不易变形,较强烈的冰川活动,较大的质量转移,才可能引发地质运动及火山和地震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刚性越来越强,塑性越来越弱,最后将完全固化,刚性最强,几乎没有塑性。

2、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变化趋势

一般认为,除O2外,现今大气中的气体,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去气作用形成的[涂光炽,1996]。自从地球的地核、地幔和地壳等几大圈层形成之后,地球不断地向外层大气层排出气体。类地行星,如水星、金星和火星,均有类似地球的去气作用。只是由于水星和火星体积远小于地球,整个行星已基本固化,到现在为止,去气作用,已基本结束。类地行星里,只有地球和金星尚没有完全固化,还能继续进行去气作用[吴泰然和何国琦,2003]

CO2是地球去气作用中一种主要气体。少量的CO2等地球去气气体,不间断地从地球内部排出,但大量的CO2等去气气体,是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质活动产生的。

地球的火山和地震,与金星等其它没有水和没有生命的行星上的火山和地震不一样,除早期由外星体碰撞引起一些火山喷发和地震外,主要是由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而引发的。

地球的去气作用,与地球内部的高温和流动性有关。由于地球不断地向外辐射散热量,从地球刚形成时开始,地球的去气作用逐渐减弱。一旦地球固化,就没有火山喷发和地震,也就没有去气作用了。那时,地球再也不会给大气补充CO2,若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减少大气CO2的机制仍继续作用的话,地球的温室效应将逐渐减弱,最后地球将变成一个大雪球。

3、矿物有机物的沉积对O2的影响

现在地球已沉积矿物有机物1.5×107Gt[Falkowski, et. al., 2000]。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已有38亿年历史[Schopf, 1993; Schidlowski and Aharon, 1992]。若从有机物大量沉积的8.5亿年前算起,也已近10亿年。若按38亿年算,每年沉积量=1.5×107÷3.8×109 Gt/年,约每年3.94×10-3 Gt。若按10亿年算,每年沉积量=1.5×107÷1×109,约每年1.5×10-2 Gt。若考虑O2浓度增加,沉积难度增大,沉积量只有正常沉积量的30%左右的话,每年大约也应有1×10-3 Gt矿物有机物沉积。

地球上所有活生物有机物,及煤、石油、天然气和油母质等矿物有机物,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曹宗巽和吴相钰,1979]

光合作用

CO2+H2O             (CH2O)+O2

         绿色植物

由上式可知:每形成一分子(CH2O)(表示有机物),消耗1分子CO2,产生1分子O2。简单地说,形成1分子(CH2O)有机物,就会形成1分子O2

当大量的矿物有机物沉积(不再参与氧化作用),会在大气中留下大量的O2。因每年都有约1×10-3 Gt的矿物有机物沉积,所以,每年大气中也应增加1×10-3×30/32GtO2CH2O的分子量为30O2的分子量为32)。

沉积有机物留下的O2,一部分用来使地球的强还原环境变为氧化环境;一部分就留在大气中[Schlesinger, 1997]。因为现在已是相当氧化型的环境,不会再消耗太多的O2。所以,随着矿物有机物的不断沉积,大气O2含量势必增加。

一旦大气O2含量超过现今大气的O2含量,这种大气就成为富氧大气。在富氧大气里,物质的着火点降低,氧化速度快。很多不易着火的物质,都变成极易燃烧的物质。举一个很平常的化学实验的例子,铁本来是极不易燃烧的物质,但当烧红的铁丝位于纯氧中时,能剧烈燃烧,并发强光。天然气甚至枯叶等物质都会引发森林大火。

经过自然选择和生存竞争,那些相对不耐火的生物(主要是植物),慢慢淘汰掉了;而相对较耐火的植物得以继续生存下来[杨英等,2000;吕静等,2002]。经过多次这样的反复作用,地球形成了耐火型植物;也形成了耐火型植被,如荒漠和沙漠。大量的森林被草原、荒漠或沙漠代替。

