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科学》:导师帮不上你的时候,咋办? 精选

已有 11550 次阅读 2019-11-25 13:49 |个人分类:小柯生命|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撰文:Adam Ruben

编译:小文


不知道诸位读研后,对未来期待点什么?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对未来一无所知。

读研究生,一开始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问题:我应该阅读哪些文章?要怎么订购试剂耗材?当我问学长什么时候毕业的时候,为什么都笑而不语?

当然了,你也许会说,这些问题该去问问自己的导师(PI)。

毕竟,你选他就是为了得到帮助、指导以及奖学金。


长久以来,大家眼里的研究生学习就该如此:导师传授知识,研究生获得这些知识;直到研究生做出了足够的成果,或者导师认为你已经够资格答辩毕业。

在《星球大战》电影中,尤达大师(Yoda)曾经说过“总是不多不少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导师,另一个是学徒”。

这种一对一的教学,就像是孙悟空在三星洞得到了菩提祖师的真传一样。

但是现实生活比《星球大战》要复杂得多。


在学术界,这种“一对一”亲自指导的模式,很可能仅存在于新建的课题组中。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大可能遇得上的。

首先,你的导师需要照顾到一群人而不仅仅是你。

你所在的实验室可能有博士后、本科生、研究助理和实验室技术人员。

因此,用“一对多”更能准确描述这种指导模式。

所以,别指望你的导师能够从早到晚地给你提供指导,有时候甚至你们俩几个星期都打不上一个照面。

许多实验室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除非你的问题及其重要,否则就别去烦你的导师了。

比如,“这个反应中我应该添加多少镁”这样的小问题,就别问导师了。

你应该问的是“我把镁加多了,实验室烧起来了怎么灭火啊?”


其次,你的导师可能负责你的培养,但不代表需要他/她来直接培养。

导师工作是写基金、讲课、监督实验室工作、提交论文以及在你答辩时愁眉不展。

只把时间用来指导学生的导师实验室,迟早会关门。


最后,导师几乎不会自己去做实验。

所以,你的导师可能在名义上培训你,但是想看着导师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搬砖”?可能只存在于你的梦里。

更可能的是,你会被导师指派给一个不讨喜的博士后。

当你的导师无法指导你时,可能有其他的途径,有助于你的成长。


以下是一些可能获得帮助的途径:

高年级研究生

闻道有先后,即使是多读了一两年的研究生,也是有经验的。

实验室中的高年级学生可能经历过你正在挣扎的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要是真的这么聪明,又怎么会来读研究生呢?

姑且可以听一听他们的建议,但小心被恶作剧。

其实很多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做一些似是而非的课题时,狠起来连自己都骗。


博士后

如果你实验室里的博后想成为PI,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指导学生。

这是他们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不过真正当上PI就无所谓了。

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他们帮助你学习实验技巧,而你也在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指导年轻人。

不过也不要担心他们是否擅长此事,因为他们很可能不会因为不擅长指导学生,而当不了导师。

没错,这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学术职业市场。


研究助理

先介绍一下,研究助理比博士后更资深,但比导师地位低。

换句话说,他们可能跟你的导师一样有研究经验,但是没有学生、没有基金,没有大学的认可、没有正式编制、甚至于薪水不高。

你可能认为不值得去学习,但是研究助理,通常是实验室里最有经验的成员。

像你的导师一样,他们拥有多年宝贵的经验;与你的导师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真的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本科生

能够向实验室的本科生、实习生寻求帮助,这说明你能够忽略“阶级”,“不耻下问”。

当然,这也有危险,一旦他们尝到了指使你的甜头,估计你接下来的日子里,都需要躲避他们的“建议”。


网络

如果你对自己的研究有疑问,并且已经烦透了你的人类导师们,或者你压根就没胆量去问他们……别担心,网络可以成为你的导师!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其他老师

向闲杂人等求助或者去网上搜答案是一回事,向其他老师寻求建议是另一回事——使你感到在“背叛”自己的导师。

你可能会担心他们会私底下跟你的导师沟通:你不在组里的时候,你的学生偷偷来问了我一个实验的方法。我发誓,这种事情只发生过一次,而且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你的学生。

其实,向别的导师寻求帮助,并没有错。

他们顶多能说“不”,当然也有可能说:“非常欢迎!”


结语

以上的这些方式好像在说:“在需要帮助时,找谁都别找你的导师”。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在研究生院,害怕去寻求帮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找除了自己导师以外的其他人寻求帮助,更难做到。

科学家们在学术上严谨地研究了导师制问题,上个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报告如下结论:

生物学博士生的技能成长,与主动跟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讨论具有正相关性;却与自己导师的指导关联不大。

不骗你们,这是一个真实的研究。科学家真是会研究任何东西。

所以说,如果你在读研时挣扎,且不知道该找谁寻求帮助时,多考虑考虑除了导师以外的人选。

建立一个可以为你提供帮助的同事网络,一旦有所收获,也不妨让自己成为别人网络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9/11/experi-mentoring-where-turn-when-your-pi-can-t-help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3233-1207507.html

上一篇:Nature生命领域论文熟肉(全)|小柯快递
下一篇:新科院士董晨、马兰最新顶刊论文 | Immunity&Nature Neuroscience
收藏 IP: 123.114.155.*| 热度|

8 苏德辰 杨正瓴 黄永义 强涛 靳建辉 孙颉 杨连新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