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学术交流如何正面回应教育“去行政化” 精选

已有 8214 次阅读 2018-9-20 21: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交流, 教育, 去行政化, 科学机制

 

学术交流如何正面回应教育“去行政化”

---从中国科大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说起

教育“去行政化”说过多年了,如何“去”是个难题。近日,“中国科大对教授采取‘柔性考核’——通过学术交流会议总结科研人员3至5年的阶段性工作,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 《中国科大打造“三无四有”科研环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9/417795.shtm为我们吹来了一股教育“去行政化”的清风,打开了一扇行政考核与科教相结合的窗口。

中国高校对教师的行政考核可能在世界上是最严厉的国家之一。在以论文、职称、“帽子”为导向的高校考核机制下,教师对教学心不足、力也不足。有的教师认为,现在“扎扎实实投入教学的教师可能‘挨累不讨好’,长此以往也会失去教书的动力。” 大学老师们认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应从改革大学教师考核机制做起。《教育部:狠抓本科教育!专家:更应从源头抓起》--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9/417774.shtm

一方面本科教学质量大面积不如意,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普遍很弱,不仅总结科研思路和语言逻辑表达能力弱,更是激发创新思想,相互交流与质疑纠错能力弱,这直接导致我们高校培养的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科大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化弊端为神奇,无疑是去芜存菁、提高学校综合创新能力的一项好举措。在他们5 年的这种实践中,这一措施得到教师学生的欢迎,说明了这一改革探索是很有意义的。有的教师更是认为这是学校“学风正”的重要表现,“跟国外的学术机构很像”。这不无道理,因为我国的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被逼着做题目,这使他(她)们对真知的探究、对事物的好奇心几乎消耗殆尽了。面对高中教育的现实,对爱生如子的中国科大人来说,保护、保持这些将来富有创造性的青年学子对科学的巨大热情和好奇心,就是当前学校紧迫需要树立的优良学风。因为优化良好办学氛围,首要的就是尊重学术,从制度上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地位。正是在这一“短板”上,中国科大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

这种探索的意义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在笔者看来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就是重新发现学术交流这一科学机制的魅力。现在我们对学术交流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不仅仅是学术信息的集散地,更是启迪思维、纠正谬误的试验室,激发创新思想、弘扬质疑批判科学精神的试验田。然而学术交流的这些核心价值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更缺乏实际运用的经验。

为什么会出现“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科学机制资源宝库中,我们只熟悉那些少数已经运用了无数次的管理手段,而很多好的科学机制我们尚没有全面认识清楚,更没有开发出来加以运用。我们的科学管理手段有限、甚至可以说是贫乏,没有更多更好的措施来替换。虽然中国科大仅仅是将学术交流这一科学机制扩展运用于对教师的行政考核,但无疑对开发运用更多有效科学机制、改变我们科学管理手段不足、管理方式不适应科学快速发展的落后状况有无比巨大的意义,在破解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痼疾,中国科大敢于“吃螃蟹”的精神与作法值得称赞。

中国科大的这一探索还有一点启示:科学管理需要并可以与“学科融合”。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正发生着不同学科深度融合的变化,那么教育管理与学科能不能融合、怎样融合?中国科大将“学术交流”这个学术问题与不沾边的“述职考评”相联系,这种独特探索难道不是学科与管理的结合?如果这一探索得到认可,那么其它的学术问题、科学机制能不能与管理相结合,并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

自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以来,我们进行了不少政策、管理方式的大胆改革与创新,但尚不能适应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变革的现实。在管理手段上正愁于有效管理手段不足,此时,中国科大这一探索无疑这为我们打开管理与“学科”融合开辟了一条新路径。那么,其它的管理手段能不能与学科相结合?难道我们只能简单的揪住项目、“帽子”、牌子不放?只能在经费、奖励上发力?中国科大就没有走老路,而是在科学机制上发力。面对大学时期学生个体思维日渐成熟、自我意识强势觉醒的新常态,面对教育创新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迫切的新常态,探究教学科研的新动能,推动教学科研新发展,正是开拓创新的大好机遇!这就是中国科大探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高峡  2018年9月20日于塔什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92-1136015.html

上一篇: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统一”? ——与冯大诚老师讨论
下一篇:“原创性”评价的复杂性与评价原创眼光的变化
收藏 IP: 213.230.92.*| 热度|

8 郭景涛 李斐 崔锦华 史晓雷 吕洪波 牛凤岐 邓小钊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