所以,一旦变还原型环境成氧化环境消耗O2的潜力已用尽,若没有什么机制再阻止矿物有机物的继续沉积,地球上的O2肯定越来越多,只有靠燃烧地表能与O2接触的矿物有机物(如煤、天然气或石油)和燃烧活生物体(如森林)来降低O2的含量。因为地表能直接与O2接触的矿物有机物的量毕竟有限,所以,一旦这部分消耗O2的潜力也用完时,只有靠燃烧森林,减少活生物量来控制O2的浓度。若认为自第四纪后,O2量基本恒定,没有增加是正确的话[Schlesinger, 1997],自第四纪以来,地球上活生物量应因为森林大火而减少了50%以上。

4O2的演化趋势

自从35亿年前蓝藻类光合放氧生物出现,绿色植物就一直在吸收CO2制造O2 [张均,1998]。地球刚形成时,是强烈的还原性环境。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O2,大部分用于将还原性环境改造成氧化型环境,这将近消耗了地球上现已生产出来的80%以上的O2 [Schlesinger, 1997]。直到20亿年前,大气中的O2才达现在大气氧的1%8.5-5.7亿年前,才达现在氧的6-10%[Schlesinger, 1997; 张均,1998]。大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大气O2含量达现在O2含量的10%以上,完全能遮挡紫外线,使生物可以在陆地上出现[张均,1998秦瑜和赵春生,2003Wayne, 2000]。第四纪冰川期以后,大气氧浓度达现在水平,并一直维持到现在[Schlesinger, 1997]

5、将来全球的变化趋势

地球塑性和刚性的变化,及地球的去气作用的变化趋势,我们人类是没有能力干预的。地球的塑性的丧失,刚性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其热量的散失而造成的。我们不可能使地球的塑性继续保持下去,除非我们有能力补充巨大的能量于地球,使地球散失的热量和我们人类补充给地球的能量相等。毕竟我们的能力有限,最终,地球肯定会成为一个实心固体球。

随着地球的固化,地球的去气作用也将逐渐丧失。若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一旦地球完全固化,其去气作用完全丧失,将永远不会再给大气补充CO2

只要地球上还有生物,光合作用还在进行,必将导致地球上的CO2量逐渐减少,温室效应将逐渐减弱,最终地球将是一个大雪球。

地球的矿物有机物沉积也将继续进行,这也是我们目前不可能控制的,这将使我们大气中的O2量增加。若我们无所作为的话,随着地球的含氧量的增加,将造成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将燃烧地球上的一切可燃物。地球的植被将变得更加耐火型,活生物量将逐渐减少,不耐火的森林群落,将逐渐被耐火的荒漠或沙漠群落代替。简单地说,大量的活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转化为矿物有机物,直至所有的活生物转化为矿物有机物为止。到那时,地球将成为没有生命的地球,死的地球。当然,人类也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了。

当然,地球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火山喷发和地震,也不会再有板块移动等地质活动。海洋不会再扩张,陆地及山脉也不会再升高,将在不断的风化作用下,逐渐变得平坦。除非有天外星体撞击了地球,造成一定的有限变化。若天外星体撞击地球,将不会产生象以往地史时期那样的地质活动,它能将地球撞掉一块,有可能会造成地震,但不会造成火山喷发。

6、应变对策

我们现阶段将一定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物质进行燃烧是正确的,这有助于矿物有机物埋藏量的减少,使O2量下降,大大减少森林大火的发生,保护森林。这种燃烧,也有助于大气CO2量增高,以补充地球去气作用减弱而造成的CO2不足。

这样,大气中CO2量将增加,使温室效应增强,使地球变得温暖湿润,使沙漠和荒漠转化为森林。地球上的活生物量将得以增加,生物的生存面积得以增加,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得以增加。当然,温室效应的增强,冰川肯定会消融,海平面会上升,会进入一个间冰期,会对一些城市和国家造成影响。但温室效应的增强,海平面的上升,森林面积的增加,沙漠和荒漠面积的减少,对整个地球、生物,特别是人类是有益的。

