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创新是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以改进现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为目标的行动。搞科研创新需要读书,因为读书是夯实理论基础,跟踪相关行业进展的重要途径。说起读书,大家自然不陌生。如今涉足科研创新的人,历经小学,中学,大学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不说破万卷,至少也读过好几箩筐的书。很多人都明白精读与泛读的概念,知道一些重要的专著/论文要精读,而其它的要泛读。因为书海茫茫,文山漫漫,倘若毫无选择与取舍,欲将有关专著/论文从头至尾仔细看一遍,恐怕一辈子都不够,哪还有剩余时间去做科研创新。那么,是不是多看几本专著和几篇论文,就能顺顺当当地读活读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要不然,怎么众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综述时会感到吃力呢?
依我之见,一个人的理解,应变与想象能力决定其读书所达到的高度(或境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与引领潮流。这里,融会贯通就是要通过精读与泛读去学习和理解专著/论文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学以致用就是要灵活地运用专著/论文所阐述的原理,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和实践,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利后人效仿与传承;引领潮流就是要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跻身相关行业的前列,判断与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通过精读与泛读,应变与想象,逐步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引领潮流的境界。
融会贯通。通过精读(本行业的重要专著/论文)和读泛(本行业的其它专著/论文),去学习和理解专著/论文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是达到融会贯通的关键。那些达到融会贯通境界的学者(~95%)娴熟地掌握了专著/论文里的定律,定理,规则或规律;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守护者,他们在知识传递上功不可没;然而,他们对新知识的贡献几乎微不足道。那么,怎样精读和读泛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呢?在具体操作上,古人的精读办法是抄写和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对于短小精悍和易抄易记的古文,当今连篇累牍的科技专著/论文已使通篇抄写和背诵变得不合时宜。依我个人的经验,精读首先要动笔,其次要复习。这里,动笔不是全盘抄原文,而是录重点。要尽量将原文的表格或图片转化成自己的文字,将原文的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表格或图片。这些通过自己思考所做出的表格,图片或文字,对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帮助极大。如果笔记里的某些内容显得不清晰,应该查看原文,加以增补。复习是要记住所录下的重点。复习大部专著的笔记时,要有计划(比如,两周内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会影响记忆效果)。每复习30-40分钟笔记,要掩卷回忆一遍,24小时内再总体回忆一遍。当你形成了一定的读书规律(比如,每天某段时间必读书),你的脑神经到时就会兴奋起来,倘若突然中断,便会寝食难安。当年,我所在的大学规定寝室晚10:00熄灯,我只得利用走廊的灯光复习笔记或阅读字典,直至晚11:30,夜深人静,效果奇佳。(千万不要轻视这每晚一个半小时的复习与阅读;大学本科几年的坚持,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提及某本精读过的专著时,你脑子里会立即浮现出该书的章节安排,每一章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以及通过自己思考所做出的表格,图片或文字。换言之,由于充分了解该书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你讲述起来就像珠玑入盘,如数家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精读几本相关专著,经过对比,既扩大知识面,又增强记忆效果。当年,我在澳洲墨尔本大学攻读寄生虫免疫学博士学位,就连续精读了几部寄生虫学和免疫学专著,收获巨丰。泛读包括只看专著/论文的题目;看专著/论文的题目及摘要;看专著/论文的题目,摘要,章节段落安排,及每一段落的引句和收尾句(因为规范的段落都由论点开始,论据随后,小结收尾)。必要时,还应做些笔记。泛读有助于了解相关行业的进展。
学以致用。学习和理解专著/论文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然而,只有灵活地运用专著/论文所阐述的原理以及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才能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和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那些经过融会贯通而达到学以致用境界的学者(~5%,主要是创新主意的提出者,而非辅助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一些学者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为人类知识宝库留下了饱含智慧的数理化定律/定理及语法规则,供后人系统性地学习与传承;还有更多的学者似乎摸索出了一些创新/创作的诀窍,并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创新,发现与发明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但他们未能将其创新/创作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或归纳总结成行之有效的规律),所以他们的经验只能自用,他们的成功也只局限于其本人,后人无法系统性地学习与效仿。举例说,为什么爱迪生能搞出一个又一个的发明,但却未能系统性地启迪后人的创造力呢?因为爱迪生没有将其创新经验归纳总结成行之有效的规律,供后人系统性地学习与效仿。同理,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等高产的文学家,也没有将其创作经验归纳总结成行之有效的规律,供后人系统性地学习与效仿。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迄今为止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传递知识(定律,定理,规则或规律)成批量培养高考状元,但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律,只有不入流的学者臆想出来的创新/创作理论,而不能系统性地培养像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或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那样的文学家。作为学以致用的一个范例,我从精读与泛读中琢磨出来的三条写作规律(即,论点的引申,论据的浓缩,关键词汇的运用),使我能在2-3天内写好一篇研究报告,在1-2周内完成一篇综述,在过去的13年里编辑了17本英文生物医学专著(见博客相册)。(只要熟练地掌握5,000左右词汇和这三条写作规律,你也能很快地成为论文写手,网红作者)。前面提到的将原文的表格或图片转化成自己的文字,将原文的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表格或图片,可以有效地消除论文/综述写作的抄袭嫌疑。作为学以致用的另一范例,我从博士课程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三点科研创新策略[即,争先(first);更好(better);不同(different)],使我在后来的三个科研项目中仅用6-8月就逐一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提前超越项目的里程碑。此外,这三点科研创新策略,对研究报告和综述的撰写也裨益不浅。
引领潮流。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跻身相关行业的前列,判断与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引领潮流的境界。那些引领潮流的学者(<0.1%)不仅理论基础坚实,而且拥有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骄人记录;他们既是科学奥秘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者,他们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也使其成为天然的科研创新领域的先行者。
由上可见,作为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行动,科研创新不仅有赖于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离不开对相关行业发展的紧密跟踪。为了夯实科研创新的理论基础,紧跟奔腾不息的时代潮流,我们需要学会精读和泛读,应变与想象,逐步达到融会贯通(即,学习和理解书籍/论文所阐述的主要概念,方法与结果),学以致用(即,灵活地运用书籍/论文所阐述的原理,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和实践,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利后人效仿与传承),引领潮流(即,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跻身相关行业的前列,判断与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境界。一个学者的理解,应变与想象能力决定着其是否止步于融会贯通,还是深入学以致用,最终抵达引领潮流的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