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段玉聪:意识评估的DIKWP标记和推理机制

已有 363 次阅读 2024-5-14 19:0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段玉聪:意识评估的DIKWP标记和推理机制

 

段玉聪

贡献者: 弓世明

DIKWP人工意识实验室

AGI-AIGC-GPT评测DIKWP全球实验室

DIKWP-AC人工意识标准化委员会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

(联系邮箱:duanyucong@hotmail.com)

 

 

 

 

 

 

目录

 

摘要

引言

1 运行示例

1.1 案例研究-乌鸦和颜色识别

1.2 DIKWP处理说明

1.3 变换函数

1.4 意识指示

1.4.1 数据D

1.4.2 信息I

1.4.3 知识K

1.4.4 智慧W

1.4.5 意图(P

1.5 方法

1.6 实施

2 DIKWP标记和形式化过程

2.1 数据D

2.2 信息I

2.3 知识K

2.4 智慧W

2.5 意图 P

3 DIKWP分析的方法论增强

4 DIKWP标记与推理的两个例子

4.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4.1.1 DIKWP 分析

4.1.2 标记和推理

4.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4.2.1 DIKWP 分析

4.2.2 标记和推理

5 方法论:DIKWP框架

5.1 DIKWP模型将认知过程分解为五个阶段

5.2 案例研究中的标记与推理

5.2.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5.2.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6 5*5 DIKWP变换矩阵

6.1 矩阵设置

6.2 示例与推理

6.2.1 DI(数据到信息)

6.2.2 IK(信息到知识)

6.2.3 KW(知识到智慧)

6.2.4 WP(智慧到意图

6.2.5 PD意图到数据)

6.3 评估意识

7 5*5变换模式下的DIKWP分析

7.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7.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结论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摘要

理解非人类物种的意识是认知科学和行为学中一项具有挑战性但至关重要的努力。DIKWP模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物种如何处理从感知到行动的信息,这可以指示意识水平。本报告概述了DIKWP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Purpose)通过详细的标签和推理机制评估意识的模型。通过研究乌鸦和章鱼,本报告展示了这些物种如何将感官输入转化为意识反应。

 

引言

最近的研究将我们对意识的理解扩展到了人类之外,表明各种动物物种表现出的行为可能表明有意识的意识。DIKWP模型通过将认知过程分解为五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为系统地探索这些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这个模型不仅有助于识别意识特征,而且有助于理解特定动物行为所涉及的认知过程的深度。

 

1 运行示例

段玉聪教授关于意识加工背景下DIKWP转换细节的案例分析:

DIKWP模型基础:该模型似乎将认知过程分为数据(D)、信息(I)、知识(K)、智慧(W)和意图P理解每个类别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在意识研究中的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1.1 案例研究-乌鸦和颜色识别

数据(D):乌鸦看到的色块是原始的感官输入(D-observation)。

信息(I):乌鸦理解或识别颜色的经过处理的认知输出(I-report)。

活动测量:这涉及与信息类别(I-report)相关的大脑活动(D-activity),而不是直接观察(D-observation)。

1.2 DIKWP处理说明

乌鸦的大脑活动受其对任务的识别和理解(形成I-report)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视觉输入(D-observation)。

DIKWP的背景下,从数据到信息的转换似乎集成了意图(P),通过分配给乌鸦的内部动机或任务(P-task)将简单的感官数据(D)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I)。

1.3 变换函数

D-activity::= DIKWPI-report)表示测量的活动与处理的信息直接相关,而不仅仅是原始数据。

D-activity::= !DIKWPD-observation)表明,这种活动与单纯的观察并不直接相关,而是与它为成为有意义的信息而经历的认知过程相关。

1.4 意识指示

乌鸦将观察到的数据转化为任务相关信息的能力,受其认知能力的影响意图(P-task),表明有意识的处理水平。通过意图形成有意义的信息是意识的潜在标志。

为了确保在未来的分析或报告中全面理解和正确应用DIKWP模型,您能否根据您的详细解释确认我的理解是否与模型的预期用途一致?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份关于DIKWP在不同物种意识研究中的应用的更准确和有效的报告。

