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Jiao)心(Ji)的等待后终于得到了期刊的回复,而不同的审稿决定往往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文章“命运”,究竟是“水到渠成”还是“仍需努力”,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细细讲解一下“审稿决定”那些事儿。
首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心头肉”文章提交后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责任编辑查看新投稿
期刊责任编辑(Managing Editor)查看投稿文章,用查重工具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检查,同时通过文章主体提炼信息(如标题,摘要等)对文章内容和质量进行初步判断。此时文章一般会有两个去向,直接拒稿(Reject)或继续分派。由于不涉及同行评审环节,此阶段一般耗时较短(约1-2工作日)。此时被拒稿的作者大可不必灰心,因为本阶段被拒稿可能是由于不符合期刊主题范围等造成的,只要重新审视文章,再选择主题和水平适合自己的期刊即可。要知道,没有耗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就已经很幸运啦!
同行评审
期刊责任编辑继续分配稿件给主编大人(Editor-in-Chief),由主编进行学术内容初审。通过主编初审后, 则选择领域相近,专业相符的科学编辑(Area editor 或Scientific Editor)进行审稿人的邀约,正式进入同行评审阶段。本阶段一些期刊可能会有责任编辑协助执行邀请审稿人。该阶段一般会选择2-5位该领域内的专家作为审稿人,审稿人将在一定的期限内(一般为1个月)进行文章评估,并收齐至少两份独立、意见不相左的审稿意见。根据期刊的不同要求,同行评审可能采取“开放式审稿”、“单盲(单向匿名)审稿”或“双盲(双向匿名)审稿”方式。
科学编辑给出参考审稿决定
科学编辑查收审稿人上传的审稿意见与决定,综合各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给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审稿决定。
主编给出综合审稿决定
主编查收审稿人与科学编辑给出的意见与决定,综合评估后给出最终审稿意见与决定:主要包括接收(Accept),小修(Minor Revision),大修(Major Revision),拒稿(Reject)。
责任编辑通知作者
期刊总编辑将主编与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与决定整理后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作者,作者即可进入投审稿系统查看详细内容并进行下一步操作。
作者收到审稿意见
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收到审稿意见的同时也开启了下一段挑(Zao)战(Xin)满满的旅程:
1. 如果收到的审稿决定为“接收(Accept)”,那么恭喜你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也说明你的研究成果的确引人侧目,令人“爱不释手”,毕竟审稿人与编辑都是“专业”与“挑剔”的存在,能够一次性获得青睐必定是“幸运”与“实力”双重加持的效果。
2. 如果收到的审稿决定为“小修(Minor Revision)”,那么也要恭喜你,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小修”决定下的审稿意见往往不涉及较大篇幅的修改,更多的是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相关学术问题的小探讨。此时,欢欣的同时莫忘了仔细阅读审稿意见,针对审稿意见给出合理的解释与答复往往是你迈向“接收”的关键一步。
3. 如果收到的审稿决定为“大修(Major Revision)”,那么同样要恭喜你,虽然某些审稿人给出的审稿意见貌似并不乐观,但综合下来编辑依然对你“寄予厚望”。此时此刻需要你沉心静气,梳理审稿意见,修改文章内容,补充理论依据或实验数据,整理逻辑关系并润色语言表达。整个过程虽然辛苦,或许还会掺杂一些焦虑,但只要你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在审稿意见的指引下,自己的研究成果会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4. 如果收到的审稿决定为“拒稿(Reject)”,那么很抱歉,这说明期刊编辑最终决定不再考虑录用这篇文章。不过也大可不必沮丧灰心,“化悲愤为动力”,审稿人给出的审稿意见是一次难得的与同领域专家探讨的机会,利用好这份资料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改,将对研究成果的下一次投稿意义颇深。
作者返回修改稿并回复审稿意见
返回修改稿并回复审稿意见时,上传文档一般包括:
1. 带有修改标记的文章。文章修改时注意进行标记,一般情况下期刊会要求提交标记版和无标记版两个版本,以便于同行评审的再次审议和最终编辑。修改时建议打开word审阅(review)下的标记(track changes)功能,便于随时记录。
2. 审稿意见回复。回复审稿意见的过程也是重新审视、修改和提炼研究成果的过程,为了表示郑重,建议单独建立一个word文档(可命名为“Response to reviewers' comments”),将审稿人的意见逐条列出,并在每条意见下方给出回应,回应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
1) 对审稿人的意见表示认同与感谢;
2) 根据审稿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回答,包括不起眼的格式或拼写问题,要让审稿人和编辑感受到你严谨认真的态度。必要时可以引用相关参考文献,插入图表或补充数据;
3) 指出该条意见对应的文中修改的位置(如页码和行数)。
4) 对于审稿人有所误解的意见,可以礼貌地进行说明;对于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的意见,应该保持尊重、礼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buttal),务必提供对应的论据支撑。
5) 如果一些意见无法采用,请做出详细合理的解释,避免任何负面的态度。如审稿人要求你补做实验,而你认为没有必要,请避免没有时间这种私人理由。必要时,可考虑在文中添加现有研究的局限性(limitation)或未来展望(future perspective)。对于意见相左的审稿意见,通常期刊学术编辑会给出建议遵循其中一方,若没有给出,请客观清晰地表达自己选择采纳了哪一方意见以及支持自己采纳的理由。
3. Cover Letter。 Cover letter中应当对文中修改的部分进行简要描述,让编辑与审稿人对你的修改心中有数。建议进一步阐述文章创新点,突出成果的优点。
4. 支持信息。对于没有在正文中出现但是能够对文章起到积极作用的数据等信息,可以以“支持信息(Supporting information)”的形式上传,以增加文章被录用的可能。
上传完成后作者就可以再次进入耐(Jiao)心(Ji)等待模式啦,相信努力终有回报,你的辛苦付出也终将会得到心仪期刊的认可。
祝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心想事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