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中国惊现早于大禹一千年的世界最早水坝?领先于埃及、两河文明?

已有 17113 次阅读 2016-5-31 11:09 |个人分类:历史探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几千年水利实践表明,“鲧之堵”往往是上策,“禹之疏”常常是神话

                  ——作为纯粹水利治理措施,堵与疏在中华大地附会了太多的政治色彩

                  ——国内报道所称“埃及最早有一处4000年历史的水坝遗迹”明显失实

                  ——埃及卡法拉高坝的建造年代国外较多地倾向于公元前2650年左右

                 ——美国水坝协会官网:“世界最早水坝建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约丹”

                  ——良渚水利工程中的“良渚水坝”定年似过于宽泛:迄今4700-5100

                  ——公元前与迄今年代换算:迄今4700-5100约为公元前2685-3085

                  ——从严格意义上讲,“迄今”的定年表述比“公元前”的定年表述粗疏

                  ——说明:本文重在提供世界上最早水坝的信息,以与良渚水坝比较

   中国发现早于大禹一千年、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目前可见的中文消息(包括出自国内的英文报道)中,似乎都津津乐道于“世界之最”的称号,而对国外的“世界之最”或避而不谈,或一语带过。即使部分报道中仅见的““埃及最早有一处4000年历史的水坝遗迹”说法也是明显失实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多以渠道、水窖进行引水,而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良渚水利工程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英文《中国日报》的报道介绍:“In ancient Egypt, there was a 4,000-year-old relic, but it included only one dam.”(埃及只有4000年的遗存,仅有一个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官网英文版《5000-year-old Large-Scaled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around the Ancient Walled Settlement of Liangzhu Culture found》介绍:“The hydraulic system of Liangzhu culture is the earliest large-scale hydraulic system found in China. The recovery of the 5000-years-old hydraulic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hydraulic history. It is also the earliest flood control system in the world, which gives a clear comparison to the hydraulic systems of ancient Egypt and Mesopotamia that were mainly built to conduct water such as the irrigation channels and cisterns(古代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水利系统主要是灌溉与蓄水). It has also indica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ce-based civilisation of the East and the wheat-based civilisation of the West.”(http://www.kaogu.net.cn/en/News/New_discoveries/2016/0503/53769.html)。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官网英文版还介绍道,这个水坝可能有多个功能:防洪、运输、供水、灌溉等。(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hydraulic system might have compositive functions such as flood control, transportation, water use, irrigation…etc. It was strongly connected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daily activities of the Liangzhu settlement and its surroundings.)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认为,这个水利系统修筑时间是没有异议的,但在功能性问题上,专家们大致觉得灌溉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防洪和蓄水运输。

   据英文著作《水文学史》译著(原著出版于1970年)介绍,世界上最早的水坝是埃及的卡法拉水坝,建造年代介于公元前2950-2750年。英文维基“Sadd el-Kafara”词条介绍:“建于公元前三千年中叶(The dam was buil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BC),卡法拉水坝是世界上用于控制洪水的最老的坝。约丹的加瓦坝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主要用于供水(注:英文维基的“公元前三千年中叶”合适与否我尚不太确定)。德文维基“Sadd el-Kafara”词条介绍为“Die Talsperre Sadd-el-Kafara (Damm der Heiden[1]) wurde etwa zwischen 2600 und 2500 v. Chr. im Wadi Garawi in Ägypten erbaut. Andere Angaben sprechen von 2950 bis 2750 v. Chr.”

   英文著作《Ancient Water Technologies(2010)》认为,尽管卡法拉水坝之前也有水坝,但卡法拉水坝有较大的的规模与体量,仍被视作世界最古老的水坝。该书提到,卡法拉水坝建于公元前2600-2700,Henning Fahlbusch教授则认为就是2650年左右。该水库的功能仍在争议之中(英文原文见附录5)。

   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说:“跟良渚古城同龄的小伙伴,就是埃及金字塔了,都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而古埃及的水利系统主要是运河和蓄水池,与良渚古城的水坝并没有可比性。所以就防水坝来讲,目前世界上没有比良渚人更早的了。”(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3-15/7797468.shtml

   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官网“国外古代多为灌溉与蓄水”等的说法与英文维基的埃及“卡拉法”词条所说的“用于防洪”有矛盾。不过,英文著作《水文学史》译著认为卡拉法高坝可能主要用于供水。

   王宁远说,大禹时代,当时的洪水并非局部气候灾害引起,而是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平原河道出水不畅,形成逆流。所以,良渚人在沼泽平原上摸索出来的这套治水系统,被鲧照搬到没有海塘防护海拔较高的中原地区,根本就是无效劳动,当然“害天下”。而大禹采取了堵疏结合,就成功了。(注:王宁远对大禹治水的判断比较有趣,我不太清楚)(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3-15/7797468.shtml

    长江网一篇文章《长江流域灿烂的文明》(http://www.china-changjiang.net/website/city_38/news/detail/446/65877.shtml ),标明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里面称:“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距今4800左右的大型防洪堤坝。长数千米,顶宽十余米,底宽50——80米,高约10——20米。修建的年代在距今4800年。”

    日本人编著的《Water Civilization_From Yangtze to Khmer Civilizations(2013)》(Springer Japan 2013)一书尽管主打长江文明牌,但里面似未提及良渚水坝(该书似乎定稿于2012年,我不知道良渚水坝彼时是否已经公布),但专门介绍了距今5300年的城头山遗址的水库与水坝(注:只是原书摘录,是否符合史实尚未查证):“The circular rampart presently expos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in the center of the Chengtoushan site belongs to the Quijialing culture, which dates back to 5300 cal. yr. BP. Behind the rampart to the northeast is a water reservoir, which also belongs to the Quijialing culture. Two water channels running in the NS direction, or a ringed moat, had existed along the ramparts. A dam had been constructed at the east gate, from which water fl owed into the lower valley plain.”

