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rus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rusen

博文

好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 精选

已有 7829 次阅读 2020-10-1 13:30 |个人分类:Meet Houston 2019|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研究生培养

                                              好奇心01.jpg

 

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和引导好奇心

 

作为一个不入流的硕士生导师,也经常会被人问起,是否该读/适合读研究生这类问题。


在师生双向自由选择模式下,如何选择有培养潜力的学生,或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对双方来讲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难度仅次于选老婆/老公或者找工作。

 

根据在美国访学期间的观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我以为,对专业的“好奇心”可以作为自己是否适合深造或者师生互相选择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

 

 

好奇心有多重要,孔夫子早已经说清楚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觉得,好奇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满足猎奇心理(Come and See)。可以称之为“猎奇者”,类似于旅游当中的一日游系列,止步于走马观花、拍照留念。

第二层,追求全面的认知(Know How)。对应于孔子所说的“知之者”,类似于自助游或自驾游,一般会提前查阅资料、攻略,做出一定规划。

第三层,探索表象背后的原理(Know Why)。对应于孔子所说的“好之者”,类似于深度游,一般会在某个地方做长时间的停留,追求完整、全面的体验。

第四层,找到“真爱”(True Love)。对应于孔子所说的“乐之者”,这已经不是旅游了,是找到了准备“终老”一生的地方。

 

芸芸众生之中,有一部分人天生好奇心强烈,并且在成年后能够长期保持这样的好奇心,这些人最终都会成为“乐之者”。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总会成为各自领域的翘楚。


这样的学生比例很低,应该不会超过5%。

对于这样的学生,自我教育是其成才的主要方式,比如爱迪生、乔布斯。


也有一部分人,经历了初高中的基础教育以后,好奇心基本被磨平,对所学的专业连“猎奇”的兴趣都缺乏,也可以称为"佛系"青年的状态之一。

在今日中国的大学中,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不低,估计有10%以上。

对于这样的学生,现有的教育方式几乎无能为力。想把这部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工具人”,也是难以办到的。


 

剩下的部分处于中间状态,他们的好奇心处于薛定谔状态,这才是现代教育需要争取的部分:

l  把“猎奇者”培养成为“知之者”,也就是合格的工具人;

l  把“知之者”引导成为“好之者”,也就是高级人才。

一种教育制度的优劣,就体现在上面两种转化的“效率”。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无疑是培养“好之者”,甚至“乐之者”的主要阶段。

无法保持好奇心的人,很难在这个阶段有真正的收获,这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本科毕业之后在企业工作的十年时间里,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好奇心,是能够重回学校读研究生,进而走上科研道路的关键。

 

1994年参加工作后,为了解决自己的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次主动开始做一些研究性质的工作。


最初几年,我被分配在一个油气分析工人岗位,其中有一项工作是定期评价催化剂的效率。

原来的操作方法是把所有组分(几百个)的分析结果打印出来,判断汽柴油组分的特征,然后手工统计汽柴油组分占全部组分的百分含量。

这项工作十分繁琐、枯燥,需要我们两个人配合,用计算器进行几个小时的计算和复核,才能获得准确结果,有时候还不得不加班。


我想办法找到了分析软件的打印输出文件,并导入到数据库,然后简单编程进行统计计算,十分钟就可以搞定原来半天的工作,还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好奇心02.jpg

依据这个“自发”的研究工作,申请了我的第一项科研成果,也因此顺利地从工人岗位转岗到技术人员岗位。

 

其实,这个“研究”工作与我本科所学的专业(油田化学)关系不大。最初动力就来自于好奇心,所需的计算机技能也都是自学的。

 

2003年回学校读研究生以后,很快地适应了学习和科研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与自己一直保持着这种好奇心有直接的关系。

 

留校当老师的这几年,遇到过几个本科成绩很优秀,但是对本专业缺少好奇心的学生。培养几年后的结局,要么是一场“灾难”,要么变成了“相看两相厌”。

 

在面试学生的时候,我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

“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前提之下,在你学过的所有专业课中,有没有主动想要做些研究工作的实验或知识点?具体是什么?”

如果答案是没有,或者根本说不出具体内容,通常可以判断为对本专业好奇心不强。


面对这种情况,可能师生双方都应该认真考虑是否有进一步合作的必要。

 

享受好奇心满足感的人,才有机会成才

 

所谓的高级人才,是思维方式的高级,也就是提出/分析/解决的能力的提升,否则就只能是“工具人”。


高级人才的成长,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客观上也需要提供良好的引导和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引领学生入门,然后提供若干思维训练“模板”或“范式”,剩下的大量训练工作直至融会贯通的过程,则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

好奇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反馈机制。


好奇 → 开始思考 → 部分好奇心得到满足 → 引发了更多的好奇心 → 新的循环开始……

 

科学研究是一个“良心活”,思考到什么程度是骗不了自己的。

这种反复提出问题,反复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辛苦程度常常比“996”工作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生在整个训练阶段,好奇心的满足常常是唯一的回报。

如果无法享受好奇心被满足的乐趣,也就很难坚持下去,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好奇成为一种习惯,是怎样的体验?

