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a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livaliu

博文

树鹨(Anthus hodgsoni)

已有 6373 次阅读 2021-2-24 17:00 |个人分类:观鸟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树鹨(Anthus hodgsoni)雀形目鹡鸰科鹨属的鸟类。眉纹白色,耳后有一白色羽斑,上体橄榄绿色有纵纹,下体黄白色,胸部及两胁有浓密的黑色纵纹,上喙角质色,下喙肉粉色,脚粉红色。

查阅树鹨的资料,有关于生态摄影,鸟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分子水平的研究、繁殖生态习性研究等,在野外看到它,还有两个让人感兴趣的事,一是难辨雌雄,二是它在成都是留鸟还是候鸟。

树鹨是雌雄同型近色的鸟类。啥意思呢,就是看到树鹨了,你闭声闭气地在那里看了半天,拍了半天,就是看不出来哪只是帅小伙,哪只是靓妹儿。它们哪只都低调,上体都呈橄榄绿色带一些纵纹,在林下、池旁草丛中穿行时,与环境色协调不容易被发现。

我们知道,鸟类中有许多种类的雌雄个体在体型和羽纹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人们很容易识别出它们的雌雄个体,也有许多雌雄同型近色的鸟类,光用我们的眼睛就不好区分了。东北林业大学苏倡采用反射光谱技术,通过紫外光亮度、可见光亮度和总亮度、色度、色调的分段光谱分析法对雀形目下6种鸟的体表羽色进行了研究(2019年),发现6种单态型鸟类身体多个部位在反射光谱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雌雄差异。

该研究中所用的6种鸟分别是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淡脚柳莺(Phylloscopus tenellipes)、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树鹨(Anthus hodgsoni。研究显示这6种我们用眼睛难以分出雌雄的鸟类,通过反射光谱分析,其体表羽色在很多部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雌雄二型性。其中树鹨有13个部位的光谱分析参数均呈现为总反射亮度上雌雄差异显著。看来,在自然界中,鸟类的雌雄二型性是普遍性的。虽然我们人类需要用一些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区分那些雌雄同型近色的鸟类,人家鸟儿自己是很容易就看出彼此性别的。

2月我在成都的江家艺苑和成都植物园两地记录到了树鹨,那么它在成都是冬候鸟、夏候鸟还是留鸟呢。我查了一下懂鸟小程序,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分布图显示,成都属树鹨的夏候鸟区域。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近6年的上传记录显示,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中有33个省级地区都记录到了树鹨,未见到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观察记录,说明在我国树鹨分布广。至目前,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上传的记录中,树鹨的观察记录有8989条,其中在成都地区观察到的有88条。这88条记录,其中最早的一条来自2014年的,最近的一条来自今年2月,跨度近8年时间。从观察时间所在的月份来看,88条记录中0条是在5161011日期间。一年中有近5个月的时间,未见到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有树鹨的观察记录,是因为树鹨从低海拔地区迁徙到高海拔地区繁殖后代。在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对树鹨的繁殖习性观察显示树每年4月2至8日迁到当地,10月25至30日最晚迁离,在海拔1550米至2350米的梯度内,树鹨繁殖前后的数量的垂直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向高递增(勤,2002)。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夏候鸟树鹨的数量和繁殖观察显示,多数树鹨迁徙到当时的时间为5月中旬,在海拔2600-2800米的亚高山草甸区数量最多(王建平,1990)。在长白山北坡不同林带的观察还发现树鹨有利用旧巢的习性(高玮,1984)。成都西部属四川盆地西部,山地海拔多在1000至3000米间,海拔最高处高度为5364米,位于大邑县西岭雪山的大雪塘(苗基岭)。在成都地区观察到的树鹨的88条记录中有两条是在西岭雪山观察到的,时间分别是2016年2月和2017年12月。从现有资料和记录来看,尚无繁殖期树在成都高海拔山区出现的记录。从10月-12月,1月至5月成都平原都有树出现来看,应不是这里的夏候鸟。

认识并了解身边的生物,是保护的基础。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定区域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观鸟记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834-1273695.html

上一篇:黑颏凤鹛(Yuhina nigrimenta)
下一篇: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
收藏 IP: 110.185.171.*| 热度|

1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