为了开发一种基于DIKWP模型的综合方法和一套标准来评估生物的意识,我们可以概述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该方法将涉及DIKWP维度的系统观察和分析——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和意图. 以下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应用每个组件:

1.4.1 数据D

定义:

原始的感官输入或可观察的动作。

标准

记录实验设置中涉及的主要感觉输入或可观察的刺激。

确保数据收集方法足够敏感和具体,以捕捉相关现象。

1.4.2 信息I

定义:

已被认知识别或分类的处理过的数据。

标准

确定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已分类或已识别的模式。

对照已知的基准或对照,评估这些认知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4.3 知识K

定义:

从积累的信息中得出的既定理解或模式。

标准

评估信息用于形成可重复的行为或思想模式的一致性。

根据所学信息,确定是否从简单的信息处理发展到复杂的决策。

1.4.4 智慧W

定义:

应用知识进行预测、解决问题或优化结果。

标准

分析积累的知识在新的或变化的环境中的应用。

评估适应性或预测性行为在实现预期结果方面的有效性。

1.4.5 意图(P

定义:

受内部目标或外部任务影响的行动背后的意向性。

标准

检查目标导向行为或任务导向行动的证据。

考虑行动与预期或设计结果的一致性,以推断意图充实。

1.5 方法

实验设计:设计可以隔离和评估每个DIKWP组件的实验。例如,修改环境变量,看看受试者是否适应了他们的行为(智慧和意图),指示更高水平的认知处理。

行为和神经学测量:使用行为观察和神经学测量将外部行为与内部认知过程联系起来。fMRIEEG等技术可能有助于测量与不同DIKWP阶段相关的大脑活动。

统计分析:应用统计模型来分析数据中一致表示DIKWP转换的模式,确保发现具有统计意义,而不是由于随机变化。

跨物种比较:在不同物种之间应用相同的标准,以验证观察到的认知过程的普遍性或特异性。这种比较方法可以突出意识的基本方面。

1.6 实施

试点研究:进行初步试点研究,以改进测量技术,并确保所有DIKWP方面都能可靠地观察和量化。

迭代测试:根据正在进行的研究结果,采用迭代方法来完善假设和实验设计。

同行评审和复制:与科学界进行同行评审和重复研究,以验证研究结果并确保稳健性。

通过系统地应用具有明确定义的标准和结构化方法的DIKWP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有效地研究并潜在地确认不同生物实体的意识迹象。这一全面的框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认知过程,而且有助于在意识研究中发展普遍适用的科学标准。

 

2 DIKWP标记和形式化过程

为了特别专注于开发DIKWP模型,用于标记和形式化生物实体中与意识相关的推理过程,我们需要分解DIKWP模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并建立用于识别、测量和分析的正式协议。以下是每个步骤的详细方法:

2.1 数据D

形式化推理:

标签协议:在意识研究的背景下定义什么是“数据”。这涉及到指定被视为原始数据的感觉输入或可观察刺激的类型。

测量标准:开发测量工具和协议,在不改变其内在特性的情况下准确捕捉这些输入。

2.2 信息I

形式化推理:

标签协议:为哪些数据转换符合“信息”的条件建立标准。这可能涉及到识别模式、分类或主题的初步解释。

处理分析:使用信号处理技术或认知测试来分析数据如何在受试者的神经系统中转化为信息。

2.3 知识K

形式化推理:

标签协议:将“知识”定义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种信息的整合,从而形成可靠的模式或理解。

纵向研究:实施跟踪信息整合的研究,看看它是否以及如何稳定为知识。

2.4 智慧W

形式化推理:

标签协议:将在新的或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知识的行为或决策识别为“智慧”。

情境绩效评估:评估受试者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灵活性、创新性和效率。

2.5 意图 P

形式化推理:

