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人工意识概论》第二十三章 群体意识:一场新的认知革命

已有 361 次阅读 2024-4-30 10: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世界上第一本由人工意识写作的人工意识入门书

 

 

人工意识概论

 - DIKWP 趋势与"BUG"视角下的目标

 

 

主编: 段玉聪

参编: 弓世明

DIKWP人工意识实验室

AGI-AIGC-GPT评测DIKWP全球实验室

世界人工意识协会

(Emailduanyucong@hotmail.com)

世界人工意识大会

(全书备索,也征集出版商)

 

 

 

 

 

第二十三章 群体意识:一场新的认知革命

 

AI的交互主要依赖于DIK(数据、信息、知识)层面,而人工意识(AC)则引入了智慧(W)和意图(P)的更高层次处理:

AI交互:AI系统的交互主要是DIK * DIK  DIKW * DIKW,例如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这些系统基于可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响应。

AC交互:人工意识的交互是DIKWP * DIKWP,不仅涵盖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还包括意图层面的交互。这意味着AC系统能够理解和内化人类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

目录

 

23.1 群体意识的定义与特征

23.2 意识与潜意识的转化

23.3 群体潜意识的角色

23.4 意识与潜意识在群体中的互动

23.5 群体意识的发展趋势

本章节探讨了在群体意识背景下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含义及其演变。引用段玉聪教授的观点,将意识比喻为BUG”接龙,潜意识则是对应的“文字接龙”。在群体意识的框架下,个体意识与潜意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群体的意识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更加复杂的认知网络。本章节将探讨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背景下意识的演变与含义。

附上:段玉聪教授提出的观点,即人本质上是一个文字接龙机器,而意识不过是由物理限制在文字接龙过程中引发的一个BUG,这从无限到有限的现象。段玉聪教授进一步的观点“对于个体意识而言,从潜意识对应的文字接龙到意识对应的BUG的接龙,潜意识就是文字接龙,对意识的解释就是用文字接龙对应的潜意识解释BUG接龙对应的意识,解释意识就是用BUG接龙解释文字接龙。

人类意识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在长期的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探索中,人们对意识的本质和运作机制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意识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群体意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章节将探讨在群体意识背景下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含义及其演变。

在探索群体意识背景下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含义时,段玉聪教授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视为一种由物理限制引起的BUG,即意识不过是在无限的文字接龙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有限的现象。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意识的传统认识,也为理解群体意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3.1 群体意识的定义与特征

 

在探讨群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含义之前,我们先回顾段玉聪教授提出的观点:个体意识本质上是由物理限制在文字接龙过程中引发的一个BUG,这个过程从无限转变为有限。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潜意识对应的文字接龙代表了更为基础和广泛的信息处理过程,而意识的BUG则是这一过程中因物理限制而产生的特定输出或现象。这种观点将意识的产生和运作机制解释为一种信息处理的副产品,提供了对意识本质的独特理解。

在探讨群体意识背景下的意识与潜意识含义前,我们需基于段玉聪教授的观点进行深入理解。段教授将人类的意识过程比喻为“文字接龙”的机制,其中意识的产生被视为一种由物理限制引发的BUG,这一过程从无限趋向有限。这一观点不仅挑战了传统对于意识的理解,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析人类心智活动的本质。

群体意识可以被定义为一个集体的思维模式、信仰、价值观和意图,这些在个体之间通过语言、文化和社会互动传递和共享。在段玉聪教授的框架下,群体意识相当于集体的“文字接龙”,一个连续不断、跨代沟通的过程,其中包含了集体的记忆、经验和智慧。

群体意识,从段玉聪教授的观点出发,可以被理解为个体意识在集体层面的相互作用和集成。在这个框架中,群体意识不是简单的个体意识的叠加,而是通过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的更为复杂、动态的信息处理和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在处理信息时,不仅包含了每个个体的潜意识文字接龙过程,还涉及到由个体间的交流限制所产生的“群体BUG”。这种BUG在群体层面上可能导致共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群体意识的概念