   国外2014年发表的会议论文《Failure analysis of Sadd-el-Kafara: The oldest masonry dam》(Conference Paper,January 2014)明确指出,卡法拉水库用于防洪。不过,将建造年限称为公元前2600年。

   美国大坝协会官网(http://ussdams.com/ussdeducation/history.html)称:“世界最早水坝建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约丹,埃及卡法拉水坝建于此后约400年”(The earliest dams wher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were built around 3000 b.c. for the town of Jawa in modern day Jordan. About 400 years later the Sadd Al-Kafara was built.”。该官网并提供了专门的水坝史研究性文章《Dams from the Beginning》(http://ussdams.com/ussdeducation/Media/damsfrombeginning.pdf):“Elsewhere in Egypt, well-preserved remains of other masonry barriers can still be seen. The abutments of what some archeologists regard as one of the oldest dams in the world still survive in the normally dry channel of the Wadi el-Garawi near Helwan, about 32 kilometers (20 miles) south of Cairo. At some time - perhaps as early as the reign of Khufu (King of Egypt about 2900-2877 B.C.) - the Sadd el-Kafara Dam was built in the wadi to impound water for workmen in the nearby quarries.”

   由于本博文的写作与增补分多次进行,加之时间有限,内容逻辑层次上不很清晰。不过,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良渚水坝”跻身世界最早水坝之列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世界最早”的说法可能是成问题的,这需要国际学术界的检验与认可。

   中国岩土网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岩土专家李广信教授的《关于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质疑》从水利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既专业又中肯的质疑,值得一读(见附18)。

附1: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6_03_16_354126.shtml

                                 杭州惊现世界最早水坝 良渚社会已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发表时间:2016-03-16 16:08:44

浙江杭州惊现世界最早水坝,惊呆考古界!现在距离良渚古城的发现已经10年,起先在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11条水坝,当时就有学者认识到,它是良渚时期的水利设施,但都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水工遗迹,没想到,它仅仅是整个防洪水利系统中的一环。现在经过长期的艰苦勘探,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被确定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证据确凿!它不仅与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还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杭州惊现世界最早水坝

3月13日,全国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水利专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们是为验证一件事而来,还开了一个会——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最后,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写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水利史的第一课,是从名气很大的大禹治水讲起的,距今4000年左右。但是,那只是传说啊,没有实物,而良渚的水利系统“证据确凿”。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多以渠道、水窖进行引水,而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良渚水利工程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这也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等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发现,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标志, 为中华文明的进程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形态,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附2:http://news.ifeng.com/a/20160316/47884796_0.shtml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60316/21995318.html(注:原消息有多幅图片)


            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 比大禹治水早1000年(图)

                                            20160316 04:11来源:现代金报


被当地人称作石坞的土坡,实际是水坝遗址

原标题: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距今约50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早一千年

80年前,杭州城郊的良渚遗址被发现,从那时开始,良渚就不断地带给世人惊喜,大量玉礼器被发掘、巨型建筑基址被发现,再到后来的良渚古城,水坝遗址出土。就在昨天,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良渚遗址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奇迹。

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发现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51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专家建议,尽快把水利系统列入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并纳入良渚古城申遗价值研究范围。

那么作为史前人类,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良渚人为何要营造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它有什么用途?

          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

14检测结果显示,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在介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之前,必须要说一下该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此次确证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这些堤坝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长堤和连接两山的短坝,其中短坝又可分为建于山谷的高坝和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曾发现其中最长的一条水坝遗址——塘山遗址。2009年开始,10条水坝遗址陆续出土,它们与古城北面的塘山遗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20157月至2016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对遗址范围内的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式发掘。同时,省考古所还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联合对坝体和库区进行了勘探调查。

我们把7条坝体的样本送去北京大学实验室里进行碳14检测,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王宁远介绍。

这一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将改写都江堰世界迄今仅存的叹为观止的生态工程之说,同时也开启了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领域。

          良渚社会进入王国阶段

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王宁远介绍,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多以渠道、水窖进行引水,而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良渚水利工程与埃及、两河流域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东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稻作文明麦作文明的不同特征。

这也让华夏文明有了同时期堪比埃及、两河文明的水利系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等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发现,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中华文明的进程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形态,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该水利系统的确认证实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王宁远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的技术更进一步证实了良渚社会已进入王国阶段。良渚水利工程的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也为认识良渚古国的管理机构和社会复杂化程度开辟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工艺技术让众多专家惊讶

遗址中的高坝可阻挡短期连续降水,甚至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5000年前的古人,为何就会致力于治水工程?这还得从良渚古城的自身地势说起。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极易形成山洪,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通过高、低两级水坝,将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解除了洪水威胁。

分析显示,遗址中的高坝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870毫米的连续降水,通俗地说,就是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坝内则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据现存的10米坝高推测,可形成面积达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在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部分坝体关键位置,通过草裹泥包堆垒加固,即用茅草包裹泥土形成长圆形的泥包,再将泥包横竖堆砌而成,草裹泥包的作用与现代堤坝使用的草袋装土类似,可大幅增加坝体强度,是后世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工艺。

考古和水利专家都惊讶,在年代如此久远的古遗址中发现这样现代的工艺技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于冰说,良渚水利工程年代早、分布广、规模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技术先进,体现了良渚社会高超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中国水利史开卷不再是大禹治水

翻开现今的中国水利史志,几乎无不以大禹治水作为中国人水利建设活动的先驱,但当时的水利设施却早已无法寻觅踪迹。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故事。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调查,发现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为世人了解古代水利发展乃至文明演进提供了崭新的视野。

311日那天,杭州来了一群神秘的、又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的专家,整整三天,专家们都在实地走访与研究讨论,而中国水利史的开卷,也从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