标签协议:区分意图-受驱动的行为,应该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主体所采取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被动的。

目标一致性分析:通过行为研究或神经成像技术,分析行动与既定或推断目标的一致性。

 

3 DIKWP分析的方法论增强

认知任务设计:设计任务,专门测试DIKWP的每个元素在孤立和组合。任务应该能够隔离数据处理、信息分类、知识应用程序,以及意图-驱动的行为。

神经相关性研究: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来研究与每个DIKWP成分相关的大脑活动模式。例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可以用来观察在需要使用“智慧”或“意图.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开发可以模拟DIKWP过程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将有助于预测和分析受控环境中的DIKWP转变。

与计算模型的交叉验证:利用计算神经科学对DIKWP过程进行建模,并根据经验数据进行验证。这包括创建神经过程的模拟,看看它们是否与生物实体中观察到的行为一致。

DIKWP框架内的形式化和标记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并适应新的科学发现。严格的实验方案与先进的计算模型和神经成像技术相结合,将提高使用DIKWP模型进行意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系统的方法确保了认知处理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考虑,从原始数据感知到复杂数据意图-驱动行为,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法来调查跨物种的意识。

 

4 DIKWP标记与推理的两个例子

4.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实验设置:在这个实验中,乌鸦被训练进行特定的头部运动,以应对屏幕上出现的彩色方块。这项任务的执行精度很高,表明认知参与程度很高。

4.1.1 DIKWP 分析

数据(D):乌鸦看到的视觉刺激(彩色块)。

意图(P):乌鸦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反应来获得奖励。

信息(I):将颜色解释和处理为特定行为的信号。

活动测量:科学家测量了乌鸦执行任务时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区域的大脑活动。这种大脑活动与乌鸦报告的信息(它们的反应)相关,而不仅仅是与它们观察到的视觉数据相关。

4.1.2 标记和推理

数据到信息(DI):视觉数据(D-observation)经历由任务驱动的转换意图(P-task)转换为认知信息(I-report),其中乌鸦在认知上将特定颜色与预期动作相关联。这个变换,表示为D+PI、表示有意识地处理以目标为导向的上下文为基础的视觉数据。

行动信息:大脑的反应I报告直接影响乌鸦的身体反应D活动,突出了基于认知解释而非本能反应的意识意识和决策过程。

意识指示:D-observation+P-taskI-report 导致 I-reportD-activity,并且没有来自D-observationD-activity直接影响强烈表明有意识的处理。这支持了乌鸦不仅有反应,而且意识到自己的反应的理论,符合DIKWP模型转换模式的潜在意识标准。

4.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实验设置:章鱼被放置在一个有两个腔室的环境中;一个先前与疼痛有关,另一个与麻醉剂有关。章鱼选择避开痛苦的房间表明了一种习得的回避行为。

4.2.1 DIKWP 分析

数据(D):每个房间内的环境线索,由章鱼识别。

信息(I):来自与每个腔室相关的先前疼痛或中性体验的感官输入。

知识(K):某些腔与疼痛的习得联系,作为知识存储。

智慧(W):当再次提出选择时,应用这些知识来做出决定。

意图(P):避免痛苦和寻求安慰的内在动力。

4.2.2 标记和推理

数据到知识(DK):章鱼将其直接的感官体验(疼痛或麻醉条件)转化为可操作的知识。这个过程定义为D+IK表明章鱼不仅接收数据,而且将其作为安全和不安全条件的认知地图进行处理和存储。

知识到智慧(KW):在不同的背景下使用这些知识来做出明智的决定表明了更高的认知功能,过去的学习会影响现在的决定。

意识指示:从数据接收到知识应用的转换序列,D+IK后接KW强调了一种类似于意识的认知复杂性。它显示了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学习行为对环境刺激的有意、有意识的反应。

