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col: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cology
今年的第九届Intecol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6月4号-8号),这次会议又将SWS (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和the Great Everglades Ecosystem Restoration Conference 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湿地界的一次盛会,国内包括中科院生态中心、浙大、南大、北师大、水管局都有派人来参加。个人比较喜欢这次会议,因为会议组织形式要比之前的AGU(american geology union)和SSA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更清晰便捷,每天早晨9点-10点有一个小时的牛人讲坛,邀请世界各国湿地或政府发言人就有关湿地问题发表演讲。
我国的湿地研究要比美国落后很多,我大学在燕山石化进行工程实习的时候才亲眼看到湿地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对自然工法处理污水非常痴迷,认为自然的力量仍然未被人们重视和挖掘。后来去师大进行湿地生态的学习,读了被称为湿地圣经的William Mitsch的《wetlands》,了解到国外主要是欧洲和美国在湿地研究上的进度,发现国内湿地研究才刚刚起步,当时满腔的热忱一直持续到后来申请出国留学,希望成为国内湿地研究的一员。后来到美,发现身边有一大批爱好湿地研究的青年,他们都非常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比如我之前提到过很多遍的wetland club
。 组织不间断的捡垃圾,对中小学生宣讲湿地知识,种柏树幼苗(cypress seedlings)然后义卖筹集俱乐部活动经费等等。
还是转过来说这次湿地盛会,诸如生态学这种不能带来可见生产力的学科,如何说服公众和政府进行资金的投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纯粹研究之外的社会意义,比如近年美国的NSF申请中就非常强调“broad impact"的阐述,即阐述研究对公众对社会的影响。这次会议9点到10点的牛人讲坛就请到除湿地界、科学界以外的名人来讲科学和公众、政府间的关系。不同于国内很多学术会议的是,美国很多关于环保的公司、政府部门都会派人参加展板和报告.比如我们项目的老板(everglades national park的负责人)不仅自己做了展板,而且还要到现场听我们的报告,事后还跟我的美国同门讨论政府工作和科研之间的区别。我们组的课题第一轮报告曾经被打回来重写,因为我们太偏重科学的结论描述,而natioanl park则只关注研究对湿地恢复的实际影响和建议。
牛人讲坛的牛人来自各个国家,包括来自捷克(Czech republic)、印度的教授。南大的安树青老师是会议国际委员会唯一的中国代表,会议也有关于中国湿地的专题,但是中国在湿地上的声音很小,整个亚洲的湿地状况由印度的一个教授总结,我狭隘的表示不服。中国专题也主要集中讨论三峡的问题,国内研究的沸沸扬扬的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相关工作并没有被展现。而研究了十几年的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everglades、gulf of mexico仍然是讨论和报告的主体。Intecol是四年一度的会议,下一次的主办方还未确定,我想很多中国代表应该是磨拳擦掌的有一些蠢蠢欲动的想法的。
"The largest, most impressive wetlands conference in the world to date is finally over. It has dramatically and dynamically shaped my career and personal life. I will look back on this conference at the end of my career as the pivotal movement of jumping into this field that has arguably some of the greatest ecosystems of the worl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