     这比海昏侯还有更大的科技意义(李伯谦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良渚发掘80年以来,不断进展,这次水利工程的发现让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又大大向前了一步。300万平方米的王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面积,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这是全世界已知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功能系统保存最完整的都城之一。在世界范围也是不多见的发现,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比海昏侯还有更大的科技意义。

        开启了全新的研究领域(于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长)

以往被发掘的古文明水利系统,比如埃及和两河流域,都是修筑在干旱地区的,在中国江南地带这样的潮湿地区发现这样的水利工程可能还是第一次。这个系统,从测绘到规划以及建造都是极有技术含量的。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又开启了全新的领域。

对这个最早要加强保护(高蒙河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从表述上来说,这个水利工程代表了大型堆筑结构水利工程的最高峰,也堪称巧妙利用天然条件修建水利工程的典范。比大禹治水还早了1000年,让我们对那个时候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这个系统,一定要增加保护,为未来发掘做准备。

有很多细节还要再发掘研究(栾丰实山东大学教授)

这个水利系统修筑时间是没有异议的,但在功能性问题上,专家们大致觉得灌溉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防洪和蓄水运输,但在细节上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考虑。比如发掘中发现的战国墓的建造,比如建造、使用、废弃这三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现在还是问号。在未来要就这些细节进一步彻底发掘。

附3:http://www.ithome.com/html/it/212036.htm

杭州惊现世界最早水坝:比大禹治水还早1000

2016-3-16 14:54:52来源:钱江晚报作者:马黎责编:弥尘

考古学者近日宣布,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郊发现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有约5000年历史。这处水利工程位于余杭区瓶窑镇境内。80年前,在当地的良渚,考古学者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良渚文化。

13日,全国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水利专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们是为验证一件事而来,还开了一个会——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最后,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写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水利史的第一课,是从名气很大的大禹治水讲起的,距今4000年左右。但是,那只是传说啊,没有实物,而良渚的水利系统证据确凿

你一定想问,到底有哪些证据啊?论证会前一天,记者跟着专家们实地走了一趟。

水坝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什么勘探长达近10年?

2006年,良渚古城正式发现,今年刚好十年。

而后,考古专家在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11条水坝。

这不是一次性发现的。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塘山遗址——它有一条长6公里的水坝,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古城直接避开山洪。

那时,就有学者认识到,它是良渚时期的水利设施,但都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水工遗迹,没想到,它仅仅是整个防洪水利系统中的一环。

要发掘,必须找到位置,不然就是抓瞎。2007年到2015年,便是漫长的勘探调查期。

专家通过科技——观察谷歌地球等遥感手段,发现塘山西侧与毛元岭的自然山体接续后,并不像早前推测的那样往南延伸,而是往西南方向连接狮子山、鲤鱼山、梧桐弄等大小不一的坝体。

然后,他们顺藤摸瓜,搞清楚了良渚古城外围位于西北面的11条水坝的位置和结构。为了了解坝体结构,直到去年7月,才开始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式发掘。

水坝怎么做?草裹泥,相当于现在麻袋装土

良渚人为什么在建城的时候,同步造水坝?最要紧的原因,就是抗洪。

他们住的地方,海拔只有2米多高,每到季风季节,西面天目山上形成的山洪倾泄而下,很容易把房子淹掉。所以,良渚人必须建水坝,堵住洪水。

我们在其中一条斜坡前,停了下来,它叫老虎岭水坝。发掘后的水坝,是一个黄土的剖面,下凹的地方,泥中还渗着水。

怎么证明这就是水坝?

考古领队王宁远,指着烂泥里一条条白色的细线:这就是烂掉的草,它混杂着淤泥,包成一块块的泥包,我们叫草裹泥,良渚人就是用它堆筑成水坝。

这样看起来,我们在抗洪时,用草包或者编织的袋子装土筑坝,不就是一个道理吗?

那良渚人是怎么做的?王老师给我们原景重现了一下——

良渚人的家,就在沼泽地边,沼泽下面是淤泥,上面长草,哪几种草呢:芦、荻、茅草(现在也很常见哦)。这些材料,他们在家门口随便拿拿就全有了。然后,先把地面的草割倒,用铲把草下面的淤泥切割,放于草上一滚,裹上淤泥,再用芦苇绑扎,就OK了。

而且,一路铲过去,草和淤泥都用掉了,这里秒变为河道,他们只要把家旁边泊位里的私家游艇——小竹筏开过来,把草包运过去,就轻松搞定了。

这比我们现在吭哧吭哧地挑土,更省时省力,就是一次性做完的事,而且因地制宜。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很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

更重要的是,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的位置,说白了,就是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一目了然。

为什么是良渚的?有数据,有良渚人的生活垃圾

怎么证明水坝就是良渚的?

有的人不太相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笑了。

要证明这些水坝都是良渚时期的,有两重证据。首先是用科学手段测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14测年。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碳14测年数据,测了7条坝体的样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数据有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实物,也就是良渚人当年留下的生活垃圾。

比如在塘山上,发现了良渚人的墓葬和玉器作坊,在老虎岭,发现坝上有一条良渚时期的沟,里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

所以,毫无疑问了。

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还方便出行

目前,考古队员发现的11条水坝,还不是全部。良渚人想得很周到,根据海拔高低,这些水坝分成了两道防护体系:高坝和低坝。高坝主要建在山与山之间的谷口,封堵山谷里的水。低坝把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起来,它围护的地方,是一片巨大的低洼地,可形成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二级库区。

问题又来了:在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和神器的古代,良渚人建的这些水坝,实际生活中能不能起作用?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刘建国、王辉说,他们通过GIS软件对高坝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坝体可以阻挡短期内960毫米的连续降水,换算过来,相当于可以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而良渚人造坝,不光是抗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运输。说白了,就是方便日常出行。