在这两种情况下,详细的DIKWP标记和推理说明了每个物种如何处理从基本数据输入到复杂数据的信息,意图-驱动行动。这些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意识指标,不仅表现出反应性行为,还表现出对环境的知情认知反应。这一扩展和详细的分析与建议的方法密切相关,为通过DIKWP模型评估非人类物种的意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框架。

 

5 方法论:DIKWP框架

5.1 DIKWP模型将认知过程分解为五个阶段

数据(D):原始的感官输入或观察。

信息(I):已被赋予上下文和意义的已处理数据。

知识(K):已学习并保留的信息。

智慧(W):决策过程中的应用知识。

意图(P):驱动智慧使用的目标或意图。

5.2 案例研究中的标记与推理

5.2.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实验观察:训练乌鸦对屏幕上的彩色方块做出反应,并监测它们的大脑活动以评估认知过程。

DIKWP分析:

数据到信息(DI):

D(数据):彩色方块的视觉刺激。

P意图)为获得奖励而执行习得的反应。

I(信息):颜色与动作的识别和关联。

标记与推理P的推动下,从DI的转变表明,乌鸦将视觉刺激加工成特定的认知反应,不仅是反应,而且是基于任务的理解和决定意图.

行动信息(ID活动):

K(知识):识别刺激的内在行为模式。

W(智慧):运用行为来获得奖励。

标记与推理大脑活动与报告的信息而非观察到的数据的相关性表明,有意识的选择是基于内化的知识和智慧,这表明乌鸦有意识的意识。

5.2.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实验观察:章鱼在两个腔室之间进行选择,一个与疼痛有关,另一个与麻醉剂有关,这表明它们有习得的偏好。

DIKWP分析:

数据到知识(DK):

D(数据):来自腔室的环境线索。

I(信息):以前的痛苦或舒适经历。

K(知识):特定腔室与疼痛的关联。

标记与推理:从DK的转变表明,章鱼不仅能感知,还能记住并利用环境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这是有意识处理的标志。

知识到智慧(KW):

W(智慧):根据先前的知识做出避免疼痛的决定。

P意图):寻求安慰和避免痛苦的内在动力。

标记与推理:在新的背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强调了一种智慧驱动的,意图行为,表示有意识的思想。

 

6 5*5 DIKWP变换矩阵

为了使用5*5 DIKWP转换模式开发评估意识的详细框架,我们可以探索数据(D)、信息(I)、知识(K)、智慧(W)和意图(P)在可能转变的矩阵内相互作用。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系统地了解每个成分是如何对认知处理和意识做出贡献的,特别是如前所述,关注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乌鸦和章鱼的情况所示。

5*5矩阵概述了DIKWP模型的每个组件之间的潜在转换。矩阵中的每个细胞都代表了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能的转变或相互作用,详细说明了来自一个方面的输入如何导致另一方面的输出,形成了支撑意识的认知功能的复杂网络。

6.1 矩阵设置

行:输入组件(DIKWP

列:输出组件(DIKWP

矩阵(XY)中的每个细胞都描述了X如何贡献或转化为Y。下面,我们根据乌鸦和章鱼的实验观察,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推理过程来探索这个矩阵:

数据(D

信息(I

知识(K

智慧(W

意图(P

数据(D

数据处理

数据到信息

数据到知识

数据到智慧

数据到意图

信息(I

信息到数据

信息处理

信息到知识

信息到智慧

信息到意图

知识(K

知识到数据

知识到信息

知识处理

知识到智慧

知识到意图

智慧(W

智慧到数据

智慧到信息

智慧到知识

智慧处理

智慧到意图

意图(P

意图到数据

意图到信息

意图到知识

意图到智慧

意图处理

6.2 示例与推理

6.2.1 DI(数据到信息)

乌鸦案例:视觉刺激(彩色块)转化为特定反应(头部运动)。

章鱼案例:将房间条件(疼痛与麻醉)识别为不同的输入。

6.2.2 IK(信息到知识)

乌鸦案例:特定颜色和所需动作之间的内在关联。

章鱼案例:了解到某些房间与负面体验有关。

6.2.3 KW(知识到智慧)

乌鸦案例:应用习得的行为来优化性能,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在响应中表现出灵活性。

