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大地震与大流感:哪一种更难预测?

已有 5833 次阅读 2013-4-22 14:15 |个人分类:流感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预测, 大地震, 禽流感, 大流感, H7N9

相对于大地震,目前我们对大流感的防控应该更有信心。

-

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的两件大事受到举世关注:上海及邻近地区的H7N9禽流感和四川芦山的七级大地震。

这类灾难性的事件如果能准确预测,提前进行防范,可显著减少灾难可能造成的损失。

普通的季节性流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级别的小地震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所以都用不着预报,我们随时都要保持警惕。只有大流行流感(简称大流感)和大地震的预报才有价值。

这两类事件能否预测?如何准确预测?对这些问题目前争议很大。

以下尝试对这两类事件的异同以及预测的难度进行比较。

(笔者的专业是病毒学和流行病学,对地震是门外汉。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并希望相关专家进行补充修正。)

1. 突发性:

这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都较低,难于发现规律性,所以进行预测都有一定难度。

大地震往往毫无先兆地在瞬间突然发生,比大流感更难预测,但准确预测的价值更大。

大流感的发生常常经历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已有足够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所以进行预测的紧迫性不如大地震。

2.   影响范围(规模)

大地震通常只发生在特定区域,最主要的影响往往局限在数十公里的范围内,不会直接危及更大范围。当然地震也可能引发大范围的海啸,但海啸发生于地震以后,目前已建立的海啸预警系统能显著降低损失。

大流感则可能经一定时间逐渐流传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与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可能息息相关,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3.   灾害的可控性(人定能否胜天?)

目前对大地震还无法人为控制(但在大地震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可通过增加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等措施来有效减少危害)。

对于大流感,在现代社会人类已有足够的能力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人类已积累了与大流感(和类似传染病,如SARS)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人类已有有效的手段控制大流感的暴发流行。

WHO已牵头在全球范围建立对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进行快速监测的网络系统。

WHO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大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制备技术和设施是基本相同的,已有数十年的成功制备和应用历史。正如在2009年甲流的防控过程中所显示的,WHO已牵头在全球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针对大流感的疫苗制备和分发使用的快速反应系统。中国在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方面的能力也位居全球前列。

4.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实力是减少大地震和大流感危害的前提条件。

在大地震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通过增加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严重危害的发生。不过在房价本来就超过许多人的购买力的情况下,提高抗震等级会进一步抬高房价。但如果经济大发展了,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了,提高抗震等级就能在更多地区得以实施。特别大的地震发生的概率实际上很低,如果能象某些多地震的发达国家已经做到的那样,7级甚至8级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损坏和人员伤亡都不严重,则地震预报的最大需求仅局限于极少数更高级别的地震。这样我们即使对地震预报的水平没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可能一辈子也听不到有关地震造成重大伤亡的新闻了。

对于大流感的预防,已有较有效的对策:建立现代检测、监控网络,不断提升快速制备和分发疫苗的能力。这一切都有赖于相关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总之,相对于大地震,目前我们对大流感的防控应该更有信心

人类对大流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与100年前相比已有质的飞跃,1918年流感大流行那样的悲剧不可能重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防控大流感的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82743.html

上一篇:国内兽用狂犬病疫苗市场:将近90%是不安全的减毒活疫苗!
下一篇:“H7N9病毒”的标准化命名(FAO、OIE和WHO共同确定)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2 刘洋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