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青年基金,该不该重点评价代表作?

已有 6492 次阅读 2020-1-24 20:55 |个人分类:论文评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自然基金, 观点, 青年基金

序:大年三十,依然在思索如何完善基金的申请书。不由得打开历次评审意见,似乎每次都要被“代表作水平不高”而鄙视一番。对于注重创新的青年基金而言,代表作真的重要吗?笔者认为,青年基金的申请门槛,一定程度上已经限制了申请人为博士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这部分人总体是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以代表作作为研究基础的评判着眼点,重视的是刊物水平,而不是研究创新,这是评审的本末倒置;人与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以及长期缺少资助所导致的代表作匮乏所形成的恶性循环,让一部分人因代表作而回天乏术;代表作制度,一定程度上还会助长唯论文导向。对创新而言,ideapaper更重要!对青年基金的评审,应该多一些扶持、帮助,少一些打压、贬损!

 

注:

①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②本文图文并茂版首发于公众号,如需转载,请私信作者。

 


(公众号)


 

在青年基金的亡命之徒中,有很多人败给了研究基础。


同行这位小冤家,使用的夺命秘技包括:





image.png





 

当然,同行想抹杀你的时候,可以将你损的体无完肤,比如2019年某同行评议专家就曾对我言到“没有研究经历和经验,设备也不健全,申请书撰写的层次不清晰,撰写的标题混乱,也不符合学术文体格式要求,申请者对申请书撰写中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缺乏深入思考,区分不清,科研基本素质较差,成果积累档次不够”。

 

image.png

这个专家就差跑到我家坟头去骂我祖宗十八代了,怎么生出一个这么顽劣的子孙!

 

我自己想想,一个申请本子写的一无是处,再被人骂到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我也算是个人才了!但回过头来看看人家的意见,诸如“申请书撰写的层次不清晰,撰写的标题混乱”这样的结论,也不知道同行是怎么得出来的,反正我是按照基金委提供的模板从上到下写的……

 

image.png


当然,既然同行是冤家,也有可能碰到相好的


 

同一个本子,第三位同行评议专家说“项目申请者从事……等方面的研究,具备较好的理论研究基础,项目研究思路清晰,但系列测试试验尚需形成系统,部分试验有待进一步做出调整”。

 

虽然依然没瞧上我,但至少还有一种“你很好,可惜我们不合适”的错觉。

这种错误也让人感觉,也许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堪。

 



从以往的申请经验而论,青年基金同行评议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


一、请针对创新点详细评述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

二、请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方案与申请人的研究基础评述项目的可行性。

三、其他建议

 



第一点,主要是创新性、研究价值评价,实际上大部分评审在这一部分还是手下留情的

第二点,就是使出杀手锏的重头戏,评审人可以对你的申请书进行更细致的打量。应该说,即便某些专家毙掉了你的申请,但一些建议还是很中肯的,让你可以在以后继续改进。但也有一些评审人,直接从研究基础就把你淘汰。

以至于到了第三点“其他建议”的时候,人家已经不想和你说什么了

 




对于青年基金,以代表作为典型的研究基础,真的有必要吗?

笔者认为,不仅没必要,而且还应该取消代表作制度。


理由如下:

第一,申请门槛,一定程度上已经限制了申请资格。目前申请青年基金对申请人的要求如下:



这些条件,已经对申请资格进行了一轮把控,包括年龄、以往研究经历等。试问:在当今,博士毕业的,有几个没做过基础研究?获得过高级技术职称的,或多或少也有过几年的科研打拼。因此,那些以“不具备研究基础”为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与其说是良药苦口,不如说是潘金莲的毒药。

此外,值得讨论的是,如何看待研究基础?既然是倡导创新,就不可能具备完全经验,而应该是同一方向或同一领域有过探讨和研究。如果是完全具备经验,又何谈创新呢?另一方面,以“不具备设备”之类的理由来给出差评的,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019年,青年基金平均资助额度为23.42万元,这个额度做一些实验是可行的,但指望利用这点资金就搭建平台、购买大型精密仪器,无疑是痴人说梦。评审人应该重点关注研究内容是否创新、研究方案是否可行,至于申请人怎么完成,那是他或她该考虑的问题。试问,你说人家“不具备设备”,这问题你能解决吗?你这条建议有助于申请人改进吗?难道非得把设备都配齐了,再等你补刀“研究内容已不具有创新性”?

