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前沿科学家 | 我们是如何根据蚊子的饮食习惯研制新型抗疟疾药物的

已有 1962 次阅读 2021-11-1 11:59 |个人分类:科研新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Frontier Scientists - Trizah Koyi Milugo

作为一种可预防疾病,疟疾仍威胁着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2019年,发生了2.29亿例疟疾临床病例,409,000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儿童。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均发现了疟疾,但全世界大约70%的疟疾病例集中在非洲和印度。

人类被蚊子叮咬从而感染疟疾病毒。除疟疾外,蚊子还携带一系列危险疾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人们设立了『世界蚊子日』,提高人们对蚊子危害和疟疾破坏性后果的认知。

国际昆虫生理生态中心(ICIPE)Trizah Koyi Milugo博士等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种控制疟疾传播的新型工具,相关成果发表在 Frontiers in Tropical Diseases 上。

此前,Frontiers已经上线了若干个以疟疾研究为主题的前沿专刊,为了呼应世界蚊子日,Frontiers上线了一个全新的前沿专刊:Mosquitoes and Their Role in Disease Transmission: Recent Advances and Innovations.

  • Question:是什么促使您从事科研?

我在疟疾流行区——肯尼亚西部出生和长大。小时候,我得过几次疟疾,这促使我从事科研工作,寻求抗击疟疾的方法。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并不清楚如何去实现我的梦想,我承认,在某些时候,我对从事科研的期望有所下降。另外,在我长大的农村地区,我没有可以仰望的榜样,也没有网络来获取在线资源。

我的第一次研究经历是在内罗毕大学读本科的最后一年。当时,我们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研究项目,以评估所选的药用植物的抗炎作用。这次经历触发了我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成为我目前职业道路的起源。

  • Question:谈谈您最近的研究吧?

众所周知,引起人类疟疾的寄生虫是通过受感染的雌性疟蚊叮咬进行传播。防止寄生虫在人类中传播的化疗药物已被提议作为防治疟疾的新方法。ICIPE先前研究表明,感染寄生虫的蚊子倾向于以特定的植物种类为食。

根据这一观察结果,推测受感染的蚊子以这些植物为食,也许是为了「自疗」疟原虫感染。这一假设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研究发现来自特定蚊子寄主植物的化合物实际上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少蚊子的肠道寄生虫负担。

2018年,我加入了由Baldwyn Torto教授领导的ICIPE行为和化学生态组研究团队,从事一项旨在改变青蒿素类化合物银胶菊素化学结构的项目。该项目有助于产生新的化合物,防止疟原虫寄生在受感染蚊子的肠道中。这种化合物是入侵性杂草银胶菊(一种恶性杂草)的一种关键代谢物,疟疾媒介「冈比亚疟蚊」在自然界中喜欢以其为食,以获取糖分。

几十年来,新型抗疟疾药物的研制工作侧重于研究能够治愈人类疟疾的分子。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关注这些能够「自疗」疟原虫感染的蚊子。根据蚊子的进食偏好,识别具有抗疟活性代谢分子的植物。这种方法使得新型抗疟疾药物的研制方向极具前景,促进关于疟疾防治和根除的工作。

  • Question:这个领域有什么研究空白么?

在疟疾流行病学中,很少将蚊子的植物性食物来源作为研究重点。事实上,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并不多,但其在影响疟疾防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Question:开放科学对您的影响?

我直接受益于开放科学,因为更广泛的读者群扩大了我的学术影响力,这点可通过在开放获取期刊中发表的文章的推荐、引用和下载数量得以验证。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欲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访问 Frontiers 官方网站:www.frontiersin.or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10411.html

上一篇:We\'re hiring | Frontiers 招聘生命科学、医学、脑科学组稿编辑
下一篇:科研资讯 | 虚拟现实和认知行为技术可用于抗抑郁治疗_Front. Psychiatry.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