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对《打狗,不如给狗打疫苗》一文的保留意见

已有 9819 次阅读 2014-4-7 15:56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疫苗, 打狗, 保留意见

本博客前一篇博文是转载的《中国新闻周刊》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题为《打狗,不如给狗打疫苗》。本博主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当然是赞同的,但对其中的两点提法有保留意见:

(一)该文开头部分有:“(看一下上面那张狂犬病的全球分布图,一目了然。) 中国属于狂犬病的高风险区,与非洲和部分南美国家在一个等级上。

笼统地将中国的全部国土都称为是狂犬病疫区是不恰当的。

通常认为,中国的狂犬病年发病率数以千计,发病率在全球居第2位,因此笼统地将中国称为狂犬病的重点疫区。

而事实上,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并非全国都是狂犬病的重点疫区 (参见我2012-11-23 的博文:《中国最新狂犬病风险等级地图:中国的狂犬病疫区正在迅速漫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35436.html )》。

中国狂犬病的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中国版图东南部大约2/5的国土面积中,这些地区属于重点疫区或一般疫区。

中国北方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狂犬病的轻度疫区或非疫区,每年发病率等于或接近于0。

中国历史上无疫情的地区西藏、青海,多年来人狂犬病的发病率为0。

历史上基本无疫情的地区:新疆、宁夏、甘肃、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等10 个省区(其中后3个省近5年来由非疫区变为疫区)。

上述中国历史上无疫情或基本无疫情的省区的总面积大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5。

 决定某个地区狂犬病能否流行以及发病率高低的两个主要制约因素

1. 气候因素

狂犬病也被称为是热带病。非洲赤道周边的热带地区是全球狂犬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人的狂犬病主要来源于狗,特别是流浪狗。狗的数量和狂犬病发病率决定人狂犬病的发病率。

现代的狗高度依附于人类,已基本失去在远离人群的野外环境独立生存的能力。无主的流浪狗在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很难生存、繁衍和相互传播狂犬病,狂犬病在北方的狗群中很难持续存在。

而且在北方地区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穿的衣服很多很厚,人被狗咬伤的机会较少,所以在北方地区狗和人的狂犬病在古往今来都非常罕见。

所以在中国北方和西部高寒地区,基本无狂犬病存在。

2. 狗群密度(人口密度)

狗的密度对狂犬病传播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在非洲肯尼亚农村狂犬病传播的现场研究数据显示,只有在狗的群体密度超过4.5只/平方公里(km2)时,狂犬病才可能在当地的狗群中持续存在。

狂犬病的致死率高达100%,是所有传染病中致死率最高的。致死率太高的病毒不可能广泛传播,因为病毒会很快与宿主同归于尽,病毒自身也无法继续传播。狂犬病持续传播的前提条件是有大量易感宿主存在,而且易感宿主的空间分布不能太分散,群体密度必须达到一定的临界值。

现代狗的生存已离不开人类,狗的密度(数量)通常与人口密度(数量)密切相关。狗与人数量的比值,全球平均值在1:10左右。通常社会经济越发展,狗相对于人的比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在贫穷落后地区,这个比例可低至120甚至更低。

根据人口密度(数量),可粗略估算出狗的密度(数量)。因此,也可以说某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率的一个决定因素。

中国的相当大一部分国土面积已经或有希望在短期内成为无狂犬病地区。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狂犬病在当地无法持续存在狂犬病毒在中国部分地区可能自然消亡。这些地区消除狂犬病的策略,重点应放在加强狂犬病的监测和信息交流,防止疯狗偶然的引进(或入侵)。仅在偶然发生外来疯狗入侵事件时,在发生事件的周边地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参见博文:《狂犬病毒在中国部分地区可能自然消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11659.html )》。

 

(二)该文中写道:在上世纪随着全国性灭狗活动的开展,中国狂犬病病例数一度下降到1996年的159例。

将1996年前后中国狂犬病病例数下降的原因归因于灭狗是完全错误的。

本博主在今年1月7日的博文中,曾对此问题有系统的分析,参见博文《中国狂犬病年度死亡率巨大波动的原因和启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56717.html)》:

1996年前后中国狂犬病病例数出现低谷,其原因比较复杂,甚至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1996年,全国狂犬病的发病率曾降至159人,随后又逐年缓慢上升。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中国每年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逐渐从500万人份增加到大约800万人份。从2000年到2010年,疫苗的使用量大体上是从800万人份增加到1500万人份(个别年份曾接近2,000万人份)。所以在1996年前后的十年中,中国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使用量并无显著增加,比此后的十年使用量还要少一半以上。所以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发病率的下降与人类的努力,即人用疫苗的使用量多少并无直接关联。

而这段时间狗的数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逐渐增加,并未发生大量杀狗从而造成狗的数量突然显著降低的情况,

WHO的专家曾反复告诫,单纯杀狗对狂犬病防治的作用极其有限,没有证据表明单靠捕杀犬只的做法对控制犬群密度或狂犬病的传播有多大影响。犬群的种群增殖速度可以非常高,即使是最高纪录的捕杀率也很容易被迅速增加的出生率所弥补。长远看,曾经尝试这种办法的地区全都以失败告终。

推测此次狂犬病流行规模的突然急骤下降,可能是由于狂犬病毒流行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在狗的数量不变或逐步增加的条件下,狂犬病毒的流行可能普遍会表现出明显的消长周期。目前对此还有待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82797.html

上一篇:病毒的灭活与保存
下一篇:逆转录病毒与人类进化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5 尤明庆 王春艳 李伟钢 吕喆 kongkuangzh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