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亭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aojt 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博文

眩晕-耳石症: 耳石为什么会脱落?

已有 4409 次阅读 2021-2-2 14:5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1年伊始,大家都看到这则新闻:知名偶像因病退出跨年演唱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退出跨年演唱会么,良性阵发性眩晕又是个什么病呢?怎么诊断及治疗这个麻烦的病呢?

什么是良性眩晕性综合征

“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这样你可能就听说过了,很多人甚至自己也遭遇过。

我们的耳朵不只是个听力大师,还是个平衡大师,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就是球囊、椭圆囊。在它们的囊斑上有一层耳石膜,上面附有一种专门感知重心、速度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被称为耳石。

耳石症还有另一个听起来很高级的名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让人秒懂这个病症的属性。

所谓良性

表明这病是个“良民”,不会伤人性命。

所谓阵发性

表明它不会持续性眩晕。一般来说,每次眩晕时间不会超过60秒,但可能多次、反复发作。

所谓位置性

指的是它发病讲究“位置”,这跟耳石掉落的半规管(人的左右耳各有3个半规管)以及在半规管内的位置差异有关,比如有些人起床、躺下会眩晕,而有些人仅仅在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就会诱发眩晕。

所谓眩晕

此“晕”不简单,会让人有一种全世界在眼前一秒转一圈的空间错乱感,还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恶心、呕吐、走路不稳等症状。

耳石为什么会脱落

耳石症大部分原因不明(占50~97%),但有过其它耳科疾病如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头部外伤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继发耳石症。

其次,耳石症与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和中风独立相关,这暗示着某些耳石症具有潜在的血管机制。

如何确诊耳石症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天旋地转需要做眼震视图,头晕咋就要看眼晴了呢,耳朵里咋就有“石头”呢,这“石头”咋还就如此顽固影响生活,一发起病来使人痛苦不堪呢?

“眼睛是平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身体出现头晕症状,就需要通过检查红外视频眼震来进行诊断。”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NY)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简称眼震。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眼震视图的临床评估有助于鉴别诊断,并为疾病的生理、病理和进展提供提示。

眼震视图检测范围广,不限年龄性别都能查,眼震视图可以对局部病灶定位起到帮助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眼震仪能够对前庭系统进行检测,也可以用于各种眩晕病症、听力损伤、空间定向障碍的检查,临床应用于评定前庭神经系统和眼动系统的功能状态及有无病损,并能判断病损部位是中枢性的还是外周性的,如果是外周性的,可进一步确诊是哪一侧,对于中枢性病变可以辅助判断在哪个层面上(小脑、脑干等),可对头晕、眩晕进行精准定位。如有听力损伤者,特别是低频听力损伤者;有空间定向障碍者(包括飞行人员发生严重错觉者);可疑小脑病损者;有运动病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者;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都可以通过眼震检查来进行诊断。

如何让离家出走的耳石回家呢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是首选,医生通过做眼震电图确定患者患有耳石症后,医生正确判断了耳石所在的位置,医生通过各种激发试验来推导石头目前处于三根半规管的哪个地方。如果判断正确,采取相应的复位手法,就可以让石头慢慢地倒回前庭去。

有时一次倒不完,要进行好几次重复的复位操作才能一点点倒干净。有时石头分开在好几个地方,就需要用不同的手法分次将石头倒回前庭。

但很多时候耳石还是会有一定的残余,临床上存在耳石症残余症状。这些残余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定的药物来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家庭自我训练的方法。

如何预防耳石症

1、起身躺下速度不宜过快,分三步:平卧三分钟,半卧三分钟,床边静坐三分钟。尤其中老年,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2、作息要规律,不要过度劳累,避免熬夜,稳定情绪,调节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3、控制血压,戒烟戒酒;避免同一个体位尤其低头时间过长,远离噪声;

4、季节交替注意保温,避免感冒;注意补钙,积极防控偏头痛、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

大兴脑科医院设立了眼震视图检查室,有专门的检查医师,可以实现精准检测,通过准确的手法复位来解决患者头晕目眩症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2663-1270204.html

上一篇:如何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才可靠?
下一篇:警惕:颈部按摩不当,可诱发脑梗!
收藏 IP: 113.200.1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