所以,我们现阶段,不是该讨论我们要怎么怎么样去减少温室效应,而应该为温室效应产生后,冰川消融之后的现状有所作为。进行一些研究和采取一些对策,以减少有关城市和国家的损失。因为,这些国家和城市,为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了牺牲。

应尽可能地探测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贮藏量。有开采价值的应该探明,现阶段没有开采价值的,也应探明。因为,绝大多数的矿物有机物,是以没有开采价值的油母质(Kerogen)的形式存在的[Falkowski, et. al., 2000]。按现阶段的开采标准,有开采价值的贮藏量,只占全部矿物有机物的很少一部分,不到1[Falkowski, et. al., 2000]。同时,研究探测和开采及提取微量矿物有机物的技术,使我们控制地壳中矿物有机物量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使我们有能力控制矿物有机物量、O2量和CO2量的平衡。所以,矿物有机物不仅是我们的一种重要能源物质,更是一种重要环境调控物质。

开发新的能源物质,一旦矿物有机物作能源物质已经不足够时,我们必须能有其它的代用能源,以维持我们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以维持人类正常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减少我们对现有矿物有机物能源物质的依靠性。到将来,我们利用或燃烧它,仅只是为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而已。我们必须有其它的能源物质。

我们必须研究矿物有机物的沉积原理,可能的话,尽可能减少矿物有机物的沉积。最好能控制矿物有机物沉积的量,为地球服务,为人类服务。

我们必须密切监测大气中氧的含量变化。同时,研究过去大气中O2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大气O2的变化规律。

若我们能保证沉积有机物的量不增加,O2的量也不会增加,CO2的量也不会减少。这样,地球上的生物,才可能长此以久地生存下去。

适当增大大气中的CO2浓度也应是可取的。一旦进入间冰期,地球的四季将不太分明,将使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这样,地球上的活生物量将得到增加。人类本身是生物,人类的食物全是生物,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生物。人类只有通过减少矿物有机物的含量来增加活生物量。换句话说,只有燃烧大量的煤和石油等矿物有机物,才可能增加地球上的活生物量。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大气中的O2浓度不变,减少森林大火的发生。

若真这样的话,地球将不会进入最后的冰期。

各位若想了解这方面有关的详细情况,请各位参见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2007年5月版的《地球科学原理》(28.00元)一书。也可以在以下网址找到这本书的详细目录: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7010

也可以在以下网址找到有关这本书的部分相关内容: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index.aspx?userid=3534

注:本文摘于廖永岩著《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参考文献

曹宗巽,吴相钰. 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31-125

刘本培,蔡运龙. 地球科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303

吕静,王宇飞,李承森. 古炭屑与古森林火. 古地理学报, 2002, 4(2): 71-76

秦瑜,赵春生.大气化学基础.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1-14

涂光炽. 关于CO2若干问题的讨论,地学前缘, 1996, 3(3-4): 53-62

夏邦栋. 普通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243-283

汪品先. 下次冰期预测之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23(1): 1-6

吴泰然,何国琦. 普通地质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9-339

杨英,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 大火历史及其与古气候关系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3): 328-334

张均. 生物进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1-99

Berger A, Loutre MF. An exceptionally long interglacial ahead? Science, 2002, 297: 1287-1288

Falkowski P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 290: 291-296

Hays J D, Imbrie J, Shackleton N J.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 Science, 1976, 194: 1121-1132

Schlesinger W. H. Biogeochemistry(2nd edition).Academic Press. 1997

Schidlowski M., Aharon P. Carbon cycle and carbon isotope record: geochemical impact of life cover 3.8 Ga of Earth history. In: Schidlowski M. et al(eds.). Early Organic Evolution.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2, 147-175

Schopf J. W. Microfossils of the Early Archean Apex Chert: New evidence of the antiquity of life. Science, 1993, 260: 640-646

Wayne R P. Chemistry of Atmospheres(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4-7061.html

上一篇: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下一篇:就中国大学教师职位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论西方国家研究生为什么比中国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