良渚时期,像车子这种轮式的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道路系统还没有,他们出门除了走路,就是划船走水路了。所以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络。有专家做过测算:像高坝系统里的岗公岭、老虎岭等,满水时,可以沿着山谷航行上溯1500米左右。

还有个直接证据,在美人地的很多木桩的垫木上,发现了可以拴绳子的牛鼻孔,这说明,木桩都是从水路运过来的。

想象一下,良渚人开着私家游艇的样子,请自行补脑如今双溪漂流的竹筏,大约20根竹子编扎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个人左右。土豪,或者讲究一点的人,比如文青,会划独木舟出门。每天,他们就沿着山谷,看沿路风景,谈恋爱,玩漂流,关键是,早晚高峰还不会堵车。


附4:



附5:从以下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尽管卡拉法水坝之前也有水坝,但卡拉法水坝有较大的的规模与体量,仍被视作世界最古老的水坝。该书提到,卡拉法水坝建于公元前2600-2700。



附6:国外2014年发表的会议论文《Failure analysis of Sadd-el-Kafara: The oldest

masonry dam》(Conference Paper,January 2014)明确指出,卡法拉水库用于防洪。不过,将建造年限称为公元前2600年。

Sumit Kumar et al., IGC, 2014.pdf


附7:美国水坝协会官网提供的消息(http://ussdams.com/ussdeducation/history.html)与论文《Dams from the Beginning》(http://ussdams.com/ussdeducation/Media/damsfrombeginning.pdf

):“The earliest dams wher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were built around 3000 b.c. for the town of Jawa in modern day Jordan. About 400 years later the Sadd Al-Kafara was built. It is estimated to have taken 10-15 years to build. The dam was built in ancient Egypt and was destroyed by heavy rainfall soon after its completion. It is assumed that primitive irrigation canals exist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but no conclusive physical evidence has been found.”

附8:http://news.ifeng.com/a/20140507/40188305_0.shtml

                     4000年前水利设施亮相 或将改写中国水利史(图)

                                      2014年05月07日 来源:人民网

护岸堤上的沟槽(李政摄)

护岸堤上的沟槽(李政摄)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王鹤瑾)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成都博物院近期在成都市温江区一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左右的水利设施——护岸堤。这是目前在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史前水利设施。

据了解,这处护岸堤为宝墩文化三期的遗存,距今4000年左右。护岸堤长约147米,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剖面呈梯形,底宽14米,顶宽12米,高约1.3米。建筑方法为夯筑,中间平夯,两侧堆筑,和同时期宝墩文化城墙的建造方法比较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护岸堤上发现8道人工开挖的沟槽,内有较为密集的柱洞,表明在建造的时候曾经在沟槽内安插木桩,起到了加固作用;在护堤近水的一侧,用大量卵石堆筑作为护坡。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此次发现的护岸堤,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年代相当,比战国时期李冰在都江堰主持的水利工程要早近2000年,和此前发现的良渚文化水坝均为目前国内已知最早的史前水利设施,且在建筑技术方法和功能上又各有特点,因此这一发现足以改写中国水利史

附9: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6-03/18/content_23936224.htm

                            Early civilization sophisticated, dam dig reveals                                                                 By Wang Kaihao (China Daily)    Updated: 2016-03-18 08:07
Early civilization sophisticated, dam dig reveals

An archaeologist examines sections of unearthed ancient flood-control dams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Wu Huang/for China Daily

Archaeologists have unearthed ancient flood-control dams, a series of sophisticated barriers constructed 4,700 to 5,100 years ago that mark the olde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ever found in China.

The discovery among Hangzhou's Liangzhu relics was announced to the public on Tuesday by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t reveals complex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kills and may create a new horizon for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said Yu Bing, an expert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

Though a section of a dam was found in the 1990s, a major excavation from July to January unearthed 11 dams. The scientific team included archaeologists from the Zhejiang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University.

The dams are from a period 1,000 years earlier than the time of Yu the Great, a legendry ruler of ancient China famed for flood control. No physical evidence of Yu's work has ever been confirmed.

Liu Bin,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said the dams were found within a 100-square-kilometer area, with the longest surviving section running 6.5 kilometers.

"Its scale is bigger than any contemporary counterparts overseas, according to current knowledge. In ancient Egypt, there was a 4,000-year-old relic, but it included only one dam," (埃及只有4000年的遗存,仅有一个坝)Liu said.

Follow-up studies are continuing.

"It is not enough to get a panorama that relies only on field research of its layout and appearance," Liu said.

"For example, in-depth research on intersecting surfaces collected from two dams is ongoing. It will decode specific piling methods. And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s daily lives, which is hidden in the sediment, will be analyzed."

Liangzhu relics, first found in 1936, provide evidence of a sophisticated civilization lasting from 3300 BC to 2000 BC. The area is best known for its abundant jade.

"The world's water-management relics from roughly the same period of history that have been unearthed are mostly in arid areas such as ancient Egypt or Mesopotamia," Yu said. "But Liangzhu is on a humid southern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is an unprecedented exampl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unsolved puzzles.

"The age of the dams is basically indisputable now, but their function is still being debated among scholars," said Luan Fengshi, a professor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Basically, we don't believe it is likely that they were used for irrigation," Luan said. "Details of their construction and abandonment are yet to be confirmed."

Xu Xiaomin in Shanghai contributed to this story.

附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dd_el-Kafara

 Sadd el-Kafara ("Dam of the Infidels") was a masonry embankment damon Wadi al-Garawi 10 km southeast of Helwan in Helwan Governorate,Egypt. The dam was buil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BC by the ancient Egyptians for flood control and is the oldest dam of such size in the world(建于公元前三千年中叶,卡法水坝是世界上用于控制洪水的最老的坝).