image.png


换个角度,目前设备在一个单位不全是非常正常的,过日子也有可能缺少柴米油盐。但日子还得过啊,怎么办?要么重新置办,要么跟别人借……反正日子要想过得去,总会想点办法来处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乃至老化,租赁、共享、协同等方式,也会让设备方面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第二,代表作制,喧宾夺主。青年基金,其核心观测点是创新,而代表作制度,反而让一些评审人员舍本逐末。现在对代表作的审视,一是看是不是行业顶刊或行业公认期刊;二是看带不带I,诸如SCIEISSCI等依然是部分评审人津津乐道的。行业顶刊和行业公认期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冒昧的问一句:发表在这些刊物就等于创新吗?

一些当年被选入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在后续几年的被引用次数直线下降,似乎透露着某些行业秘密。

image.png


反之,以代表作不是行业顶刊或不带I,就认为没有研究基础,是不是偏离了评审的要点呢?代表作,甚至沦为一些评审人恶意差评的工具,简单粗暴根据代表作就得出了差评的结论,类似的评审意见似乎在每年发榜之际也并不鲜见。

 

image.png

第三,代表作加大了“贫富差距”。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是不同的,创新,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让研究人员更好的发挥特长,而不是让研究人员更好的发表论文。从这个意义而言,代表作并不是创新的主要指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导师、不同能力的青年人员而言,代表作营养不良和贫富不均是客观存在的,加之长期得不到各个层面的资助,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近年来的代表作都囊中羞涩,导致缺少科研资金、成果产出少的恶性循环。如果以代表作作为研究基础的主要观测点,那么那些缺乏代表作的人是不是就不用申请基金了呢?又或者因为屡屡败北,每年应付一下就行了呢?又或者即使用心写了申请书,最后因为评审人一句“成果档次不够”而game over……凡此种种,都像是给一个人打上了烙印、贴上了标签。

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不扭转,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科技创新的发展。

image.png


第四,代表作制度,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助长唯论文导向。当前的代表作,还是把论文作为主要代表作,这是不争的事实。1960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此后几年,他进行了多次育种试验。但直到1966228日,袁隆平才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截止目前,这篇论文的下载量仅有1527次,被引用次数仅有108次,但你能说袁老的研究不够创新、他的研究没有基础吗?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发现一种活性成分,并命名为青蒿素。5年之后的1977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这篇文章,截止目前,下载量为5075次,被引用次数为207次,但你能说屠呦呦先生的研究不够创新、她的研究没有基础吗?


image.png




image.png

 

相反,我从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巨匠身上,看到的坚韧不拔,看到的是矢志不渝,看到的是一次次失败之后,从偶尔之中才尝到了一点叫做成功的味道。1969年临危受命研究抗疟疾的药物,到1979年被任为副研究员,屠呦呦整整用了十年,才成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1979年任副研究员到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屠呦呦整整用了22年……

从袁隆平、屠呦呦这些巨匠身上,我看到的是他们先有了一个创新的idea和思路,然后为之付出,然后才有了paper……从这个意义而言,对创新而言,ideapaper更重要!

如果没有代表作就与基金无缘,则代表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助长唯论文导向,创新亦危矣

 

 

image.png



 

 

关于青年基金,提几个评审倡议

1、多关注研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甚至创新方面,部分内容、方法可以允许被改进,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2、多关怀不入法眼的本子如何后续持续改进,哪怕是没有设备,各位大牛能否也让青年人有方向、有动力?

3、多指导青年人才如何更好、更快成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具体而微,哪怕是拒绝的意见,也要让人愿意看,还愿意再看、多次看。而不是看一次评审意见心痛,看两次心更痛,每每打开意见,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4、建议项目结题后,公开不涉密的基金申请书,也让这些落魄秀才,多学习一下先进的经验。

 

image.png



大年三十还在想本子,想想过了年可能继续还要被某些专家骂的狗血喷头,也真是够励志的!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215505.html

上一篇:感谢,你的短暂停留
下一篇:全面推行在线教育,时机成熟了吗
收藏 IP: 134.7.6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