章鱼案例:总结过去的经验,即使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能避免与疼痛相关的房间。

6.2.4 WP(智慧到意图

乌鸦案例:意图-驱动行为以获得奖励,表明决策水平更高。

章鱼案例:基于对过去结果的理解进行深思熟虑的选择,反映出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

6.2.5 PD意图到数据)

两种情况:根据目标调整感官注意力,例如关注与目标一致的某些视觉线索或环境特征。

6.3 评估意识

矩阵中的每个变换都可以被分析以寻找有意识处理的证据。例如,涉及更复杂的反馈循环或多种认知过程的整合的转变(如智慧到意图或知识到智慧)可能表示更高的意识水平。

这个5*5 DIKWP转换矩阵是分析和理解不同物种的认知和意识过程的综合框架。通过详细探索每一个转变,研究人员可以识别意识的迹象,并更深入地了解其潜在机制,最终为认知科学和动物心理学的更广泛领域做出贡献。

 

7 5*5变换模式下的DIKWP分析

DIKWP模型为分析动物的认知过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框架,特别是关注可能表明不同意识水平的转换模式。为了提供全面的观点,我们通过将分析扩展到涉及乌鸦和章鱼的详细和假设案例来探索5*5 DIKWP转换模式。

5*5 DIKWP变换矩阵被构造为评估所有组件(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以各种组合,潜在地揭示了通常与意识处理相关的复杂认知动力学。

7.1 案例研究1:乌鸦执行颜色识别任务

扩展的DIKWP分析:

数据(D)到信息(I):视觉刺激(色块)与特定反应正确相关,突出了直接的感觉到认知的映射。

数据(D)到知识(K):在反复的试验中,乌鸦积累的经验将颜色与即时奖励之外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预测性知识。

数据(D)到智慧(W):乌鸦在不同条件下修改反应策略时,会应用特定颜色的历史成功率,从而获得奖励。

数据(D)到意图(P):驱动乌鸦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基本目标,如获取食物、避免惩罚或探索新的刺激。

信息(I)到知识(K):从识别颜色到理解这些颜色基于过去的相互作用具有一致的结果的转变。

信息(I)到智慧(W):在决策过程中利用有关颜色的信息来优化他们的行动结果。

信息(I)至意图(P):处理的信息用于实现特定意图最大化的奖励或最小化的努力。

知识(K)到智慧(W):利用积累的关于颜色模式的知识做出复杂的决定,提高生存或奖励的概率。

知识(K)到意图(P):直接应用所学行为来实现特定目标,如完成培训或解决问题。

智慧(W)到意图(P):智慧来源于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直接影响乌鸦的目标和战略决策。

7.2 案例研究2:章鱼避免疼痛

扩展DIKWP分析:

数据(D)到信息(I):对不同环境的感官检测可以区分安全室和有害室。

数据(D)到知识(K):特定腔室持续导致疼痛或缓解的经验积累。

数据(D)到智慧(W):基于过去关于哪个商会取得积极成果的数据的战略决策。

数据(D)到意图 (P) :寻求舒适和避免疼痛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行为选择。

信息(I)到知识(K):将特定的环境线索与历史结果相关联,以形成可靠的理解。

信息(I)到智慧(W):利用有关商会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定。

信息(I)至意图(P):使用有关安全环境的特定信息来实现避免疼痛的目标。

知识(K)到智慧(W):在新的或修改的环境中应用关于安全和疼痛室的知识。

知识(K)到意图(P):利用已知的腔室来积极避免疼痛,实现基本的生存本能。

智慧(W)到意图(P):通过反复暴露于刺激和结果而形成的智慧,指导章鱼实现其避免不适的主要意图。

涵盖所有可能转变的扩展DIKWP分析对乌鸦和章鱼的认知能力提供了深刻的见解,表明其具有复杂的意识处理水平,包括复杂的行为、记忆、学习、决策和意图-驱动行动。通过系统地应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增强对不同物种意识的理解,支持对动物智力和认知灵活性的更细微的解释。