附11: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wa_Dam_(Jordan)

The Jawa Dam is the remains of an ancient masonry gravity dam on Wadi Rajil at Jawa in Mafraq Governorate, Jordan, 58 kilometres (36 mi) north of Azraq. It is the oldest known dam in the world, dating back to the fourth millennium BC. The dam was part of a water supply system that included other smaller dams, channels and deflectors across the wadi to support the short lived local town of Jawa. (约丹的加瓦坝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主要用于供水)

附12: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ctgy/201605/t20160527_14359926.htm

                                               良渚遗址是“最早的中国”?

                                             2016-05-27 13:58:00  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如果大禹治水还是一个传说,那么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良渚地区的水坝可算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2009年以来,良渚古城附近的水坝遗址陆续地被考古工作者们发现,这一发现不仅使华夏文明有了可以比肩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也让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在惊叹的同时并强调说,如果他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再版时一定要把我国的良渚文明加进去。

  自良渚遗址1936年被发现以来,已经走过整整80个年头,“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也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良渚在大众眼中的知名度并不如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等地那么高,这又是为什么?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反山良渚文化贵族大墓和莫角山良渚文化中心遗址的主要发掘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杨楠教授,请他为我们讲述良渚背后的故事。

   澎湃新闻:最近,浙江所在余杭良渚古城的外围发现了距今5000年至4800年的水坝遗址,它无疑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不仅比“大禹治水”的年代早,更关键的是真实可靠。为什么良渚先民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有如此之高的技术水平?水利工程对良渚先民的聚落形态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杨楠:水利工程建设和良渚古城及其外围遗址群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良渚古城以西以北不远处属于天目山余脉,夏季高温多雨,一旦引发山洪,将直接威胁到地处低洼地带的良渚古城及遗址群。因此,兴修水利工程是良渚社会得以处在一个稳定环境下的必要措施。目前已经发现了11条水坝,主要修筑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一带,并分为高、低两道水坝防护体系,这样就可以将大量的雨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之内,以免遭受洪水侵袭。


   此外,良渚古城有8座水门和1座陆门,说明良渚社会的人们大多依靠水路交通与外界联系。筑坝形成的水库,可以连接周边的水域,连同古城里的河道,构成了十分有效的水路交通网。良渚人兴修如此大规模的水利设施,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符合实际的规划设计,更需要熟练可靠的建筑技术,这些方面无疑是可以视为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的,而世界上早期文明的出现也往往与治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良渚人在五千年前就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和工程,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无论是基于统治阶层的控制力,还是以宗教的力量让大家自愿去做这些事情,目的都是为了维系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澎湃新闻:无论在聚落形态还是制度层面上,良渚在当时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可为什么盛极一时的良渚文明会衰落?

  杨楠:关于良渚文明衰落的原因,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水灾说和社会关系失调说。第一种说法认为,环太湖地区位于地势低平开阔的长江下游一带,又临近海洋,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所以极易受到海侵或洪水的影响。在良渚文化晚期的一些遗址上也确实发现过相关遗存,如杭州水田贩、吴兴梅堰、青浦果园村等遗址上都有数厘米厚的淤积层,这些迹象均被作为水灾说的直接证据。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说明大水淹没了整个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即便如此,良渚人也可以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重新安营扎寨,并留下他们生活的遗存。因此,现有证据显示的一定范围的水灾影响并不能证实其是良渚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

附13:http://www.globalview.cn/html/culture/info_9842.html

                            5000年前,他们这样修水坝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江南 时间:2016-03-221458615666484753.jpg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浙江良渚古城发现迄今已知世界最早水利系统

初春新绿,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一步步展露出规模宏大、规划精密的样貌。如今,又一考古发现在业界内外引起震动。

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在良渚古城北面和西面共发现11条水坝,这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超过此前在埃及发现的一处有4000年历史的水坝遗迹。这一发现也证实了良渚古城从内到外依次由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组成完整的都城结构,是全世界迄今已知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功能系统保存最完整的都城之一。

工程不小

距今约5000年,由11条长堤和短坝组成

良渚遗址就像一座考古“富矿”,几十年来屡有重大发现,对水利系统的研究,也早已进入考古视野。

1987年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注意到塘山遗址土垣,认为其有可能是防备天目山洪水泛滥的防洪堤。

2009年,遗址群附近岗公岭的一个工地出现大量青膏泥。考古发现这里并非古墓,而是古代水坝类遗存。接着,周边老虎岭等地又发现5处类似坝体,这让考古人员惊喜不已。

此后,借助高清卫星照片分析研究,整个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框架逐渐显现。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发掘水坝,并联合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勘探调查坝体和库区,最终确认了分布于良渚古城西北部的水利系统。

据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王宁远研究员介绍,目前发现的11条水坝按形态和位置不同,分为长堤和短坝两类,塘山遗址土垣就是一条长堤,短坝则包括建于山谷谷口的高坝、连接平原孤丘的低坝。长度约5公里的长堤、坝体厚度达100米左右的6条高坝,这样“大块头”的人工工程出现在良渚时期,体量着实惊人。

为了确定水坝年代,坝体提取样本进行碳14测定后,得出的12个测年数据在距今4700年至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作用不小

可抵御当地百年一遇洪水,能连通周边水运网

因为早年被当地农民取土形成一块断坎,考古人员将位于老虎岭的7号水坝加以清理并开挖两条探沟,探究5000年前的水坝是怎样堆筑而成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指着水坝断面清晰可见的方形分区介绍道,当年良渚先民用芦荻、茅草把泥土包裹起来,将这种“草裹泥包”横竖堆砌。不同的“草裹泥包”形成了现在看到的一个个“方格子”。这种“草裹泥工艺”类似现代人抗洪时用草包或编织袋装土筑坝,不仅增加了坝体抗拉强度,让水坝不易崩塌,也加快了堆筑速度,在良渚时期已成为用于临水建筑的常用工艺。