 

从2019年初到现在,因为境遇/心态的变化,开始写一些自媒体文章,不知不觉之中,也有几十篇,小十万字了。


回顾一下,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多数文章遵循“好奇”→“探索”→“结论”这个模式。

l  2019年春节去福建旅游,写了中国民间信仰·泉州观察报告系列,探索不同宗教在民间的存在状态

l  探讨高校科研考核制度,写了范伟、赵本山春晚小品《卖拐》剧本2.0系列,探索“民工型教师”的生存指南

l  2020年美国访学期间,写了 走遍Houston的大学校园系列,探索美国社会公立/私立、教会/普通、地方/全国大学的特色

l  对美国生活的总结,写了盘点在美国喝过的那些酒系列,探索中式/西式烈酒的差别及化学原理

这种写法并非事先的刻意安排,完全是兴致所至,水到渠成的结果。


不知不觉中,好奇心模式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思维习惯。


不论是外出游玩,还是日常生活;也不论是讨论教育/工作这样的严肃话题,还是聊一聊电影/自媒体这样的八卦话题,最后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走到了好奇”→“探索”→“结论”这个模式。

 

这种体验有点像小孩子对棒棒糖的渴望:

l  没有吃到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想要得到

l  真正得到的时候,心理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一颗糖的物理意义

 

写文章也是同样的感受,没有对事物背后的原因做一番探索并得出自己看法的时候,总感到抓耳挠腮/辗转反侧/意犹未尽。


比如,盘点在美国喝过的那些酒系列,最初的计划是离开美国之前,统计一下喝过的酒,记录下喝酒时的感觉就足够了。

可是,把这个流水账记录完成后,蓦然之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缺憾感涌上心头。

一个学了三十年化学的教师,一个自诩为资深级别的酒鬼,只能如别人一样说:这个酒好喝,那个酒不好喝。

这实在是暴殄天物,既辜负了平生所学,也辜负了喝过的那些“美酒”。

于是乎,加班加点赶写完了一篇盘点在美国喝过的那些酒之三:中式和西式烈酒的分析及比较

写这一篇的过程中,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写完之后,则是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画一个完整的句号。

 

好奇心这种病,还能“治”吗?

 

从猎奇者,到知之者,再到好之者,其实与网瘾或者吸烟差不多,也可以算是一种心理/精神类疾病。


据说江湖上曾经有一位杨永信大师,可以用电击法治疗网瘾。

好奇心这种病,如果要治愈的话,估计最少得用一万伏特高压电、连续电击一个月才有希望。

 

好奇心并不是一种轻易可以长期保持的能力。

对于多数成年人,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好奇心,而不是相反。


现在的教育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逐步失去好奇心,经历了初中/高中之后,有不小比例的学生在大学里面对专业是完全漠然的。

作为一名老师/家长,我们常常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怎样才能重新激活他们失去的兴趣。

 

现代人比较容易接受某些慢性病是终生无法治愈的,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但是不等于我们仍然要通过治疗达到与疾病长期共生的关系。


那么,有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药物,可以让我们与好奇这种病长期共存呢?

那就是尽可能满足它。

 

这包含了两种模式:

一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或看法,逻辑自洽。

二是通过求证,认同某种权威的理论或者观点。

 

比如,对中式和西式烈酒进行分析及比较时,开始认识到酒的口感和风味来自于组成酒的“少量关键”有机分子,不同的工艺过程影响酒在分子级别的组成,这种程度的认知足以满足我当前的好奇心。

 

好奇心03.jpg

再比如,讲授《大学化学》课程时,多次讲到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虽然也曾经努力地想搞清楚背后的原理,但是资质所限,无法做到。了解相关背景之后,不得不接受了科学界普遍认同的量子力学解释。

这种模式虽然差强人意,也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

 

对于一个“好奇”病症的深度患者,无论是对于身边的琐事,还是专业的研究课题,一旦开始探索,将会一直努力进行下去,直到找到任何一种可以接受的模式,或者留下终生的遗憾。

 

人类好奇心的探索和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走上了开启好奇心之路,就打开了一扇窗;对窗外新世界的感受,只能是冷暖自知了。

作为个体,无论是学生,还是导师,都可以双向选择是否要开启这个过程。

 

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考虑到古代教育的普及程度,我以为,古人的这个说法,也是在抱怨好奇心这种病:“轻易得不上;得上了,就治不好”。

考虑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也许只有通过探索和发展好奇心,人类在未来才能保持自己独特的价值。


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家之间对于科技的竞争将会越发地激烈。

说到底,这是高级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模式的竞争。


根据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粗浅观察,目前我还难以找到乐观的理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8930-1252861.html

上一篇:从“为什么不能是你?”到“生死而已!” ——对《八佰》的几点感想
下一篇:鲜活的语言,总是在民间
收藏 IP: 98.200.11.*| 热度|

20 武夷山 杨正瓴 范振英 李焰东 张启峰 李陶 晏成和 陈志飞 黄永义 王勇 檀成龙 黄河宁 文克玲 康建 孙颉 王启云 杨金波 邢志忠 崔树勋 张淑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