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博客非凡新规“博文发表48小时内可以修改,超过48小时将无法修改”已经实施

已有 3552 次阅读 2019-5-11 16:0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因写作“结论与讨论”出现次序的博文,提交时忽然提出如下提示:

博文已经发表成功。博文发表48小时内可以修改,超过48小时将无法修改。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见谅。如发表后正文内容不完整,请及时联系科学网工作人员。

       就我个人而言,忽然闻知不可修改以前的博文,我不是很介意。不知是否发布了提前通知或短消息告知广大博友。也许有博友得知未来无法修改已发表博文,或许会对曾发表博文作些调整什么的。网搜了一下,从博友的一些相关博文看,可能于昨天下午,即5月10日下午实施这项不同凡响的新管理措施。

      博主李毅伟老师2019-5-10 18:58贴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博文《测试:48小时后不能修改博文?》,没有透露他彼时是否收到“超过48小时将无法修改”的提示。

附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178262.html

                                  测试:48小时后不能修改博文?

                                                  李毅伟 2019-5-10 18:58   

        好像没有正式下通告。。。  

附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0913-1178320.html

            隐藏的博文能否让修改?已发博文能否转换为隐藏或删除?

                         薛次伟 2019-5-11 07:32 

 关于“修改”的改进意见:隐藏的私密内容应允许修改或删除。公开的内容也应有删除或改为隐藏的权利。 

  最近编辑文章时,忽然发现通知“博文发表48小时内可以修改,此博文已经超过48小时已无法修改。

  博文发表后的能随时修改,本来是科学网博客的一大优势。没有了这一优势,以后还有必要发博客文章吗?

  可能管理者觉得,修改后还得继续审核。实际上没这个必要。大多数博文发表后,其主旨改变的不多,就是偶尔发现个别语句、用词不当或出现错别字,纠正一下。

  即使博主发现了不当的主题,可以转为隐藏或删除。但是现在连删除也不可能了。

  有些博主处于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汇集一点纯粹学术性的资料,当然得空后再阅读一下,有了新的想法后更新一下。但是现在也不可能了。

  有时候博文中涉及的超级链接打不开了,想更新地址。以后也不可能了。

……

  发现错误后能不断修改,这是博主具有责任心的表现。

  不能修改,一旦在博文中有失误,也不能删除,永远把污点留在网上了,以后更要慎发博文。这样一些新的灵感也不宜及时发表出来。因为以往都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完善的。先发表一点,过几天看到需要完善的地方再补充一点。没有了及时发表,也就谈不上后续的完善,那点灵感也就销声匿迹了。

  况且许多灵感是学术圈内的事情,或学术积累方面的,并不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事情。

  有的情况下是把自己的学习资料汇集到网上,有空时能经常打开网页看看,例如外语学习资料。在学习中间显然有不断完善的地方,以后也不能完善了。

  我以往在写博文时,基本上先把主旨写出来,以后的几天都会不断改进,因为发布后头脑中会不时地想到自己谈论的话题,随着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对自己的博文的质量也越来越满意。以后这一过程要取消了。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博主是先是在不公开发表(隐藏)的情况下,去写点东西,等不断修改完善后再公开发表,现在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连隐藏的属于自己私密内容也不能修改。这一点科学网应该大度一点,不要限制为好!或者能说明为什么连隐私也限制的原因吗?

  所以敏感性的话题修改后需要重审,一些无伤大雅的话题、学习类的话题或纯粹非政治性的话题应该留给作者修改的机会

  先写下这几点,后续的想法和改进就看有没有机会了。

附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50202-1178240.html

                                         科学网又出新规定了

                                                   陈照强 2019-5-10 15:44

博文发表48小时内可以修改,此博文已经超过48小时已无法修改。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见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178403.html

上一篇:学术论文中,“结论与讨论”的出现次序明显欠妥还是在某些情况下成立?
下一篇: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又称减灾署)已启用新简称UNDRR,不再借用UNISDR
收藏 IP: 114.222.153.*| 热度|

2 李毅伟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