发掘显示,多条高坝和低坝在关键部位都用到了“草裹泥包”堆垒加固。一些地基松软的地方,还采取了挖槽填入淤泥等工艺。

堆筑过程也相当精细。像老虎岭水坝,按考古人员推断,先是在谷底地面铺青膏泥、草裹淤泥做基础,再堆筑青粉土,然后在受力较大的迎水面堆一个草裹黄土的斜坡,上面覆盖黄褐散土作为护坡,坝体顶部则覆盖褐色土。

“这个水利系统,从测绘到规划以及建造都极有技术含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研究所所长于冰认为,良渚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技术先进,良渚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令人吃惊。

目前专家初步判断,这些水坝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和蓄水运输。

良渚遗址群靠近天目山系,这里至今还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季容易形成山洪。良渚先民设计建造的高、低两级水坝,可以让大量来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解除洪水威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认为高坝可以阻挡短期内870毫米的连续降水,相当于当地“百年一遇”的降水量标准。根据低坝现存的坝高海拔10米来推测,可以形成面积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库区。

此外,当时轮式交通、配套道路尚未形成,水运是最便捷的运输方式。筑坝形成的水库,可以连接周边自然水域,加上良渚古城里的人工河道、内外城河,共同构成一个复杂而完善的水上交通运输网。

价值不小

开启史前水利考古研究新领域,为认识文明提供重要视角“世界上早期文明的出现大多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刘斌说,国际学术界普遍把水利工程等大型公共工程与文明的产生、国家的形成联系起来。

5000年前的良渚人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表明他们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就有260万立方米,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动员能力之强,为认识当时社会复杂化程度和管理机制提供了重要视角。

3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咨询会上,全国19家科研单位的考古学、水利史及水利工程研究专家实地勘察后认为,这个由11条水坝组成的水利系统,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的重要发现,开启了史前水利考古研究的新领域,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也将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由“古国”阶段跨入“王国”阶段,其价值可与同时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这次发现让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又大大向前了一步。良渚古城有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中心宫城,300万平方米的王城,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城,涉及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水利系统,这在世界范围也不多见。”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

专家建议,应建立多学科综合研究机制,设立专门科研项目,由考古、水利、环境等专家联合开展进一步研究。比如弄清水坝与良渚古城、宫城之间的关系,寻找水坝引水和泄洪道遗迹等,都需及早纳入考古计划和良渚申遗总体保护规划,保护好水利工程及相关遗存。

附14: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3-15/7797468.shtml

 防洪坝是世界重大的科技考古发现 专家确证:已进入王国阶段的良渚社会可与同时期世界文明媲美

                                  来源:钱江晚报  2016-03-15

附15: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07_3001023.htm

                                  慎言良渚文化改写中国历史

                                           葛剑雄

   据多家媒体报道,浙江省考古所11月29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城相当于良渚的首都。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为良渚。

附15:http://www.yhwt.com/newsshow.aspx?artid=84897

                            世界考古领军人物探究良渚文化,知名考古学家要将良渚文化写入著作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8-27  

     8月26日,参加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的70余位世界各国考古界领军人物来到余杭,实地参观了良渚古城西城墙、北城墙、莫角山遗址和良渚博物院,良渚文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享誉全球的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教授表示要将良渚文化写入其第七版《考古学》一书。

附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566410102wamr.html

                                                              绍兴学者揶揄“良渚水利系统”

                                                             2016-03-17  绍兴网 作者: 汤桂平

  昨天,一则消息在绍兴学者、专家圈里引起不小震荡:杭州良渚古城外围发现水利系统,专家考证后称其是世界最早水坝,比“大禹治水”早1000年。由此,中国水利的开卷史也将从“大禹治水”提前到“良渚文明”。

  不过,对于这一论断,绍兴的学者专家持不同看法。

                                         世界最早水坝?尚无定论

  据报道,杭州良渚古城外围发现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比“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消息还说,“大禹治水”没有什么遗存,只能算是传说,而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为世人了解古代水利发展乃至文明演进提供了新的视野。中国水利史的开卷也将从“大禹治水”提前到“良渚文明”。

  对此,绍兴水利专家徐智麟有几个困惑。“中国水利史开卷,从现有的资料看,河姆渡文化遗址或许更早。”徐智麟说,河姆渡遗址是最早使用水井、种植水稻的地方,而水稻种植必须有水利设施。另外,最具标志性的遗迹是干栏式建筑,它是城市水坝,严格讲也是属于水利范畴。“如果这样判断‘水利史’,那么河姆渡文化早于良渚文化。”徐智麟说。

  “‘水坝’也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足够依据。”绍兴水利专家陈鹏儿认为,根据“良渚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主要是外围的“水坝”。但这个水坝是祭祀用的,或是其他用途,还没有定论,并不能就此确定其是水利系统。另外,陈鹏儿也认为,比“大禹治水”更早的是河姆渡考古发现,水利“开卷史”或许更早。

                                       良渚新发现?佐证“禹文化”

  “良渚水利的新发现,恰恰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禹文化’。”徐智麟说,大禹是个被神化了的“治水英雄”,大禹是历史治水的浓缩,在当时相当于是南方地区治水的代言人,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符号。通过良渚水利的新发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治水”确有其事,1000年后出现了“大禹”这样的人和事也就更合情合理了。

  徐智麟认为,无论是河姆渡遗址,还是萧山的跨湖桥遗址,抑或是杭州良渚遗址,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属于当时的“越文化”范围。而绍兴又是公认的“越文化”中心地带,由此,从历史的角度看,“良渚文化”从属于“越文化”,“良渚水利新发现”是对“大禹治水”的补充。

  良渚水利的新发现,虽说引发了一些争论,但更多的学者专家认为,这一新发现对绍兴没有多大影响。“我们从未纠结于‘大禹治水’是否最早,关键还是要看其对现实有没有指导意义。”绍兴市文物局副局长吴军说,“大禹治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遗存,崇尚大禹精神,是推崇其“三过家门”的奉献精神和“疏堵结合”的工作方法。