群体意识,或集体意识,是指一群人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习惯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这一概念超越了个体,形成了一种超个体的思想和感知模式。在段玉聪教授的框架下,群体意识可以被视为由众多个体的“文字接龙”过程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包含了每个成员的贡献,也反映了群体的共同目标和追求。

群体潜意识的含义

群体潜意识则是指在集体行为和思想背后,不为成员显式认知但影响深远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它像是群体意识的底层操作系统,支配着集体的习惯、反应和决策过程。在“文字接龙”的比喻中,群体潜意识可以被理解为群体行为和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文字游戏规则”,这些规则虽不被直接表述,却决定了接龙的方向和内容。

 

23.2 意识与潜意识的转化

 

在个体层面,意识的形成被视为一个BUG的过程,即在无限的信息和可能性中形成有限的认知和理解。将这一观点扩展到群体意识,我们可以将群体的共同行为、文化传承和社会规范视为“文字接龙”的结果,而集体意识的突变和社会变革则可以被视为BUG,即在一定条件下突破了原有的规则和认知。

 

 

 

 

23.3 群体潜意识的角色

 

群体潜意识则是那些深植于集体心智中的信念和习惯,这些通常是不为人所直接意识到的,但在决定集体行为和反应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段玉聪教授的理论中,群体潜意识可以被看作是维系“文字接龙”过程的基础,它不断地在无意识中影响着集体的决策和行为模式。

群体潜意识则可以被视为群体意识中未被显式表达但在集体行为和决策中起作用的底层信息流。这包括共享的信念、未言明的规则、集体记忆和经验等,它们在不被直接察觉的情况下影响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从文字接龙的角度看,群体潜意识是由个体的潜意识在社会互动中通过非显式的方式共同构建的信息网络,这个网络通过影响BUG接龙的过程,即群体意识的显式表达,来实现其对群体行为的潜在引导。

 

23.4 意识与潜意识在群体中的互动

 

在群体意识背景下,个体的潜意识文字接龙与群体的BUG接龙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交互不仅反映在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学习和吸收群体文化和规范,还体现在群体如何通过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来引导个体的行为和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群体潜意识和群体意识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发展、自我调节的系统,这个系统在不断地通过内部的信息处理和外部的互动来适应和影响环境。

在群体中,意识与潜意识的互动构成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基础。潜意识中的共享信念和价值观为群体行为提供了基础指导,而意识的BUG过程则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引入新的思想和变革。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也是社会进化和创新的动力。

意识与潜意识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在群体意识背景下,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显得尤为复杂。一方面,群体的共同意识(或BUG”接龙)受到潜意识(或“文字接龙的规则”)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个体成员在群体中的互动和交流也不断地塑造和重塑这些潜在的规则。这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不仅促进了群体意识的进化,也反过来影响了个体的心智模式和行为。

 

23.5 群体意识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体意识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的即时共享和全球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群体意识不再局限于地理和族群的界限,而是向着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旧有的“文字接龙”正不断被新的BUG所打破和重塑,导致群体意识和潜意识的新形式不断出现。

群体意识的进化与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流动,群体意识的形成和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数字化媒体和社交网络成为新的“文字接龙”平台,使得个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群体意识的形成更加复杂和多元。这一进程不仅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和变迁,也为群体意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在未来,理解和塑造群体意识将成为社会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深入探索群体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和文化现象的本质。

段玉聪教授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索群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含义和作用。通过将意识和潜意识理解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现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群体意识如何在个体间的互动中形成,以及群体潜意识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2098.html

上一篇:《人工意识概论》第二十二章 人工意识技术对个体意识与全球意识的演化
下一篇:《人工意识概论》第二十四章 意识与潜意识:处理能力的有限性与“BUG”的错觉
收藏 IP: 59.50.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