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决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郭崇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博文

《信息与知识管理》前言

已有 4925 次阅读 2010-7-24 11:16 |个人分类:教学笔记|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信息管理, 知识管理

前 言
       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经济开始从工业经济阶段逐步演进到知识经济阶段,人们对知识在经济发展乃至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重视。知识管理问题也逐步提到了日程上来。
        知识应用的历史是极其久远的,当人们从以狩猎与采摘为生发展到农耕经济,就已经开始获得和积累生产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而只能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传播的。进入工业经济阶段之后,科学技术知识渐成体系,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造纸和印刷术的发展使得知识能够加以保存和传播,使得知识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知识的作用更加显著,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催生了一批高技术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知识本身的生产与传播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成为一种新的专门事业。人们认为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阶段。
        知识的创新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于思维方式的重大改革。人们需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发挥知识的作用。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应用和创新需要自觉地加以管理。由于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流动性和创新性,它的管理需要专门加以研究。一个新的管理领域: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
        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知识管理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在各高校管理类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计划中也开始设置知识管理的课程。一般是从开设选修课起步的。
        高等学校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通用信息管理人才,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知识管理工作。为了使未来的信息管理人才掌握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近年来知识管理课程已经开始列入国内各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且已经有多种教材问世。这些教材虽然出发点和视角不同,繁简各异,但都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们的出版为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中,“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这一系列教材旨在体系设计上较全面地覆盖新时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各个知识层面。知识管理是信息系统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因此在这一教材系列中列入了这本题为《信息与知识管理》的选题。
        在知识管理的教材中,加入一定的信息管理内容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认为:由于信息是知识(特别是可以言传的显性知识)的载体,因此知识的获取、组织、处理、传递以及知识的应用和创新,都离不开信息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在学习知识管理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知识。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原先许多专业合并而成的,原来各专业的侧重面不同,有的侧重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原来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有的侧重于信息资源管理(原来的情报专业等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各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也有所不同。根据我们的理解,原来这套教材主要是针对前一类专业的,因此学习知识管理更着重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也就是更侧重于知识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由于这类专业有关信息管理(特别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散见于其他各类课程,为了给知识管理提供一些概括性的信息管理知识,本书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信息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共性的一些概念与方法,则尽可能合在一起进行讲述。但全书的主要内容和针对性还是知识管理。
        本书共有12章,各章的内容如下:
        第1章“信息与知识”介绍了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分类与特征,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了知识经济与创造力经济的特征和影响。
        第2章“信息管理概述”是对信息管理的概括介绍,阐述了信息管理的含义,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组织与人员的管理、信息服务诸方面,介绍了信息管理的内容,强调了信息管理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第3章“知识管理概述”是对知识管理的概括介绍。以知识系统工程的观点,从知识资源、知识过程、知识组织与人员、知识系统的基础设施、知识经营与知识服务、知识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阐明知识管理的特点。在概括介绍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后,后面的几章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共性和相关性,将二者结合起来,介绍其处理与管理方法和工具。
        第4章“信息与知识资源及其采集”从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的对比出发,着重介绍知识资源的涵义及特征,以及知识资源的分类。介绍了知识资源采集途径,以及知识搜索等技术。
        第5章“知识表示”介绍了知识的表示方法,着重介绍了不确定性知识与非结构化信息与知识的表示方法。
        第6章“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介绍了信息组织过程中的几类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知识组织的方法,包括语义词典、概念图、主题图、本体、语义网等。
        第7章“信息与知识的检索”介绍了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经典的检索模型;介绍了知识检索的概念、机理和评价标准,并重点介绍了知识检索模型以及基于知识的检索模型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方法和主要技术。
        第8章“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介绍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这门新兴的信息与知识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Web挖掘方法。
        第9章“知识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介绍知识系统中的技术工具与方法的组成与相互间的关系。包括知识系统中的人机分工与协作以及信息网络、博客与维基、信息门户与知识门户、知识泵与个性化推荐系统、群件与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Agent技术等工具和方法。
        后面3章则针对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系统的开发与典型应用进行了阐述。
        第10章“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介绍知识系统在运作层次上的工作过程,包括知识需求与审计、知识采集与编码、知识吸收与利用、知识保存与保护、知识传播与共享、知识转化与生成、知识学习与重用、知识集成与创新等活动。
        第11章“知识管理的典型应用”介绍个人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管理、政府知识管理的含义与实施。
        第12章“知识系统的开发”讲述的是知识系统开发的战略考虑和实施步骤。对信息基础设施的组成进行了介绍。还介绍了知识流程外包的特点和内容。最后介绍了一类隐性的知识管理系统:学习型组织。
        全书的结构与各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略)。
        我们认为,学习知识管理课程,首先要掌握有关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知道知识管理是“做什么”的,以及知识管理的作用和影响。然后掌握“怎么做”的一些方法和思路。由于本书主要针对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为主的专业,因此对知识管理系统以及系统中的主要工具做了较多的阐述,但是知识管理的另外一个侧面,即有关知识管理的组织与个人行为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本书在第3章中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读者不要因为其篇幅较少而不予重视。
        对于在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学过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的,在使用本教材时可以略去第1章的前一半和整个第2章。对于学时较少而只希望了解知识管理概貌的课程(例如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和通识性课程),可以只用第1、2、3、10、11、12这几章。教材内容可以加以灵活组织和剪裁。对于一些培训班也是可以这样选择的,甚至可以只使用第1、2、3章作为讲座内容,对于一些进行创新和创业的人士,选读这几章对他们的事业也会有所帮助。
        本书第1、2、3、12章由王众托编写,第4、6、7、10章由吴江宁编写,第5、8、9、11章由郭崇慧编写。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编委会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衷心感谢编委会各位领导、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以及系统工程研究所的领导和知识管理课题组对于本书编写提供的工作条件。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期的支持和提供的重点课题(70431001)和重大国际合作课题(70620140115)的资助,使我们能够较早地进入这一领域。本教材从选题、建构、写作到完稿一直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从他们的著作和谈话中得到了很多教益。我们特别要感谢我国信息管理学科的创建人之一、著名的管理信息系统专家黄梯云教授,作为本书的主审者,它不但对全书的组织架构给以指导,而且细心地审读了全书文稿,指出了内容和文字中的疏漏和有待改进之处,他的认真负责精神使我们深为铭感。我们还要衷心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刘宪兰编辑在本书筹划、组织与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知识管理是一门新的学科,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时间还不长,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学术眼界也都还有限,因此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和学员、广大的读者多加批评指正!
                                                                                   编著者谨识
                                                                                    2010年3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50-346880.html

上一篇:《管理决策方法》前言
下一篇:知识与智慧(诗与画)
收藏 IP: 202.118.69.*| 热度|

4 方红 赵星 章成志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