  “目前,‘良渚水利新发现’只是考古人员的初步研究成果,考古结论还没有正式上报。”吴军说,今年考古新发现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越国贵族墓”,目前已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的评选。

附17: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5/10/25137524_0.shtml

                                                           水利工程良渚大坝之谜(一)

                                                              2013年05月10日 来源:浙江日报

   大约在距今4300年左右,一场特大洪水席卷了中国东南部,洪水不知持续了多久,以致于在今天的余杭一带,普遍留下了1米多厚的沉积层,当时人们耕种的田地以及许多的小河与湿地,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淹没了,这层厚厚的黄土使这里近5000年以前的文明销声匿迹。

附17注:“大约在距今4300年左右,一场特大洪水席卷了中国东南部”有具体的文献依据吗?

附18:http://www.yantuchina.com/people/detail/713/27989.html

                              关于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质疑

李广信  2016-03-28 09:24  来源:中国岩土网

最近以来各种媒体都有报道,在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城外围发现大型系列的水利工程,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这种报道很容易误导大家,是很不严肃的。

2016年3月12,13我参加了这一项目的咨询会,会议由水利系统及考古界的专家组成,会上水利方面的专家都对这一“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持谨慎的保守态度。

发掘地址位于杭州市区西北,余杭区瓶窑镇。古城的布局见图1。宫城为在湿地上填高4m的土台,面积30万平方米;王城为土堤+土墩台包围,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郭城约800万平方米。与其他史前民居不同,这里的居民皆筑台建屋,而低地则是河网纵横,王城围堤四个方向各有两条水道进出。

图片未命名

图1 良渚古城的宫城、王城与外城郭的布置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城西北山区与丘陵区的一系列堤坝工程,其中图2中的1,2,3,4,5为堤或低坝,一般高度为5—10m。山区的高坝6,7,8,9,10,11修建在沟口处,高度为10m以

图片未命名

图2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工程布置

上,坝长50—200m。高低堤坝的总土方量约为260万立方米,并且发明使用了“草裹泥”这样的先进的工艺技术,远在5000年前的先民,这种工程规模与工艺,动员组织能力确实惊人,使人敬佩。

但考古专家对于这套水利工程的叙述为:“这些坝体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960mm的连续降水,即相当于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水平”。“高坝大致可以阻抗短期内870mm的连续降雨,即可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这里有一个专业的错误,即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既不是可以把流域内百年一遇的年径流量全部拦截在水库里,也不是把百年一遇的一次降雨量全装在水库里。例如长江年均流入大海的水量有9000亿立方米,丰水年可达1.36万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也只有221.5亿立方米。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个年调节的,具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水库的基本含义。

图片未命名图片未命名

(a)                                        (b)

图3 年调节水库的防洪库容

在图1(a)中,最大的防洪库容=设计洪水位-汛前限制水位(不能低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其中需要有设计超高图片未命名最大波浪爬高+最大风壅水面高+安全加高。图(a)中的设计防洪库容不应小于图(b)中的防洪库容。而泄水流量应保证下游安全。因而水库只需拦截年来水量与泄水量之差,这里就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水库必须有泄水通道。最重要的就是“溢洪道”,它是排泄洪水的主要通道,一般是建在基岩上的明流漕渠,一般有闸门控制;也可是凿于岩体中的泄水隧洞,甚至可以是建在坝身的溢流段,也都有闸门。另一种引水通道是灌溉渠道、发电隧道、水运航道等,它们都是能够控制的,因而更需闸门控制。

但到目前为止,在良渚古城的这套水利工程中,尚没有发现任何排水、泄水通道,亦即没有出口。考古专家们认为“当来水量超出这一标准,则漫溢过坝顶的洪水,依地势流向东南部的开阔洼地,而该区的外围由塘山等构成的低坝系统,对其形成再次封堵,将来自西北部山体的洪水积蓄于此”。

这种调度是极可怕的,因为土坝一旦溃坝,坝身瞬时就会被完全冲决,下游地基会被冲刷成巨大冲坑,坝址被完全破坏;远大于天然流量的滚滚洪水倾泻而下,给下游造成巨大的灾难(见图1(b))。在农田水利中,小型山谷可用堆石、块石砌筑1~2m高的小塘坝,下游用堆石防冲刷,允许漫流。但对于坝高10—15m,库容上千万方的水库,是绝不允许漫顶溢流的。70年代河南驻马店地区暴雨,由于“文革”期间,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水库调度与信息混乱,造成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等连环溃坝,洪水峰值叠加,结果是比不建水库形成的灾害更大,死人20多万,人畜的尸体腐烂,苍蝇多到把树枝压弯。

所以认为高坝可以“把百年一遇的一次降雨量全装在水库里”。这种说法没有意义:汛前水位是多少?设计超高为多少?汛前库内原有多少水量?这次降雨以后再降雨如何安排?  

