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转载]水历史学科发展反思与建构

已有 2550 次阅读 2019-11-21 22:57 |个人分类:水利水资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水历史学科发展反思与建构

  2016年12月20日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晓云

水历史学科是一门在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认识和推动的历史学科分支。近年来国际水历史学科发展较快,呈现一些新趋势,不断关注如何将水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来,如何保护水历史文化遗产等问题。我国水历史学科近年与国际学界拉开差距,没有跟上学科发展步伐。当前学界应厘清相关概念,反思我国水历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推进学科建构和发展,建立与我国丰厚的水历史文化资源相匹配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水历史学科。

国际水历史学科呈现新趋势

无论中外,对水的相关历史研究已经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环境变迁加快、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断加剧、水资源冲突不断显现,人类面临着应对当代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水资源危机的挑战。这些促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提升当代的科技应对能力,也要从历史上获得经验教训,牢固树立一种水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如何理解水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避免当代的失误、如何保护与水相关的历史遗产以造福当代及未来等,成为关键的时代命题。这些背景促使人们在国际层面上形成共识,共同推动水历史学科的发展。近年来水历史学科在国际层面上已经成为一个活跃的科学领域,并且直接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推动,设立了国际水历史项目,协调成立了国际水历史学会,规划编写“全球水历史丛书”等。

近年来国际水历史学科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势态:一是国际学术活动不断增多。近五年来,笔者参与过的水历史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就近20次。二是国际合作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通过国际会议等活动平台相互了解,进而形成合作关系,提出合作项目,使水历史研究的空间不断扩大。三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关注如何将水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来,如何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水危机,如何保护水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水可持续利用。四是跨区域、跨文明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如中西方古代水历史的比较研究等。五是成果丰硕。近五年来相关国际会议与刊物发表的英文论文近3000篇,并出版了大量学术著作。

中外水历史研究存在差异

在中国,水历史学科总体上被表述为“水利史”,笔者认为这并没有大的矛盾,因为中国学者的研究也基本包括了水历史研究的内容。但是在科学的内涵中,水历史显然包涵了更广泛的内容,尤其是水的社会层面。水历史的研究关注人类是如何在历史上通过工程和制度手段利用水、治理水、建设宜居的水环境,同时也关注这个过程如何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关系改变、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形成、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在人类历史上水权关系、水冲突、水相关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影响以及治理过程与经验等。因此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水历史是基于历史的视野、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历史上人类与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中国的水利史主体是围绕历史上的水事活动、水利工程而展开的。在这一点上,国际上水历史学科与中国学术界水利史学科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外水历史研究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研究的角度仍然较为单一,视野不开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历史上的水利工程史上,对水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技术发展的关系研究较为薄弱。即便是水工程技术史的研究领域,诸如城市供水史、水卫生史、城市下水道史、水灾害研究、水权史、专题水技术史等研究仍然薄弱。二是中国水历史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仍然较少,涉及水历史研究的专门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较少,很多学术会议往往局限于水利部门,学术界的参与性不够广泛。三是不注重历史研究的应用问题,如水历史与水环境治理、水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适应、减灾防灾、水权冲突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四是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性的研究群体。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很少有终生从事水历史研究的专家,也极少有相关的专业。虽然目前很多水利行业外的专家也开始关注水历史问题的研究,但从研究群体到成果还较为分散。五是行业特点明显。在中国,水历史研究相关的大多数专家、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集中在水利相关部门,水历史研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科研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造成了这门学科明显的行业封闭性。而在国外,大多数研究群体分布在各种综合性大学和社会研究机构中。六是国际化程度较低。我国水历史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国际学界交流较少,中国丰富的水历史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国际传播,学科发展没有跟上最近几年国际学界发展的步伐。

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的治水历史、丰厚的水历史文化资源的大国,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有中国气派的水历史研究学科势态、研究群体和研究成果。例如,至今中国还没有一部全面、厚重的《中国水历史》或《中国水利史》问世。这与中国这样治水大国是不相称的,值得我们反思。

建构中国水历史学科

作为一个与时代有紧密关系、有广阔的成长前景、有巨大国际交流空间的学科,水历史研究毫无疑问应当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推动水历史研究的中国发展,应当重视以下六个方面。

