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理思维而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qindili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 格地致理 立德在勤

博文

肯读:我的二本学生

已有 1161 次阅读 2021-8-21 14:33 |个人分类:阅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忽然意识到,当无法回避的信息时代降临,我们这一代凭借时间的错位,早已在现实中筑稳了各种堤坝,而这些孩子,却只能任由信息时代的冲刷,在不被理解的委屈中,承受各种未知的风险。智能时代貌似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便捷,但他们却居于这庞大、无形的网络中,最为被动的一个环节。他们貌似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个人生活,却借助网络的方便,被制作成一罐密不透风的沙丁鱼。无处不在的微信、数不清的群、早自习点名、课堂刷脸、网络霸权,不过以科技、消费的名义,将他们的生命切割成更多的碎片。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利用网课布置、批改、反馈学生作业的间隙,断续看完黄灯老师的这本书。这是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其中记录下来的关于80后、90后二本学生的学习面貌与发展路径,试图去揭示“这批年轻人在时代变迁下的困惑与失落,焦虑与希冀,思索时代环境与青年发展之间的关联”。


  吸引我看下去的,一则是这些年轻人身上显现出的那种默默无闻却又不折不挠的人生发展韧劲;二则出乎我预料的是,80后、90后的广东地区,居然仍有着触目惊心的贫穷存在;三则是同样出于教师视角的对座下学生的观察、交流、分析与思考——作为我们培养二本学生的高中,在大学阶段,这些学生的发展后劲,以及高中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很显然,无论高中学校喊出多么靓丽的口号,都无法掩盖最终指向的唯一目标:高考。“在高中老师对大学想象的善意谎言崩塌、卸除了高考的集中目标后,他们如一卷失去弹性的弹簧,松弛的状态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黄灯写道:“ 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这当中,也让我小心翼翼的看到了,这些二本院校,到底能为这些穿越高考之后的学生提供哪些能力的成长,与知识的收获。或者说,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只成为了一个连接起高中与社会的跳板,只不过,这些二本高校所提供的这个跳板窄了一些、小了一些,而已。


  我无意否认大学的存在意义,因为更多的,我们还可以从黄灯老师的反思中反思,高中教学,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下,如何走稳机灌与人灌、强制与引导、精细与简约等等诸如此类的传统与现代教育教学思维与方法上的“钢丝”。


  时代的宏观背景,毫无偏差地覆盖了每一个他们,却又奇妙地与地域叠加,呈现出有差异的面貌与过程。


  “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我们的殚精竭虑,可能只是他们的毫不在意;我们的无意之举,可能却成为他们的刻骨记忆。其间区别,应该来自我们自身对这个时代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克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972-1300761.html

上一篇:肯读:地理学为什么重要
下一篇:肯读:“真”先生
收藏 IP: 112.22.241.*| 热度|

1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