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理工教授的幸福与失落

已有 3903 次阅读 2010-4-18 19:28 |个人分类:教育放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理工教授在世人的眼里已经开始进入了中产阶层,部分老板教授可能已经腰缠万贯,说不幸福准没人相信。而人文教授除了少数显学,如经济、金融、管理等学科外,总体而言,经济状况明显弱于理工教授。市场经济的今天,理工教授的地位整体而言也高于人文教授。知识经济吗嘛,将知识变为财富。理工教授可以通过各种研究课题、生产课题补充自己的经济来源。而文科教授有专利吗?有技术吗?他们相对处于劣势。

       文科教授整体而言,经济收入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工资表。有时还靠人文前辈的话“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给自己打气。比如南京大学教授高华潜心多年研究延安整风,为不受干扰,不申请任何资助,写出力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他说:“有关研究的「限制」问题:没有见到文字形式的「几准几不准」,但限制是明确存在的,例如:某些议题事实上是不允许研究的;而研究的角度或书写的词语也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限定的。「主旋律」之外的研究,没有发表的空间。国家和省部级社科资助项目,更是在国家思想的严格指导之下,多是为现实需要服务的。”

       试问:如果再加上一句:板凳要坐十年穷。有几人会乐意?

       理工教授的失落又是什么呢?

       经常需要找米下锅(找课题、找资助)。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而为了找钱,有时就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而文科教授可能不需要什么硬件设施(不是真的不需要,有时是面对现实),靠与老一辈学人类似的传统手段进行研究(当然我也希望文科研究也能逐渐现代化),较少地仰人鼻息,相应地就超脱得多。

     我看过不少高校的校史、回忆录什么,基本上都来自于人文学科,而且往往回忆情节丰满,人物生动,感情真挚。这种感觉已从其他书上看到,也符合我的判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理工教授希望学生记住、掌握的都是所谓的客观知识,人隐在知识的后面。

     人文教授呢更多地使学生记住他这个人,然后才是他的思想。比如北大中文系已故教授王瑶培养一批杰出的弟子,他们自称是王老师烟斗熏出来的。王瑶的教学方法是,一边吧嗒吧嗒抽烟斗,一边和学生聊天。

     这是学科不同造成的差异,所谓“失落”是相对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313443.html

上一篇:南大的海报与北大的海报
下一篇:我在麦城的遭遇——实地调研的故事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5 曹聪 刘钢 柳东阳 李学宽 刘广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