加强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水历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有全面的规划,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有效布局这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支持相关的科研和教学机构成立专业研究机构。尤其是要鼓励水利行业之外的教学科研机构,加强水历史的学科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中国水历史研究缺乏良好的结构和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队伍。要鼓励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要鼓励科研人员终生从事水历史研究和教学,成为真正的水历史专家。

推进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推动中国水历史的学术发展,凝聚研究资源。建议有关单位牵头成立中国水历史研究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对重大项目研究展开攻关。通过重大项目的攻关,产生体现中国历史特色和时代气魄的重大成果,才能对这门学科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建议尽快启动诸如《中国水历史》《中国水历史文献汇编》等编撰项目。

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国际交流提升中国水历史学科发展的水平,对外宣传中国博大精深的水历史,提升中华文明的对外影响力。积极主办水历史主题国际会议,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推动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发表、出版。

促进水历史知识的普及,这是彰显这门学科时代价值的重要途径,让这门学问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和应用性。通过编写知识性丛书、编撰教材、制作影视作品、举办各种讲座和报告会等方式,向大众普及水历史知识。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水历史学会前主席)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6/1220/c219470-28963066.html

附1:http://ex.cssn.cn/sjs/sjs_xsdt/201401/t20140108_938293.shtml

关于水历史

         作者:郑晓云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08日 16 版) 

 

  所谓水历史,简言之是人类与水互动的历史,是人类使用水、管理水与治理水环境的过程及其对水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水历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人类在历史上与水互动的过程、结果与影响的科学。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水历史是基于历史的视野、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历史上人类与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在这一点上,国际视野中的水历史学科与中国学术界传统理解的水利史有很大的差别。

  水历史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国际上的一个学术热点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在此之前水历史研究大多局限于水科技史及水利史。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突出,尤其是水危机的加重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不仅关注人类在历史上的水利工程发展与相关技术进步,也更关注水在历史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促进了水历史研究与运用在全球层面上的发展。水历史学科的活跃,一方面反映了在国际层面上人们对于继承人类水管理和治理传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当代化解水危机、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学习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的迫切性。

  水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国内学术界对此了解并不多,那么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关注点是什么呢?概括而言,目前国际上水历史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的社会史,包括水在历史上如何影响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形成、水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进化、治理水环境的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历史上的水冲突及其影响等;水利用史,包括水供给史、灌溉史、排水史以及水环境的变迁史等;水管理的制度史,包括历史上人们利用水和管理水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关制度、社会规范及其影响等;水利史,包括历史上水利工程及其影响;水的文化史,包括水如何影响人类的精神活动和产品生产、宗教等相关现象的形成等;水权史,包括水在历史上的形成与权属关系演变等;水的治理史,包括人类在历史上治理水环境、水灾害的历史;水经济史,包括历史上水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经济发展、水作为商品的历史和角色等。

  除此之外,学科的细分也是一个趋势,一些方面可以有更细的分野,包括目前很多专家关注的水灾害史,又可以细分为干旱史、暴雨水管理史、洪灾史、污水管理史等。对水历史的研究还可以细分到地域性研究,例如河流史、湖泊史、泉水史等。总而言之,水历史是一个大的学术平台,历史学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切入研究。

  目前国际上对水历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水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的关注,注重探讨水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水事件、水工程对后来社会的影响等,这一点在最近几年来表现得特别突出。二是注重探讨人类历史上在使用水和管理水中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对于当代水管理的启示作用。注重水历史研究成果的应用,较为前卫的研究包括了利用水历史研究成果去探讨如何适应气候变化,解决当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水争端等问题。三是水工程、水技术史的研究,这是水历史研究的发端领域,目前仍然有较多学者在研究,并产生很多科研成果,除了重大的水利工程研究之外,还包括与水相关的卫生设施的演化历史,例如厕所、沐浴设施、自来水和其他生活设施的演化历史,历史上的污水、暴雨排洪管理,城市下水道史等。这些研究的特点在于:一是切入领域较广,人们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角度去开展水历史的研究;二是注重研究成果的运用,将研究与解决当代面临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国际水历史的研究、教学与活动不仅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年来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政府间组织的积极推动。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的倡导和协调下成立了国际水历史学会,为协调各国相关学术组织,开展全球性水历史研究与教育提供了平台。国际水历史学会由水利专家、水环境工程师、关注水话题的艺术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政府官员和民间组织的人士共同构成了一个以水的历史研究和对话为主题的国际空间。学会所关注的话题不仅是人类改造水环境的历史过程,更关注水在人类文明形成中的作用、水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际水历史学会成立以来已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和科学组织合作,在英国、挪威、埃及、法国、丹麦等国举办了八次全球性国际会议以及一系列的地区性会议,通过提供奖学金、短期培训、出版《水历史》杂志、拍摄影视片等方式推动水历史研究和普及。与此同时,水历史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7卷本的鸿篇巨制《水与人类文明》目前已经完成编撰工作;由挪威学者特吉-特活蒂教授主编的《水与历史》丛书集合了数十位国际专家,目前9大卷也已出版。总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组织的推动下,水历史从研究到教学、实践等活动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

