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tt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itty

博文

研究生导师的自觉性 精选

已有 9033 次阅读 2020-1-11 20: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 辉按:本文是对最近南邮事件的一次思考。导师和研究生到底应该如何相处?由于导师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因此需要更多的自觉性。至于是否应该有更好的制度安排则未在本文讨论里)

       暂且不论学生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冲着他(她)可以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这点,就可以说在读研究生都有优点。我们经历过高考、考研的同学应该知道:高考复习有高中老师时时指导、有家长日日监督,考生只要按照学校的高考日程表按部就班备考就好;考研复习则从决定是否考研开始到选择方向、准备资料、备考复习等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生自己拿主意做决定,最为要紧的是需要自己督促自己一天天努力以达成目标。由此可见,能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至少在制订计划和自我管理方面已经具备较好素质,这岂不是很大的优点?因此,能招到研究生的导师应该偷着乐,因为你找到了可以和自己并肩作战、共同前进的新力量,还因为你找到了将来也许可以站在自己肩上看得更远的新一代。有了这个认识后,我们开始讨论导师的自觉性。

       由于我们差不多都是基于学科或者专业方向来选择导师,通过在实验室研究课题来建立起“导师-研究生”的联系,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导师的自觉性也限定在实验室范围内,尽量不涉及人生导师的话题。导师不应以成为学生口中的“老板”而自喜,应以成为学生心中的“引路人”而荣幸。作为导师,自己研究做得好应该问题不大,是否可以指导学生做好研究则是另外一回事。“导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它需要实实在在落到“导”字上。研究生入学就像开始了一段登山路,路漫漫途中自然会发问:是否可以登顶?什么时候能够登顶?是否应该退出?如何退出?导师的自觉性就体现在留心到学生的状态变化,并在恰当的时候给出合适的提示或建议。具体来说,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时间

        每一个导师对于自己实验室的管理常常会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每一个实验室渐渐会形成默认的工作时间。学生在加入实验室之前应该多方了解、搞清情况,一旦加入实验室则遵守约定时间即可。导师尊重学生的时间,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实验室学习的时间,不该安排学生去做与研究没有直接关系的事务;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学生实验室以外的时间,不该随意占用学生的自由时间。对于导师安排的事情,研究生是很难开口拒绝的,导师自己心里应该清楚这一点,因此尽量避免安排私人杂事给学生。

        (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始参与科研工作后,会发现实际的科研生活与自己考研时想象的似乎大不同,比如,拿到一个确定的实验结果并不轻松、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喜欢科研等等。做科研绝对不是所有研究生的唯一出路,在实验室有种种不适应的感觉挺正常,鞋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导师会遇见各类学生:有些学生喜欢钻研新问题且经常冒出新想法、有些学生不喜欢挑战新问题却可以将知识点讲得引人入胜、有些学生不怎么思考却可以将导师的想法执行得非常坚决、有些学生对于实验室工作没有多大热情也不太投入,等等。导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做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另外一方面也要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与学生相处中,逐渐制定出符合个体差异性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不论学生将来选择从事科研、科普、自然科学教师的工作还是参与非政府组织工作等,只要是学生真心喜欢并且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都值得被鼓励。 

       (三)、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小孩子走出第一步时会得到大人的极大鼓励,因此慢慢就可以走起来、跑起来。加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就好像将要走出科研第一步,虽然提出来的问题不在点上、想法也还比较幼稚,但是至少说明学生已经尝试融入科研了,这点就值得被鼓励,导师可以借机指导学生如何问出科学问题、如何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信心。实验室组会是导师与学生交流的好机会,导师不仅仅只是听学生的研究进展汇报,也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讲演逻辑性和表达清晰度。若有可能,尽量支持学生在学术会议做海报展示甚至口头报告,一步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也许实验室最不缺的就是失败。如何面对失败?这是一个问题。放弃,可能会懊悔;坚持,可能会痛苦。那么到底该如何面对失败呢?找出失败原因是最佳方案。因为找出失败原因,就可以设计应对之法,这样,我们就会忘记失败,内心重燃希望。导师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设计、找出失败原因,引导学生放松心情、重新再来。经过实验室生活,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种心态:失败不可怕,找出原因解决掉就好。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每一个学生勇敢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实验室每一个人的研究课题都不太一样,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研究的课题上自由畅想。导师的价值就体现在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进而激励每一个学生尽情发挥,在研究上做出自己的特色。后面这一点,对于学生将来面对各种评比时可以保持内心宁静至关重要。

       以上絮絮叨叨几多,只是研究生导师的自觉性不是论论就好这么简单。现在审查研究生导师资格以及分配招生名额时,多以导师是否主持项目以及所主持的项目大小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至于导师是否做好了培养学生的准备则鲜有考察。导师有项目可以做,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自然是好事,倘若可以自觉往前一步从培养人这个层面来培养学生岂不更理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569-1213781.html

上一篇:科学网博客开通
下一篇:在书房旅行
收藏 IP: 210.39.1.*| 热度|

9 黄永义 郭战胜 安海龙 王从彦 单坚开 谢力 苏德辰 蔡宁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