所谓“蓄洪”,也称调洪、分洪,它是利用低洼地区来存蓄洪水,调节洪峰。它不可能将一年的来水都存在洼地、湖泊。如上所述,长江年均流入大海的水量有9000亿立方米,而起巨大蓄洪作用的洞庭湖容积也只有174万立方米。1954年长江洪水,启用了荆江分洪区,让无法排泄的洪峰泄入分洪区,也只是为了将降低武汉的洪水位,确保荆江大堤,以防洪水下堤防漫顶,避免更大的灾害,但三次开闸分洪,也只是将荆江大堤处的水位降低0.63m—0.96m。1957年松花江江北大堤掘开分洪,保护哈尔滨市区,降低了市区洪水位,没有在市区决口;1963年在天津静海地区,10余万人大迁徙,为海河分洪以保天津市区。1998年长江洪水期间,由于荆江分洪区人口太多(据说有50万人),就只好“严防死守”,最后也没有启动分洪。这种分洪其结果最多降低最高洪水位几十厘米。

对于这里的水利工程的泄水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原来就没设溢流与泄水通道;二是目前考古尚没有发现此工程的泄水系统。

如果确实没有修建任何泄水设施,那么一定是那时的社会出现了问题。记得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要亩产十万斤粮食,把耕地深挖两米;水利工程“大放卫星”:到处兴建水库大坝,群众建成的水库大多也只有大坝,没有溢洪和引水设施,结果是当年拦洪,当年溃坝。大跃进的结果是60年开始的“三年灾害”,饿死千万人。我在1968年到黑龙江省呼兰县水利局工作时,就曾见过这样的工程。在1970—1975年期间,我在这个县水利局任工程组长、水利局长,当时全国与县委都要农业学大寨,亩产过黄河,大兴农田基本建设,也干过20万人战天斗地,挖沟填土,几十万方的灌溉干渠应声而起,修抽水站既无材料,也无经费,在滩地上也无法引水;成为省报报道以后就再无消息的政绩工程——百姓称为”大白干(渠)”。也有在没有审批,没有设计,没有经费情况下,拦河筑坝,泄洪与引水设施一律不建的水库工程。这也是我弃官挂印,逃离官场去考研究生的主要原因。

我想,在5000年前的古人不会像我们那样蠢,似乎也不会有“战天斗地”的思想,“愚公移山”的精神;也不会为了政绩而修建这么宏伟的形象工程。当然也可能有一个酋长或巫师,突发奇想,挑战大自然,动员臣民们兴建了这一几百万方的大型工程,留待5000年后让后人敬佩、不解,然后去“申遗”,这是多么宏伟的政绩工程呀?但那时的人都应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可能没有李广信教授在图3所示的那么高深的学问,但可以通过“试错”,接受大自然的教育。那就是土坝拦洪,接着溃坝,然后就停工了,吸取教训,不断试错,不断改进。而这样一套系统工程估计需百年以上的规划与施工、管理,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据考古学家考据,在大禹治水之前,共工与鲧“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考古专家们认为就是去拦截百川,挖高填低,结果治水失败而被处死。并认为良渚的水利工程就是这种思路与方法。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贸然去拦截大江大河的洪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也不可能去拦截沟壑,不留出路,不留后路。古人不会是那么不自量力。这里讲的是那时的共工与鲧一味的筑堤,并没有给洪水留出通道,壅高了水位,造成决口。而大禹一改这种方略,而是采用湮、导、蓄相结合,“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参观过一些史前遗址,发现史前的先民们进入农耕时代后,首先要防的就是洪水猛兽,最先想到的就是挖深沟,高筑堤。建成所谓的“玗”、“围”或“垸”,保护自己,也保护农田。后来居民区与农田范围加大,就发展为线性的沿河的防线——堤防。这些工程根据以往洪水最大高度的记忆与传承,很容易就可确定其范围与堤顶高度。

良渚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5000年前太湖地区脱离了泻湖状态,葑淤为湖沼洼地,简单地用筑堤围封很难防御洪水与海潮,另外这里的地面也不适于居住,所以这里的古人们都是筑大面积的平台为城,填小的墩台建民房。既然人们都居住在高处,那么是否还迫切需要筑坝防洪呢?

所以对于该水利工程的解释与宣传要留有余地。在坝址附近与渠道端部,找一下水的可能出口。特别注意有树枝、石块、条带状包裹土石体及木桩等结构体的地方,因为它们可能是当时出口处抗冲刷的结构。考虑一下工程是否主要为其他的功能,例如运输。与水利专家进行实质上的合作,算一算水账,计算进库流量,有效库容,进行水库的调节分析。不要说外行话,否则如果去申遗,也会被退回的。

附19: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QxNDc4MQ==&mid=2247483705&idx=1&sn=24d28a04ca3ec50b5015786be4f4d7a7&scene=23&srcid=0627Ags89EtX7R4QcpvIrZKH#rd

                                                     良渚文化遗址水利工程的考证与研究

                                                               2016-06-27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编者按:邱志荣、张卫东、茹静文等通过对良渚文化遗址不断深入的实地考察,同时阅读有关文献资料,运用考古、地质、测绘的成果,并在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文物、水文等部门的支持,侧重从钱塘江两岸上古水利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历史地理、气象、农业、人类等学科,对良渚遗址水利塘坝工程的规模、功能、性质等进行较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显著推进并取得了全新的成果。现刊发发表在2016年第3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的《良渚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的考证与研究》全文,以供学术交流。

附20:http://epmap.zjol.com.cn/system/2016/04/01/021093049.shtml

                                                                “水坝”的说法应予以修正

  “‘水坝’的概念应该予以修正,良渚堤塘的主要功能是围垦保护。”邱志荣说,今年3月中旬杭州多家媒体报道说,杭州良渚遗址有新发现,专家经考证后称其是世界最早的“水坝”,但对于“水坝”的说法他不认同。邱志荣说,水坝是单一的挡水功能,而良渚堤塘是多功能的,既有挡水又有围垦保护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981439.html

上一篇:我写批评百度词条时没想到“阿迪力·麦麦提吐热’已经捷足先登了!
下一篇:日本学者出英文专著:长江文明超黄河文明一千年,四大文明靠长江
收藏 IP: 112.80.93.*| 热度|

31 蔡小宁 杨正瓴 郑小康 陈敬朴 周少祥 陈楷翰 徐令予 姚伯元 康建 王毅翔 魏焱明 赵建民 戴德昌 庄世宇 石磊 柏舟 蒋敏强 林建荣 鲍海飞 魏国 刘全慧 张珑 侯成亚 王家冰 余子烨 xiyouxiyou zousu2010 yzqts mxt110 nm2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