  国际社会对水历史的重视和关注与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这也成就了水历史这门学科,使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国际上水历史并不仅仅作为一门历史学科进行研究,而且更注重它的应用,诚如国际水历史学会前任主席约翰-台蒙荷夫所指出的那样:“历史,具体到水历史,不再是叙述或谈论过去的成就,而是一个历史学家潜心为帮助世界上所有地区提升可持续生计战略以及为了未来的社会生态系统而探索过去的领域。”今天化解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保护水这一地球最珍贵的资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我们需要学习历史,从历史中获取智慧、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谋划今天、规划未来,这已成为国际上的一种共识。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附2:http://ex.cssn.cn/zx/bwyc/201503/t20150307_1536730.shtml

 学者呼吁制定水历史学科发展规划 从水历史中汲取发展智慧

             马献忠 2015年03月07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全球环境问题,尤其是水危机的加重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人们不仅关注人类在历史上的水利工程发展与相关技术进步,也更加关注水在历史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学者表示,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水污染安全事故频发、水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安全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应纳入新型国家安全战略,从立法等多个层面予以解决。

  水历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它是一个立足于水与人类发展的历史关系之上的学科,而我们所熟知的水利史则重在水利工程相关历史的研究。从国际视野看,水历史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理论和方法论,有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及稳定的科研队伍。”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晓云表示,对水历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远,而20世纪中叶以后,水历史的研究思维和研究领域都得到拓展,人们既关注水利工程史,也注重研究历史上水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关系、注重研究水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等。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邹逸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资源的利用,研究我国大江、大河的历史变迁和治理的经验教训,对当代河流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对我们今天保护环境、治理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水污染、水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不可忽视。邹逸麟认为,水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大型水利工程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我国总体上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工农业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一些工程建设也加剧了局部水资源的紧缺。随着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加剧问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为推动水历史学科的发展,郑晓云建议制定学科发展的规划、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设置相关研究和教学机构、设置重大项目、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水历史这门学科在中国不仅能够在学术层面上得到发展,而且在化解水危机、实现水供给的可持续过程中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马献忠

附3:http://www.sky.yn.gov.cn/zgsd/6397067969840456575

重视水文化 解决水难题——专访水历史与文化专家郑晓云

念鹏帆 2017/8/4 

   水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造就了人类文明,文明提升了人类对水的理解和运用,关注水不仅是人类既往的生存之基,而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聚焦“7.20昆明暴雨”,对我院郑晓云研究员进行了专访。郑晓云研究员结合近年来水文化、水历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直面现实,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寻根追因,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昆明遭遇的水难题,旁征博引,为昆明治水及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问:郑老师,您好!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近年来您在水文化和水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 

  郑晓云:过去三十多年,我一直致力于水文化及水历史方面的研究。我对水的研究是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水文化展开的,云南及周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水文化十分丰富,各民族的发展与水有着极大的关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密不可分。通过大量对水的研究,我们能够认识并了解水文化现象,这对于我们处理水问题,实现水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最近几年,我一方面通过对中国水历史进行梳理,开展对中国水文化的研究,努力将中国丰富的水文化、水历史介绍到国外,与国际上研究水的学界同仁交流、学习,让国外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水文化。另一方面,我也数十次地到国外进行调研与相关学术活动,开展国外水文化、水历史研究,以期对国际水文化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沟通中外的水文明。因此,这几年我努力试图将中外水历史、水文化做比较研究,例如关注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水历史比较研究,这样横向比较研究有助于挖掘到更多的水文化内容,丰富国际水文化研究内容,有助于从水的视野促进中外古代文明的理解与研究的交流,促进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问:在昆明的城市化进程中,就治水而言,我们应如何向历史学习? 