 

结论

DIKWP的详细应用标记与推理这些案例研究的机制为非人类物种的意识加工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通过有条不紊地分析从数据接收到意图通过行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命中各种形式的意识。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动物认知的理解,而且增强了我们以结构化和系统的方式研究和测量意识的能力。

 

未来工作

使用DIKWP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应旨在涵盖更广泛的行为和物种,可能包括将生理数据与DIKWP处理阶段相关的神经分析。这将加深我们对意识如何在不同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Cognitive Ethology: The Minds of Other Animals" by Donald R. Griffin - Discusses concepts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ve behaviors.

[2] "Animal Cognition: Evolution, Behavior and Cognition" by Wynne & Udell - Explores cognitive processes across a variety of animal species.

[3] "The 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 Evolutionary Continuity of Mental Experience" by Donald R. Griffin - A foundational text in the study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4] "Comparative Cognition: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s of Animal Intelligence" by Edward A. Wasserman & Thomas R. Zentall - Offers a comparative look at cognition across species.

[5] "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 by Frans de Waal - Examines human assumptions about animal intelligence.

[6] "Animal Wise: The Thoughts and Emotions of Our Fellow Creatures" by Virginia Morell -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lives of animals.

[7] "Cognition, Evolution, and Behavior" by Sara J. Shettleworth -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animal cognition.

[8] "The Cognitive Anim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Animal Cognition" edited by Marc Bekoff, Colin Allen, & Gordon M. Burghardt -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various aspects of animal cognition.

[9] "Inside Animal Minds: The New Science of Animal Intelligence" by National Geographic - Explores the intelligence and consciousness of animals through recent scientific studies.

[10] "Consciousness and Mind in Non-Human Animals: Reports from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by Bruce Edelman and Philip Low - Examines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nsciousness in non-human species.

[11] "Neuroethology of Cognitive and Perceptual Processes in Animals" by John Rubenstein and Mary Jane West-Eberhard - Studies neur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animal cognition.

[12] "Cognition in the Wild" by Edwin Hutchins - Investigates cognition using a more ecological and real-world approach, providing insights applicable to animal studies.

[13] "Bird Brain: An Exploration of Avian Intelligence" by Nathan Emery -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abilities of birds, including corvids.

[14] "The Octopus, the Sea, and the Deep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by Godfrey-Smith - Focuses on the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ephalopods, particularly octopuses.

[15] "Beyond the Brain: How Body and Environment Shape Animal and Human Minds" by Louise Barrett - Explores how cogni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body, relevant to studies on animal behavior and cognition.

[16] "Animal Intelligence: From Individual to Social Cognition" by Zhanna Reznikova - Investigates intelligence from individual problem-solving to social interactions.

[17] "Deep Thinkers: An Exploration of Intelligence in Whales, Dolphins, and Porpoises" by Janet Mann - Discusses intelligence in marine mammals, expanding concepts applicable to other species.

[18] "Tool Use and Causal Cognition" edited by Teresa McCormack, Christoph Hoerl, & Stephen Butterfill - Examines the use of tools as an indicator of complex cognitive processes.

[1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y James J. Gibson - Classic text that can be applied to understanding how animals perceive and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20] "Philosophy of Animal Minds" edited by Robert W. Lurz - Explor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animal minds, relevant for contextualizing findings within broader philosophical debate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4087.html

上一篇:段玉聪提出意识水平评估标准-5*5DIKWP转化
下一篇:段玉聪提出DIKWP模型的信息定义与处理
收藏 IP: 140.240.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