  郑晓云:中国是一个河流国家,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河流一直在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古代的昆明就建在盘龙江边,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过合理完善的水系统,从选址、建设到后期管理,均考虑到了水的因素。昆明古代城市就有供水河、城内河道、池塘、护城河、排水沟河、连结滇池的河道等城市设施,它们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城市供水、循环、蓄水、排水的系统,维持着城市的发展与水安全。就城市内涝而言,在一般年份下,雨水基本被城市水系统所聚蓄,一般不会因暴雨造成城市内涝。如清代昆明出现的出现过的几次大水灾,都是盘龙江大洪水造成的。说到底,现在昆明下暴雨易形成内涝,这与自然的水系统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只是“摊大饼”,忘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没有将自然的水系统考虑进城市规划建设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汲取这些历史经验,在城市的建设中做出一个系统的、战略的水系统设计,解决才能化解水危机。 

  问:在雨水多的年份,我们如何利用好丰富的雨水资源? 

  郑晓云:四年前,昆明同样经历了一场大暴雨,城区出现了大面积积水。当时我在接受《春城晚报》采访时说过,全球气候紊乱是个趋势,城市暴雨已经是一种新型灾害,将来会越来越频繁。如果昆明没有大的动作,明后年还可能会有暴雨灾害,甚至比今年更严重。我还说过,一遇大雨就淹的昆明需要一批就地聚蓄雨水的设施,如景观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大规模搜集利用雨水、道路下穿等内涝节点建设固定抽水站等。但遗憾的是,四年过去了,这些蓄水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昆明在面对暴雨来临时仍然束手无策。日本东京通过修建大型地下蓄水池,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是一个例子。我认为,把就地蓄水系统设施建立起来,昆明一方面能够大规模地收集雨水资源,节约能源,尽量利用好水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城市内涝。 

  问:昆明在面对突发性暴雨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做些什么? 

  郑晓云:从宏观角度来看,昆明要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难题,政府需要动大手术、下大决心。相关部门除了借鉴古代人的智慧,利用好自然条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要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增强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提高雨水的就地吸附能力,这是昆明解决城市内涝及应对其他自然灾害最有效的途径。我希望昆明少建设几个房地产项目,多有几个景观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如果昆明有更多像翠湖一样的内湖水池,那么昆明这个城市对水的吸附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地下蓄水池也能将雨水蓄到地下去,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从微观角度来看,在面对突发性降雨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平台,及时准确地报告雨情、灾情,更主动及时地公开灾情讯息,多与民众沟通,让民众尽早获悉天气、城市排水、交通等情况,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减少出行,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问:文化在解决水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在水治理中的作用? 

  郑晓云:前些年,我提出“文化、制度、技术三位一体的手段是化解当代水危机的重要途径”等观点,得到了学界的较高认同。我们现在的水治理,技术、资金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是治理不了水?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水文化的缺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距离不是缩短了,而是拉远了。 

  水文化是人类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的相关文化。我们需要从观念和价值观上对水有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增加水知识、提高水意识、建设水友好的行为与社会来化解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待水,可以上升到伦理的层面。在国际上,水伦理的研究与运用已成为水文化建设与运用的重要内容。水伦理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而且进入到了实际的操作当中,欧洲很多涉及水的工程项目都要进行水伦理评估,已经形成制度。所谓的水文化,就是理解水、亲近水、保护水以及爱护水的意识、行为、制度、行动。水文化不是空泛的,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水文化是可以感知的,可以触发你的灵感与情绪、形成水友好的行为。 

  专家简介:郑晓云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所所长、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人类学家、水历史与文化专家。郑晓云是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文化名家”、“云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获得者、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2011-2015),现任法国水科学院院士、美国水文化研究所官方顾问、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荣誉教授等职务。2017年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郑晓云的长期研究领域包括:水文化、水历史与水环境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跨境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等。在中国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及海内外以多种文字发表140多篇学术论文,著编学术著作十余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207072.html

上一篇:全球古老文明中所谓“肥沃新月”,准确直译宜是“月牙沃地”或“肥沃弯月”、“弯月沃地”
下一篇:介绍国际水文计划之全球水博物馆网络
收藏 IP: 117.89.10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